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以嶺藥業

▎三十年持續增長,制勝之道唯堅守科研爾。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鈦媒體編輯丨蘇啓桃

7月12日,以嶺藥業(002603.SZ)發佈2021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宣告公司年年分紅的傳統得以延續。此次利潤分配以公司現有總股本12.71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3元(含税),除權除息日為7月19日。

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以嶺藥業才開展了向全體股東贈送健康產品的回饋活動,凡截至2022年6月16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公司股東,均可申領一份公司贈送的健康產品(包含連花清咽抑菌噴劑1支、連花口罩爆珠1盒)。

截至目前,以嶺藥業上市11載,實施現金分紅11次,累計派現26.17億元。慷慨回饋股東的背後,是以嶺藥業30年孜孜以求的科研轉化和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上市公司的篳路藍縷。

事實上,近幾十年來,中藥產業在爭議聲中徐徐壯大,以嶺藥業以創新制勝的三十年發展史可視作行業鏡像,透過其從0到13億盈利的進階,可窺見中藥產業重振旗鼓、高質量發展的成長路徑。

從醫到藥中醫藥發展源遠流長,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做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從《黃帝內經》到《傷寒雜病論》,從《千金要方》到《本草綱目》,古人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形成的中醫藥理論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自鴉片戰爭以來,隨着西醫西藥在我國廣泛傳播,及至新文化運動爆發一眾文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無差別攻擊”,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中醫藥逐漸式微。

面對打壓和爭議,作為國粹傳承下來的中醫藥,沒有走向沒落,反而在近幾十年迎來繁榮發展。究其原因,這離不開改革開放以來,一批中醫秉持懸壺濟世的信念,致力於中醫藥的發展和創新。

1992年,在租來的平房裏,石家莊開發區醫藥研究所成立,以嶺藥業從這裏走來。

1996年,以嶺藥業的主導產品通心絡膠囊獲批上市。得益於通心絡的療效和銷售團隊的強大,該藥品迅速走向市場,並一直作為以嶺藥業大單品存在。數據顯示,2009年,通心絡膠囊在心腦血管中成藥藥物市佔率2.44%,到2021年上半年該藥在中國公立醫療市場中成藥心血管疾病口服用藥市場份額達到8.81%,排名第二。收入貢獻也是幾何級增長,2008年到2010年,通心絡膠囊收入從6.40億元增加到9.21億元;以通心絡為主的心腦血管類藥的收入則從2010年的9.21億元增加至2021年45.34億元。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以嶺藥業心腦血管類藥物收入變化,來源:鈦媒體APP製圖)

創業十載,以嶺藥業很快迎來第二次機遇。2003年,非典肆虐,彼時以嶺藥業組建針對SARS病毒的中藥科研隊伍,融漢代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明代吳又可治療疫病善用的“大黃”以及清代吳鞠通的“銀翹散”,結合現代中藥藥理學抗病毒、抗炎藥物的研究成果,並加入增強人體免疫的“紅景天”、芳香化濕穢的“藿香”,研製出創新中藥連花清瘟。由此,以嶺藥業開啓又一超級大單品的產業化之路,到此次新冠疫情,連花清瘟已成為中醫藥“走出去”的代表產品。

體現在數據上,連花清瘟收入從2009年的5.06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7.03億元;2020年公司推出連花清咳片,公司將連花清瘟納入“呼吸系統類藥物”進行披露,2020年、2021年,實現收入42.56億元、41.08億元。

事實上,以嶺藥業成立前後,一大批中藥企業也陸續創立,中藥產業化大幕拉開。到如今,包括以嶺藥業在內的多數企業,依然活躍在舞台的中央。

上市崛起的黃金十年連花清瘟的上市,恰逢中醫藥重新得到高層重視。隨着利好政策不斷出台,中醫藥產業全面崛起。

2002年,《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2010 年)》將中醫藥列為國家戰略產業,幾年後的《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進一步將中醫藥現代化作為科技發展的優先領域列入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2009年5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加大對中醫藥產業的扶持力度,建設中成藥工業體系,並明確提出,要在基本藥物制度建立過程中堅持中西並重。

同年8月,《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意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 版)公佈,標誌着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正式啓動;11月,人社部公佈2009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西藥和中成藥品種共2151種,其中中成藥共有987種(甲類154種,乙類833種),且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治療藥品全部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甲類部分。

2010年10月,工信部、衞生部、國家食藥監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對大型醫藥企業跨省(區、市)重組後的改擴項目優先予以核准,在股票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以及銀行貸款方面給予支持。

政策紅利下,中藥企業羽翼漸豐,2010年前後掀起A股上市潮。wind數據顯示,僅2009年-2011年,上市的中藥企業就達到16家,其中不乏以嶺藥業、太安堂、貴州百靈、桂林三金等知名藥企。

此後,支持政策更加密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國家層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中醫藥改革發展,僅2021年各部委就連續發佈了《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個政策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政策的密集出台和醫改深化,中藥產業也迎來更加嚴格的監管,優勝劣汰下行業格局生變。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數據,近年來中國中藥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波動趨勢,2021年中藥飲片、中成藥從負增長轉變為10%左右的較高增速,中藥飲片的利潤增速高達102%。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中藥市場規模,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大浪淘沙,當初風光無限的藥企出現分化。鈦媒體APP梳理發現,經過十年左右的上市發展,當初與以嶺藥業同期上市的16家企業,營收規模均有增長;但從盈利來看,不少企業已經掉隊,甚至到了“披星戴帽”的地步。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2009-2011年上市的16家中藥企業業績對比,來源:wind)

反觀以嶺藥業,2011年以規模領先的優勢登陸A股,在資本和政策加持下,始終穩紮穩打。十年之後,其營收和淨利潤仍遙遙領先,甚至進一步拉開與第二名的差距。

具體來看,上市前的2010年,以嶺藥業營收16.49億元,到2021年,已經增加至101.17億元,11年翻了6倍餘;歸母淨利潤也從當初的3.16億元成長至去年的13.44億元。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以嶺藥業業績變動趨勢,來源:wind)

研發是制勝根本21世紀頭兩個十年,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直至今天,中醫藥的傳揚仍面臨着重重阻礙,尤其是科學論出現後大眾對中醫藥的不信任,科學難以解釋中醫藥是如何治癒疾病,以及庸醫害人等事件頻發,讓中醫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飽受爭議。

如何消除人們的歧視?如何推廣中藥?如何在激烈環境中保持持續增長?以嶺藥業沒有采用一般企業激進營銷的打法,而是求穩,以研發取勝。

在前人藥方和經驗基礎上結合臨牀創新開發出通心絡和連花清瘟的以嶺藥業,始終致力於中醫絡病理論和臨牀應用研究,首次系統構建“絡病證治”理論體系和脈絡學説,為絡病學學科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創立了“理論+臨牀+新藥+實驗+循證”一體化的中醫學術創新與轉化新模式,將中醫傳統理論創新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形成了“理論-科研-新藥-生產-營銷”五位一體的獨特運營模式。

舉例而言,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院士主持完成的“通心絡干預頸動脈斑塊的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牀研究”證實:應用通心絡治療可降低雙側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平均值、縮小斑塊面積、改善血管重構指數,降低主要心血管臨牀事件發生率,且安全性良好,該研究論文於2019年被國際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收錄,為臨牀醫生藥物選擇提供了確切的臨牀依據。

從通心絡起步、連花清瘟到益腎養心安神片、解鬱除煩膠囊,以嶺藥業創立三十年來,以絡病理論為指導,圍繞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精神系統、腫瘤、泌尿系統等發病率高的六大類疾病,已開發出十餘個專利中藥品種,且主導產品全部經過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評價方法對其臨牀療效做出權威評價,具備確切的臨牀療效,業已形成獨特的產業佈局優勢。

另外,以嶺藥業還積極佈局化生藥和健康產業。在化生藥板塊,公司堅持“轉移加工切入—仿製藥國際國內雙註冊—專利新藥研發生產銷售”齊步走的發展戰略,生產車間通過了美國FDA、歐盟的GMP等國際認證,堅持國際國內雙註冊,在美國FDA申報註冊15個產品;健康產業板塊則充分挖掘中國傳統養生的理論精髓,目前已形成連花呼吸健康系列產品、通絡健康心腦系列產品、養精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系列產品、動形抗疲勞護關節系列產品、靜神助眠及改善情緒系列產品。

任市場變幻、爭議喧囂,專注研發始終是以嶺藥業堅守的真理。早在2008年,公司研發費用3605.33萬元,佔營收的比重為3.84%。此後,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增加,到2021年,研發支出高達8.38億元,佔營收比重也提升至8.28%。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以嶺藥業研發支出,來源:鈦媒體APP製圖)

事實證明,真金白銀的投入是明智的。截至2021年末,以嶺藥業對專利中藥共申請了專利625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531項,PCT國際發明專利38項。共授權專利387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291項,外國發明專利60項。

值得一提的是,據藥智數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這兩年內,我國共有15箇中藥新藥獲批上市,以嶺藥業獨佔3個,獲批新藥數量領先。

三十年科研引領發展,如今以嶺藥業業績規模高居A股中藥企業TOP10之列,最新市值也躋身行業前五。

進入“十四五”,中藥產業發展迎來更好的時代。華安證券研報指出,中成藥作為我國中藥市場中的第一大品類,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可到達7879.3億元。

站在新的起點上,以嶺藥業表示,將繼續整合公司30年發展積累的絡病學術、科技創新、現代生產、營銷網絡、國際接軌、資本平台等優勢資源,從不同業務板塊、業務形態、業務鏈條的相互促進中整合創新,完成企業由未來五年至未來二十年的產業佈局,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蘇啓桃,編輯|崔文官)

*温馨提示:喜歡鈦媒體公眾號的小夥伴注意啦!根據公眾號推送新規,請將鈦媒體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消息,已設置的小夥伴還需要重新設置“星標”哦

----------------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93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小研究所到百億營收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傳承創新三十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