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際清算銀行在週四發佈的三年期調查中表示,在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量攀升至歷史新高。數據顯示,今年4月的日均交易額增至7.5萬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4%。相比之下,2019年的增長率為30%,2016年則收縮5%。
經歷多年的低迷之後,由於通脹衝擊促使各大央行提高利率以及俄烏戰爭擾亂了金融市場,貨幣波動性急劇上升。
國際清算銀行指出,貨幣大幅波動造成交易商之間的庫存失衡,迫使它們更頻繁地在交易商間市場拋售頭寸。另一方面,部分地區的疫情限制措施可能抑制了交易。
該行還稱,2019年至2022年間交易量的增長反映了更多的交易商間交易,而2022年4月外匯市場的波動加劇推升了交易量的上升。
數據顯示,交易商之間的每日交易量為3.5萬億美元,佔全球總成交量的46%,高於三年前的38%。相比之下,與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非報告銀行、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客户)交易的市場份額從55%下降至48%。
美元交易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大約88%的貨幣交易都涉及美元。這一情形在過去十年中幾乎沒有變化。歐元交易量從三年前的32%降至31%左右。
人民幣交易的增幅最大,佔市場份額的7%。它已成為第五大交易貨幣,而2019年排第八位。
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還顯示,在貨幣工具中,掉期佔總成交量的51%,而2019年為49%。現貨交易的份額從30%下降至28%,遠期交易穩定在15%。
該行的調查覆蓋了全球1200多家銀行和其他交易商。2019年佔全球貨幣交易總額不到1%的俄羅斯未統計在內,而迪拜則首次被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