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順為資本帶頭入場,“假髮”賽道生變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新消費日報(研究員 梁又勻)訊,日前,假髮飾品品牌LUCY LEE獲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由祥風資本領投,清流資本、高榕資本和順為資本跟投。

天眼查數據顯示,LUCYLEE創立於2020年5月,是北京美好感覺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面向女性消費羣體,提供快速假髮造型方案。主要產品以假髮片為主,具體產品有掛耳假髮貼片、3D劉海、丸子頭、假馬尾等。

據悉,該假髮品牌成立僅一年多就已完成了3輪融資,此前兩輪入局的投資機構包括順為資本、高榕資本和熊貓資本。

“口罩時代”的美妝賽道正在變化

2020年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出門戴口罩,以口紅為代表的彩妝由於不被看見,銷售下滑明顯。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淘系平台口紅累計銷量增長僅3%。

但與此同時,眼部彩妝、美甲、首飾、美瞳等產品增速迅猛,隨之崛起的還有作為裝飾品、髮型補充品的假髮片。

“中國國內的假髮市場增長迅速,Z時代青年對妝發一體需求更加強烈,假髮也成為了一種時尚搭配品。” 作為此次融資的領投方,祥峯投資執行合夥人徐穎表示。

不同於大幾百甚至上千元的一整頂假髮,以及花費七八個小時和昂貴的價格到理髮店燙染,假髮片的售價從十幾元到三百元不等,使用和打理方法簡單。在愛美的年輕消費羣體中,這類性價比頗高的假髮片更易接受。

新消費日報在抖音上搜索LUCY LEE相關的視頻,人氣最高的一條點贊達30萬。截至目前,其官方抖音賬號累計視頻點贊數超27萬,擁有超10萬粉絲。在同平台其他個人的假髮造型、使用分享視頻下,每天的帶貨種草已擁有穩定流量。

但除了追求時尚感和個性化造型,假髮飾品的火爆部分原因還在於我國脱髮羣體年輕化的事實。

據Mob研究院《2021年90後脱髮調研報告》顯示,在中國2.5億脱髮人口中,90後人羣佔比高達39.3%,80後人羣佔比37.9%。但不同的是,90後年輕羣體最擔憂的並不是頭髮變少,而是脱髮對顏值、自信和擺脱單身的負面影響。

其中,在“北上廣深”、杭州、成都等經濟發達、生活壓力大的大城市中,90後脱髮人羣分佈佔比最多。對比成本高、時間長、限制頗多的專業植髮,他們更願意花“小錢”買假髮片填充發量,快速提升顏值。

在淘寶假髮銷量排名中,月銷量突破一萬+的假劉海、假髮片等裝飾品並不稀奇。

下一步,出海?

公開資料顯示,LUCY LEE本輪融資有部分將用於出海業務的拓展。

LUCY LEE成立僅一年多,業務主要面向國內年輕消費者羣體,但縱觀中國的假髮產業,出海業務一直以來都是利潤和營收的主戰場。

2019年初,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發佈《全球“顏值經濟”報告》顯示,平台每隔2秒就賣出一頂假髮,登頂海外成交商品第一名。且歐美和非洲消費者購買假髮主要以中高端價位為主,平均售價在100-300美元,最貴的假髮要七八百美元(約合5000元人民幣)。

據國家海關統計數據,近年我國發製品出口總額一直維持在30億美元(約合193.8億人民幣)以上,面向北美和非洲出口佔比75%左右。國內最早開始假髮龍頭瑞貝卡數據也顯示,公司對非洲和歐美的假髮出口佔總營收的70%。

然而,與國內美妝產品出海不同,假髮出海價格看起來雖然高,但毛利率和淨利潤卻偏低。

瑞貝卡2021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在海外假髮銷量有所回升的情況下,實現營收6.53億元,毛利率33.51%,淨利潤0.25億。相較於跨境電商平均50%左右的毛利率,總體偏低,屬於薄利多銷的產業。

儘管中國生產了全世界約80%左右的假髮,但從瑞貝卡、艾瑞美、VS等國內頭部假髮公司經營狀況來看,賣假髮並不算一項“好生意”:公司主要成本集中於上游頭髮採購、工人加工,附加值偏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頂優質的假髮往往需要工人一針針把頭髮固定上,不僅費眼睛,還很考驗手工,業務優秀的師傅一天的工資要300-500元,完成一頂僅人工成本就要2000多元。

LUCY LEE天貓官方店顯示,其假髮貨源也來自“中國假髮之都”河南省許昌,不難推測其採用的是貼牌代工的生產模式,自己不掌握生產,只提供造型意見。

在這樣“輕資產”的模式下,LUCY LEE表示,未來會着手於供應鏈搭建、品牌和團隊的建設,招募更多行業人才。

未來,該品牌或許是想走出一條假髮品牌專注附加值、輕生產的發展新思路。

資本為何看上假髮?

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內經營範圍與假髮相關的公司共1.12萬家,但多年以來,獲得機構融資的公司只有5家左右。

背後主要原因,除了生產端“不給力”還因為此前國內對於假髮需求量不大,始終作為“遮瑕”的小眾產品不受重視。

如今,隨着Z時代年輕人消費需求的發掘,在年輕人當中“戴假髮”也不再是羞於啓齒的隱私,再加上日益崛起的COSPLAY亞文化和古裝假髮需求……不論是假髮片還是以整頂的假髮,“顏值經濟”下頭髮造型也變成了“頂部時尚”,被賦予更多附加值。

最重要的是,縱觀國內外假髮消費市場,女性消費者佔比超80%。並且消費年齡羣體正從4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拓展至消費能力更強、愛美需求更強烈的年輕女性。

清流資本陶凱就表示:“頭髮的色彩經濟規模超千億,在妝發一體的催化下,時尚假髮成為了極其犀利的零售產品切入點,具備天然的便利性和潮流屬性。”

但國內假髮行業短板在於,規模有餘而品牌建設不足,缺乏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頭部品牌和公司,藝術造型能力偏弱,想要改變這一現狀並非一日之功。

經營着假髮工廠的鄭錢就表示,將來的假髮一定是科技研發占主導地位。

在他的工廠,每次找供應商採購人發,採購量都在幾百斤以上。但他認為,人發的生長速度有限,目前國內的人發產量已經在不斷減少,需求卻持續增加,未來研發出更為仿真的化纖材料頭髮才能產品的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市場美譽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