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糧倉”成創新人才集聚地

“京郊糧倉”成創新人才集聚地

  今年HICOOL全球創業者峯會設立的國際人才集市為海外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 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攝

  HICOOL產業園外景。(資料圖片)

  “能夠在創業初期,在北京這樣創業氛圍濃厚的環境裏發揮自身能力,機會可遇不可求。感謝北京市為全球創業者搭建的國際創業平台。”在日前舉辦的HICOOL2021全球創業大賽頒獎典禮上,創業者胡淵鳴如是説。

  HICOOL全球創業者峯會暨創業大賽是我國目前唯一以海外人才創業大賽為主體的綜合性國際人才活動。藉此契機,北京市順義區量身打造了北京市首創的HICOOL大賽配套支持政策,全力為海內外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以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智能汽車為特點的企業紛紛落地北京順義,一大批國際高層次人才選擇到順義創業,施展拳腳。過去被譽為“京郊糧倉”的農業大區順義,轉型為創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打造海外引才新模式

  時隔一年重回HICOOL舞台,去年獲得首屆HICOOL全球創業大賽三等獎的北京銘鎵半導體有限公司CEO陳政委帶來了不錯的發展成績單。目前,公司已完成兩輪融資,預計今年底盈利規模將達到2000萬元至3000萬元。陳政委本人也入選順義區“梧桐工程”高層次人才。

  “這給了公司更廣闊的平台,提供了產學研合作機會,讓我結識了很多優秀人才,也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如今,生活工作都在順義的陳政委,已開始關注並思考順義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立足順義,輻射全球,推動氧化鎵事業和半導體產業發展”。

  為吸引更多像陳政委這樣的優秀人才,進一步實現全球引才目標,順義聚焦海內外人才落地“引進—發展—培養—服務”的鏈條化需求,出台“引才聚才20條舉措”及11項配套實施細則,全面建設“梧桐工程”人才政策體系。同時,結合HICOOL大賽項目和人才的落地需求,順義量身打造《HICOOL大賽人才及創業項目落地支持辦法》,將HICOOL大賽一、二、三等獎項目負責人直接納入“梧桐工程”高層次人才認定範圍。

  為何順義對引進優質海外人才的決心如此堅決?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金玲一語道破:“創新引才模式迫在眉睫。”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迫切需要海外人才來支持各項事業發展。當前人才工作是否能在新一輪全球人才競爭中更加開放、更加積極主動,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科技創新戰和人才爭奪戰中大膽亮劍,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海外引才新模式迫在眉睫,這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大挑戰。”張金玲説。

  “我們一直在尋找全球最優秀的創業項目。”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協會執行秘書長武沂説,在舉辦大賽的同時,北京持續抓好獲獎項目的落地服務和創業生態建設,構建了包括賽事、產業園、在線平台、商學院等在內的人才創業生態。“截至目前,2020年大賽100個獲獎項目中,有39個項目在賽後和我們分享了融資喜訊,總額達66億元。”

  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

  在實踐中,順義摸索出人才工作“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的總體規律。有了這樣的共識,大力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從提升“軟實力”方面加快人才聚集,就成為順義順勢而為的選擇。順義的人才工作正逐步從政策引才轉向環境、文化聚才。

  40多年的人生,法國人夏爾諾有一半時間在中國度過。2005年下半年,主營環保行業的瑞士SID集團公司看好中國市場,藉此契機,夏爾諾在順義選址、建廠房、招工、成立分公司,也就是今天的碎得機械(北京)有限公司。作為傳統機械設備行業,碎得在夏爾諾的帶領下一步一個腳印,從創立時的4名員工擴大到如今的140餘人,營業收入實現逐年增長。“這裏接納、包容的態度和提供給年輕人的巨大發展空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夏爾諾説。

  國際學校、中糧·祥雲小鎮、天竺文化藝術示範街區……一系列國際化人文環境的標籤,是順義持續提升城市國際品質、打造宜居國際人才家園的見證。順義區空港街道外籍人口已達到全區的六成左右,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人才在文化活動、社區建設中相互交流、碰撞、共享,增加歸屬感,形成創新創業的新源泉。

  今年HICOOL峯會現場專門設立國際人才集市。來自各國的海外人才拿着簡歷與用人單位面對面交流,成為集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統計,今年參加HICOOL全球創業大賽的外籍創業人才達到1290人,同比增長25%。

  依託HICOOL峯會,順義區初步建立“聚才—選才—承才—育才”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落地閉環全鏈條模式,摸索出一條海外引才安全高效的新路,也為首都人才工作的創新發展、影響推廣、產業落地增添助力。隨着對外開放深度和廣度的日益提升,越來越多優秀的國際人才開始選擇來順義追逐和實現他們的理想。

  人才工作邁向品牌化

  近年來,隨着全球引才工作持續推進,北京市連續發佈《新時代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人才支撐保障行動計劃》,並且在2019年率先組建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順義人才工作也邁向品牌化。

  品牌化,體現在聚焦人才需求更精準。人才引得好,可以興旺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但想要讓人才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創新和工作之中,就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依託“梧桐工程”人才政策體系,順義區不僅在落地發展、創業支持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也更加關注人才在順義的日常需求。

  “在個人支持方面,我們主動對接人才落户、《北京市工作居住證》辦理,提供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機場貴賓服務等,從衣食住行這些細微之處細化人才服務。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建設了‘梧桐工程’人才服務專區,優化業務審批流程,打造‘服務專窗’、建設‘服務專網’、設置‘服務專員’,為高層次人才落地發展開設‘綠色通道’。”北京市順義區委組織部人才科有關負責人表示。

  品牌化,體現在招才引智體系日趨完善。如今,藉助HICOOL平台,大賽+峯會、商學院、產業園、在線平台、管家、基金“六位一體”的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不僅解決了海外人才來京創業最為擔心的“水土不服”,而且形成了促進順義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契機。

  在順義,從海高大廈到海創城的雛形,僅用不到兩年時間。截至目前,超過50家HICOOL項目落户海高大廈,包括時代拓靈、零創眾成、中農互聯等高新技術企業。藉助海高大廈,北京市首個“HICOOL管家”服務平台落地順義,致力於為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今年,順義區結合項目和人才的落地需求,量身打造《HICOOL大賽人才及創業項目落地支持辦法》,通過“定製化”專屬政策提高區域招才引智政策優勢。(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5 字。

轉載請註明: “京郊糧倉”成創新人才集聚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