新華社日內瓦12月25日電專訪:世界經濟或將呈現非均衡復甦——訪聯合國貿發會議資深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
新華社記者凌馨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深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世界經濟明年有望復甦,但復甦進程或將呈現非均衡特點,不同經濟體、不同行業的復甦路徑可能出現分化。
梁國勇説,在疫情的空前衝擊下,世界經濟陷入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負增長、大規模失業、貨幣放水、財政赤字和負債率飆升,成為過去一年世界經濟的關鍵詞。
他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大幅萎縮壓低了增速計算的基數,因此明年世界經濟有望呈現“V型”強反彈。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依然不足,中期或將呈現弱復甦態勢。
梁國勇強調,明年世界經濟復甦或將呈現非均衡特點。首先,不同經濟體的復甦軌跡或因疫情形勢、政策空間等不同而出現分化。他表示,今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明年中國經濟有望再上層樓,強勁增長。
其次,不同行業的復甦力度和路徑將呈現明顯差異,具體與疫情衝擊程度和經濟政策力度相關,也取決於疫情對微觀經濟行為和宏觀經濟結構的影響。
梁國勇認為,疫情在帶來短期破壞的同時,也將對世界經濟造成“長期和深遠”影響。即使在疫情結束後,部分在疫情衝擊下關閉的企業和消失的就業崗位也難以恢復。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空前規模的量化寬鬆和財政刺激難免帶來後遺症,特別是飆升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壓縮了未來政策空間,或將在中長期抑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
他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增速下了一個台階,年均增速從2000-2007年的3.7%降至2008-2019年的2.6%。他預測,疫情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增速再下一個台階,進入年均增速2%以下的低速增長階段。
疫情在給世界經濟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加速了世界在諸多領域的變革。“新冠疫情深刻改變了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模式,極大加速了經濟數字化進程——這是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梁國勇説。
他同時表示,這方面同樣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信息化基礎設施發達、經濟數字化程度高、相關產業和生態系統成熟的國家在“疫情推動的數字化進程”中受益明顯,而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低收入國家則可能面臨更明顯的“數字鴻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