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據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3月26日消息,3月24日,中證協召開2021年第一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會議圍繞碳中和與宏觀經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風險研判、2021年資本市場發展形勢進行了深入討論。
與會專家認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長遠的、深層次的,其中既有挑戰又有機遇。碳排放主要是經濟活動的結果,實現碳中和需要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變化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從成本的角度看,清潔能源成本和化石能源成本的差異也即綠色溢價是影響碳排放降低的重要因素,降低清潔能源使用成本和增加化石能源使用成本才能推動各行業降低碳排放。短期內,能源價格的相對變化將對經濟供給產生一定的衝擊,但降低清潔能源成本對技術進步和社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從而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由於碳排放具有較強的負外部性,公共政策需要圍繞碳中和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並通過建立健全碳税、碳交易等體系標準促進形成合理的碳價格,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平衡社會利益。促進碳中和還需要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一方面,需要針對不同行業綠色溢價的差異充分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股權融資等金融工具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增強融資可得性。另一方面,應改進綠色標準體系,加強信息披露,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
在對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以及國內資本市場的探討中,與會專家表示,雖然美債收益率上升前期對國內資本市場造成了一定擾動,但相比之下,國內資本市場的確定性因素更加值得關注。從已公佈的宏觀經濟數據看,國內一季度經濟好於預期,企業盈利仍在回升中。在通貨膨脹方面,受到豬肉價格下跌的影響,國內通脹壓力相對較小。如果從估值的角度看,雖然當前股票市場存在不同行業板塊估值差異顯著的情況,但結合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和優勢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來看,市場總體上仍處於合理估值區間。此外,隨着國內“雙循環”的發展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同時中美利差仍將持續,機構投資者和外資將繼續流入A股。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美國通脹掛鈎債券的數據顯示,美國短期通脹壓力較大,但長期通脹水平抬升的預期尚未形成。對利率長期走勢的判斷需進一步分析研究。而相關性分析表明,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與滬深300指數之間長期看並無確定的關係。美債收益率上升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有限。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富國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袁宜參加會議。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邢怡,天弘基金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應邀參加會議並發表演講。李迅雷主持本次會議。相關政府部門及證監會有關部門、系統單位和中證協負責人,中證協部分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和委員,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等近200人在現場及線上參加了本次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