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美的崛起秘密: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礪石導言:在中國家電的發展歷史中,曾湧現出過眾多經典品牌,如牡丹彩電、雪花冰箱、華生電扇、燕舞錄音機、小天鵝洗衣機、萬燕VCD等等。然而,如今這些品牌大多都已淡出國人視線,企業不是破產關停,就是轉型,或被收購。反倒是當時聲浪較小的美的,經歷數十載的風吹雨打後,坐上了中國家電行業的頭把交椅。美的的秘笈何在?覆盤美的整個成長史,可以發現,主動求變、自我開刀是美的穿越風雨的最根本動力。

1

美的發家:適應市場

1942年,何享健出生於廣東順德北滘鎮。當時的北滘鎮,還是個極其落後的小漁村。

多年以後,這個小漁村因為兩家知名企業而被外界所知曉,一家是何享健創辦的美的集團,另一家便是楊國強創辦的碧桂園。

少年時代的何享健,經歷着較為曲折的人生。由於家裏條件不好,何享健小學畢業後便回家務農,隨後進廠當了一名學徒。由於腦瓜子靈活,且踏實能幹,他轉正成為一名工人,隨後又擔任鎮上的街道幹部。

當上幹部,意味着肩上將揹負起更沉重的責任。在計劃經濟時代,街道幹部的職責之一便是解決就業問題。然而當時的北滘實在太窮,幾乎沒有一家像樣的企業,就業問題極為棘手,何享健的壓力相當大。

轉折點發生在1968年。

這一年,全國掀起上山下鄉熱潮,當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僅為2213億元,同比下降4.2%,經濟處於下滑態勢。

經濟大勢的回落,再加上本鎮產業的萎靡,讓何享健意識到必須做出革新動作。於是,1968年,何享健以“生產自救”的名義,與其他23位北滘鎮居民一起籌集5000塊錢,組建了“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何享健任組長,正式開啓創業之路。

雖然“創業”這件事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但實際幹起來卻異常艱辛。

何享健帶領的生產組,雖然屬於集體經濟,但不受計劃經濟約束,遊走在“灰色地帶”。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何享健隨時面臨着關門的風險。當然這也側面反映出何享健性格里的“大膽”特質。在北滘,他被鄉友們稱為“大健”——大,就是大膽的大。

塑料生產組的生產條件非常艱苦。組員需要去回收廢舊塑料,然後用簡易的手工機器,將回收來的原材料加工、生產成塑料瓶蓋、玻璃瓶和皮球等產品。由於機器非常老舊而落後,壓塑瓶蓋時,需要兩名組員使出非常大的力氣才能按下去。這些生產過程,都是在用竹木瀝青紙搭建而成的、20多平的小屋子裏進行,屬於典型的“作坊式生意”。在外面跑業務的何享健也相當艱辛,由於沒錢住旅館,何享健經常就在車站裏湊合一宿,隨身攜帶的紅糖水,就是一頓飯。

何享健和他的創業團隊,最初如同苦行僧般做着“作坊生意”。然而,即便如此,生意仍然不温不火。

企業的命運如同人一樣,要想成功雖然離不開自我奮鬥,但更離不開時代和歷史帶來的機遇。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的命運在1973年,迎來了一個大的轉機。

當年,國家引進一批民生工程,一批配套產品的採購訂單被分發至各地生產,其中一批汽車配件採購訂單落在了順德。此時的何享健,正在為塑料生意的停滯不前而發愁。聽到這個消息,何享健隱約感覺到機會來了。他將塑料、玻璃的工藝進行改進,並將原來的產品升級為五金製品,拿下了一大批訂單。

嚐到甜頭的何享健,後來果斷把產品方向轉向了金屬產品。他將“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更名為“北滘公社塑料金屬製品廠”,隨後開始大規模生產金屬製品,包括五金製品、標準零件等。很快,製品廠便積累了10多萬元資本,職工發展到60餘人,廠房面積也增加到200多平方米。

有了點積累的何享健此後花大價錢聘請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廠裏的生產、研發水平隨之大幅提升,產品也擴張到剎車閥、橡膠配件等產品。不久之後,北滘公社塑料金屬製品廠又更名為了“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到了1977年,配件廠已經實現年產值24.4萬元,利潤達2.6萬元,職工人數超過百人。到了1978年,何享健的團隊已經攢下了20多萬的家底。

轉型帶來的成果,讓何享健意識到企業方向,必須隨着市場形勢的變化而進行靈活調整。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何享健都在外面跑市場,然後回到公司制定對應策略,工廠的生產對象也一變再變。比如1979年,瞭解到由於電力不足,全國各地經常停電,何享健便將部分業務轉向生產製造發電機,獲得了不俗的市場反饋。

當然,何享健制定的轉型策略並非每一次都順利。他曾嘗試做舊汽車翻新業務,不過由於想法過於超前,上級領導無法理解也沒有給予支持,最終轉型遭到擱淺。

在市場的摸爬滾打中,何享健逐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順應市場變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即便自身實力不夠雄厚,能夠抓住微小的機會及時轉型,也將使企業獲得發展動力。

事實上,關於找方向這件事,不執著不行,太過執著也不行。唯一不變的是,創業者應隨着市場的變化靈活應對。馬雲就曾多次稱,優秀創業者的首要特質之一,便是進入市場後,能夠迅速調整自己以適應市場。

可以説,早期的商業轉型經歷,幫助何享健形成了最初的商業理念,也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2

進入家電:自主創新

當何享健追逐着自己的創業夢時,整個經濟大環境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緊接着,1979年7月15日,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地方試辦特區。四個特區,三個建在了廣東。廣東的經濟建設,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開始萌動。

何享健也發覺到了這種變化,1980年,在經過一番市場研究後,他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進入家電行業。

無疑,這在當時是一個正確的轉型決策。要知道,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發展起來的產業便有家電。而這,跟鄧小平的一趟訪日之旅密切相關。

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先後參觀了新日鐵、日產汽車和松下電器三家企業。在訪問松下電器時,鄧小平來到一間展示微波爐的展覽室。講解人員為鄧小平介紹了一盤用微波爐加熱的燒麥,鄧小平拿起一個燒麥看了看,突然放到嘴裏,邊吃邊説味道不錯,並讚歎了松下電器的技術。

鄧小平訪日結束後,國內家電行業發展迅速:1979年、1980年、1983年,國內的首條洗衣機生產線、彩色電視機生產線、電冰箱生產線先後落地,家電消費需求被極大地挖掘出來。由於需求旺盛,當時消費者購買家電必須憑票,甚至還要預約,整個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洗衣機、彩電、電冰箱”也成為80年代有名的“三大件”。

聚焦到當時的廣東市場,家電行業同樣處在蓬勃發展態勢。本身,廣東就是改革開放的前頭兵,一些新興產業都率先在廣東進行落地發展,中國的第一條電冰箱生產線,正是廣州萬寶電冰箱廠在1983年引入的。到了1984年,廣州萬寶電冰箱廠已經擁有70000平方米的廠房,員工人數達到一萬八千人,每年電冰箱的生產量超過了15萬台,是當時中國家電第一品牌。

當時的全國家電產業,尤其是廣東的家電產業處在一片火熱態勢之中。

此時,何享健也敏鋭地覺察到順德家電市場的潛力,他曾這樣分析當時的順德家電市場:“主要原因是順德與港澳交往比較早,港澳同胞回家鄉所帶的東西就是家電,我覺得家電必然會成為實實在在的大市場。另外,改革開放後,外商來中國來順德搞投資、搞合資的大部分也選擇家電行業。”

面對家鄉的家電紅利,何享健想從其中分得一杯羹。但當時,家電產業裏的整機業務都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在做,畢竟開發、引進生產線的成本相當高,這也成為攔在何享健面前的一道坎。

此時,何享健當年做汽車配件的商業經驗發揮了作用。他意識到,雖然成本門檻讓自己無法一下子參與到整機制造的行業競爭中,但可以選擇一些門檻較低的產品。

一番琢磨後,何享健決定將電風扇作為自己進軍家電行業的突破口。1980年,何享健獲得了第一家客户——廣州第二電器廠,成為當時風靡全國的“鑽石”牌風扇的配件供應商,算是正式踏入家電行業。

不過在生產零配件的過程中,何享健和工人們發現生產風扇並不是特別難。於是,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開始自己研製風扇產品。

1980年11月,配件廠成功生產出第一台40釐米金屬枱扇。儘管11月的廣東已經相當涼快,完全用不上電扇,但工人們抱着風扇熱血沸騰,激動無比。這台電扇是何享健手中的第一款完整產品,他將其取名為“明珠牌”,心裏萌發出了自創品牌的野望。

1981年3月,配件廠徵集了大量商標進行篩選。最終在美的、明珠、彩虹、雪蓮等幾個商標中,何享健拍板定下了“美的”。11月,配件廠更名為“順德縣美的電風扇廠”,美的集團的雛形正式誕生。當年,美的年產電風扇達13167台,總產值328.4萬元,利潤41.8萬元,員工251人。

進入風扇行業後,何享健本想着大展身手,好好幹一番,但好日子沒過多久,卻迎來了更大的挑戰。由於風扇產品本身的技術較為簡單,且需要的資本不大,順德當地很快就出現了200餘家風扇廠,全國市場短時間內更是冒出了5000多家風扇廠。此時的美的,面對着兩項挑戰,一方面是眾多廠商之間惡性競爭帶來的價格戰,另一方面是鋼材等原材料漲價,產品出現積壓,資金鍊告急。

何享健沒想到,剛剛在風扇行業打開局面,就碰到如此難題。他開始思索和尋找危局中的突圍之路。

一次偶然機會,何享健在澳門發現一種“塑料轉葉風扇”,這種風扇不僅輕便、噪音低,而且更為關鍵的是,在鋼材等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使用塑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何享健意識到機會來了。

1984年,美的正式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個塑料轉業扇“鴻運扇”,並在市場一炮打響。當年,美的的廠房面積擴至2萬平方米,開始大規模生產這種風扇。

同年,時任順德縣委書記的歐廣源,在對前來考察的鄧小平彙報時稱:“順德經濟發展那麼快,就靠了四個字——搖頭擺尾。搖頭是電風扇,擺尾是養魚。”可見,美的所在的電風扇行業,彼時已經成為順德當地的支柱產業。

通過產品升級,美的找到了應對行業競爭、發展壯大的對策,也讓何享健明白了創新技術的力量。

事實上,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也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如果製造企業無法使用創新技術,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將在成本控制、資源節約以及開闢新市場等維度上處於劣勢地位,也就難以適應國內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

何享健自主創新意識的深化,讓美的獲得了持續的發展動力。1981年~1985年,是美的第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其產品號召力不斷加強,生產工藝不斷成熟,品牌影響力不斷加大。1985年,美的實現產值3748.4萬元,利潤244.6萬元,職工人數達到657人。

就在何享健在風扇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之時,他的目光又被同樣也是“吹風”,但技術含量更高的空調行業所吸引。

3

佈局空調:掌握主動權

1984年,鄧小平首次南巡。無數年輕人感受到市場經濟的春風,第一波“下海創業”潮湧現,這一年堪稱中國企業的元年。

如果説1984年是“中國企業元年”,那麼1985年恐怕可以稱作“中國家電企業元年”。

這一年,張瑞敏砸毀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出品牌知名度;李東生任TCL通訊設備公司總經理,並將TCL業務由磁帶轉型為電話機;倪潤峯出任長虹電視機廠廠長,喊出“超越松下”的口號;格力集團前身,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成立。

另一旁的美的,也沒有閒着。

1984年6月,為增加新的發展路徑,何享健在風扇廠的基礎上,正式成立“順德縣美的家用電器公司”,準備進軍空調產業。

事實上,改革開放前,國內空調產品基本屬於稀有的“舶來品”,主要依賴進口。改革開放後,國外空調品牌大量湧入,也刺激了國內空調品牌的發展。這一時期,國產空調品牌主要有“四朵金花”——春蘭、華寶、東寶、寶花。不過,由於空調屬於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此時市場總體仍然是松下、三洋等大品牌在佔據主導地位。

何享健判斷到,只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國產空調品牌仍將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1984年,美的便成立空調籌備組,並派十多個技術人員去廣州一家國營廠學習空調技術。

然而,讓何享健沒有料到的是,當時的空調行業深受政策束縛——由於電力吃緊,而空調又極其耗電,當時國家已不再批准上馬新的空調項目,美的空調項目也遲遲不能落地。

美的內部也有人反對進軍空調行業,認為美的的風扇業務已經表現得很出色,沒有必要開闢空調業務,吃力且不討好。

政策的限制和內部的反對並沒有讓何享健動搖,他堅定地認為空調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美的只是缺少一個突破口。

突破口在第二年便來到。

1985年,廣州航海儀器廠由於經營不善,將要下馬一條空調生產線。聽到這個消息,何享健非常激動,他意識到機會來了。何享健決定收購這條空調生產線,作為進入空調業務的突破口。經過談判後,雙方很快達成協議:美的出資收購廣州航海儀器廠的二手空調生產線,後者將生產技術、設備磨具、產品零件等一併轉移給美的。

通過收購,美的拿到了進軍空調行業的入場券。這一年,“美的空調設備廠”成立,開始了窗式空調機的組裝生產,併成為國內最早生產空調的企業之一。

何享健這種“借雞生蛋”的主動出擊,彼時不少民營企業也都採用過。當年,李書福苦於拿不到生產汽車的牌照,只得與四川德陽某監獄下屬的汽車廠合作,成立“四川波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即吉利的前身。

何享健並不滿足於拿到空調生產的入場券,面對當時國內空調行業的競爭局面,他想獨闢蹊徑——通過空調打開國際市場。

想法很美好,但何享健卻遇到了另一個坎。

由於種種原因,美的遲遲沒能拿下自營進出口權。所謂自營進出口權,簡單説就是企業進出口業務的准入證明。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企業就可以自己向海關報關,直接將產品賣到國外,而不需要代理。

這也導致美的雖然手握技術和設備,但空調出口業務一直沒有起色,月產量長期在200台左右,公司一度入不敷出。1986年,美的甚至不得不向員工們籌資來渡過難關,公司內部再度出現反對佈局空調業務的聲音。

儘管困難重重,何享健仍沒有放棄。他明白,拿到自營進出口權後,不僅可以跳脱國內激烈的競爭市場,而且還能在海外市場獲得巨大收益,從而在整個市場中站穩腳跟。

在這段無法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日子裏,何享健帶領員工認真努力地做着各項準備,比如其先後獲得美國UL、德國GS、英國BS等國家的標準認證,並始終堅持着“不與國內同行爭天下,走出國門闖市場”的方針。

到了1988年,美的終於獲得自營進出口權,成為全國第一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鄉鎮企業。此後,美的產品大量進入海外市場,重新展現活力。這一年,美的成為順德縣10家超億元企業之一,其中出口創匯達810萬美元,是中國創匯最多的企業之一。

1990年6月,美的又趁熱打鐵,全力推動空調產業發展,比如投資興建了佔地面積高達28萬平方米的美的工業城,首期工程為年產20萬台空調的生產基地。

1991年,出海之戰節節順利的美的,正式提出“做世界的美的”口號,堅持出口導向戰略。

在掌握對外進出口主動權的同時,何享健也意識到,對內的人才建設上也要掌握主動權。

事實上,從1968年創立北街辦塑料生產組開始,何享健雖然一向很重視技術,但因為當時企業的吸引力有限,很少有真正的高技術人才加入美的。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美的都是依靠“挖國營企業牆角”的方式,大量使用“星期天工程師”、“晚上技術員”來解決美的技術不足的缺陷。即便到了1985年,大力佈局空調業務後,美的起初仍然採用的是外聘工程師的模式。

技術上無法掌握主動權,美的發展的腳步便受到牽絆。何享健也認識到,限制美的空調發展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人才瓶頸。生產空調的技術問題,如果僅靠兼職工程師的零碎時間來處理,本質上是無法解決的。

於是,1988年美的開始有意識地招募高端人才,當年便引入了原華凌空調總工程師擔任空調設備廠副廠長。

緊接着,1991年美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首次公開招聘。這一年,一名27歲的華南理工大學熱能工程專業博士生,放棄了大型企業的優厚待遇,走進了美的的大門,成為順德鄉鎮企業中第一個博士。他便是馬軍。

馬軍博士的到來,不僅為美的的人才梯隊注入了新鮮活力,也很快展現了人才的價值。馬軍到美的3個月之後,便設計出了國內一流的高效節能空調器樣機,幫助美的訂單突破1億元,為美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馬軍自己的月薪也接連翻倍,從600元升至2000多元,年底還拿到14000元的獎金。

在馬軍進入美的後的第二年,另一名年輕人方洪波也入職美的,在美的內部刊物《美的報》擔任編輯。當時的他或許不知道,自己在多年後將成為美的的新掌舵人。

何享健的管理語錄中,有這樣一句話:“寧願放棄100萬元銷售收入,絕不放過一個有用之才”。他還公開表示,“人才是美的第一資源,人才不分國籍,不論出身,唯才是用”。

總之,此後美的堅持每年在全國招聘大學畢業生,不斷提升招聘博士、碩士佔比,在人才引進上不吝投入,堅持主動出擊。

從主動調轉航向、“借雞生蛋”進軍空調行業,到主動抓住自營進出口權,再到主動建設人才梯隊,美的的每一次“主動”都加速了自己發展的腳步。從這三個重要節點可以發現,何享健具備發現問題的敏鋭性,以及解決問題的堅定性。這兩項特徵,都是企業掌舵人身上非常優秀的品質。

1993年11月12日,美的獲准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由鄉鎮企業改造的上市公司,在順德的家電企業中引起極大轟動。

上市第一年,美的便以每股收益1.36元的出色業績在深交所排名第一,一時風光無限。

4

危機暴露:機制改革

企業步子邁得越大,往往越容易出現一些弊端。

同樣,快速發展的美的也暴露出種種問題。

1992年~1996年,美的的收入複合增速達到51%之高,收入增長了400%多。然而,1996年的淨利潤竟然低於1992年,淨利潤率從19.7%暴跌至3.8%。

緊接着1997年,美的業績再次出現下滑,銷售收入從1996年的25億元減少至不足22億元,增長率從前一年的30%正增長變成了13%的下滑。

與此同時,美的的市場競爭力也在迅速下滑,空調業務從行業前三下滑至第七。

接二連三的重創,集中爆發在1996年前後,何享健苦不堪言。

其實,美的陷入經營泥沼,根本問題出在機制上。

上市之後,一方面美的在進行大規模擴張。到1997年,美的已經擁有空調、風扇、電飯煲等五大類1000多種產品,產品線錯綜複雜;另一方面,美的在制度上仍採取傳統的集權式管理機制,即統一銷售、統一生產。

當產品線迅速擴張時,企業本應該採取更為靈活且高效的管理機制。然而,此時美的依然採用呆板僵硬、反應遲緩的集權式管理機制。

這種模式導致的後果就是,美的的經營效率大幅下降。

何享健後來回憶稱,當時作為總經理,每天有看不完的文件,籤不完的字。即便每天只睡4小時,也不能及時處理所有事情。各部門的負責人都要層層向上請示,然後等待反饋,無法放開手腳做事情,也不願承擔責任。

由於信息反饋太慢,美的的決策過程越來越慢,永遠比市場慢半拍,經營下滑是必然的。

更為緊迫的是,面對不斷下滑的業績,順德地方政府準備讓科龍來收購美的。

此時的美的,危在旦夕。何享健意識到,必須做出機制改革。

然而,何享健在企業治理以及機制革新上並沒有什麼經驗,起初並不知道從哪下手。好在他此前經常去發達國家調研,與部分優秀企業打交道較多,他認為一些優秀企業的機制有值得借鑑之處。

於是,經過反覆的研究和比較後,何享健決定引入日本家電巨頭松下電器實行多年的事業部制。

1997年,何享健開始推動美的進行大刀闊斧的事業部改造。

改造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產品的劃分上。何享健以產品為中心,將美的分成了空調、風扇、廚具、電機、壓縮機五個事業部,各個事業部擁有市場、計劃、服務、財務、經營管理等五大職能。

總部將利潤的責任下放至事業部,只保留財務、投資以及高層職業經理人的任免權。而每個事業部則成為利潤中心,下屬工廠以成本為中心,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完全是以市場為主導的組織架構。

在梳理了整個組織結構後,何享健還開始大膽放權。美的曾訂立了一本70多頁的《分權手冊》。這本手冊指明瞭各層級的關係,也劃分了權力和責任範圍。比如,總部對事業部的考核只有績效,不達標的事業部,其管理團隊要集體辭職。另外,總部也給與了各事業部極大的自主權,有部門經理請示千萬級別的投資意見,何享健只説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通過事業部改造,美的總部變換新角色,成為投資、監控和服務中心,就此平衡了各部門利益的糾纏。美的內部形成了“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的授權模式,而總部有足夠的精力對整個集團的戰略進行研究、決策。

機制改革的效果很明顯。1998年,美的年營收躥升一倍至50億元。其中,空調產銷100多萬台,增長80%;風扇產銷1000多萬台,居行業第一;電飯煲產銷也居行業首位。

1998年,美的創業三十週年突出貢獻人報告會上,何享健感慨道:“美的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解決了機制的問題。”

他還留下了一句在美的內部廣為流傳的名言——“寧可容忍一個億的投資失誤,也絕不容忍機制的弱化和衰退。”

總之,機制改革讓美的整個組織重新煥發出活力,隨後迎來井噴式增長:其總銷售收入在1999年至2000年的兩年間,分別達到58億元和88億元,增長率分別為61%和51%;2001年,銷售收入更是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5億元。

在操刀完事業部改制後,何享健越發意識到,要想持續推進事業部機制,就必須將管理層激勵制度與企業本身緊密掛鈎,否則依然無法真正提升管理積極性。

於是,他又開始了另一項機制改革——MBO改制,也就是“管理層收購”。

2001年,美的管理層收購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東——順德北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MBO完成之後,美的成為一家真正的民營企業,併成為A股上市公司MBO成功的第一個案例。

至此,美的管理層與企業的關係徹底統一起來。

就何享健主導的兩個機制改革來看,如果説事業部改制是他在美的這個“王國”中,將權力由“君王”分散至“諸侯”,那麼MBO改制,則更像是他把“諸侯”的利益與整個“王國”緊密聯繫在一起。

此後,美的發生的一個明顯的變化便是,企業野心更足,對外擴張更迅速。

直接的體現就是,美的接下來一系列密集的併購。

比如,2001年美的收購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廠,進入微波爐核心部件磁控管領域;2004年8月,美的收購合肥榮事達,進入冰洗行業;2004年11月,美的收購華凌集團;2005年,美的收購春花吸塵器等等。

在眾多併購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收購小天鵝。2008年,美的以143.83億元收購小天鵝,補齊了洗衣機業務短板,再度完善產能佈局。

這些收購活動對美的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0年,美的集團收入增長60%至1100億元,進入千億俱樂部。此時,何享健提出了“再造一個美的”的大膽計劃——到2015年將銷售收入擴大一倍至2000億元,力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何享健喊出“再造一個美的”口號的第二年,美的便陷入危機:2011年一季度,美的電器收入增速幾近翻倍,但是利潤增速僅為17.6%,二季度收入增速降至34%,利潤增速降至10%,到第四季度利潤甚至低於2009年同期水平。

事實上,美的在2010年前的業績增長,除了依靠大量併購產生的規模效應,以及嚴控上游零配件的成本外,還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推動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在這一波政策紅利中,美的各項產品銷量都位居行業前列。

然而,美的忽略的是,其產品線雖然規模不小,但在單價以及盈利能力上,不如其它頭部品牌。比如在空調業務上,當時格力的毛利率就比美的高了近5個百分點。另外,美的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時,也沒有把握好品控問題。

這些潛在問題,在紅火的政策紅利下被掩蓋。然而,2011年家電補貼政策全面退出,市場降温,整體高增長的局面一去不復返,美的的經營危機便開始顯露。面對收緊的行業狀況,美的採取的策略是降價走量以及嚴控成本,結果消費者並不買單,這造成了2011年美的業績的銷售、利潤雙下滑的窘境。

此時,何享健開始反思,過去幾年對規模的追求,是否造成了美的的虛假繁榮。最終,他得出的結論是,“大規模 低成本”模式的擴張是錯誤的決策,必須馬上糾正,要做更好的美的,而不是更大的美的。

在認識到此項錯誤後,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何享健把美的集團董事長的位子,交給了方洪波。

美的,自此進入方洪波時代。

5

方洪波時代:壯士斷腕

前面提到,90年代初何享健大力引入人才時,方洪波就進入美的,在內刊就任編輯一職。

後來,方洪波很快因為自己的文采、勤勉以及盡職,而被何享健所注意。何享健出差時經常會帶上方洪波。

此後,方洪波便開始一路高升,先後擔任美的廣告公司經理、市場部長、空調事業部經理等職務,並在2003年就任美的製冷家電集團CEO。

可以説,方洪波在美的幾次大的變革時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並且顯露出自己的商業才能。比如,在事業部改制階段,為了打破舊格局、重塑銷售體系,他把空調事業部本地代理龍頭全部砍掉。這其中90%都是何享健的老相識,方洪波絲毫不留情面,乾脆而果斷。又比如,在美的大併購階段,諸多收購案均由方洪波親自操刀,小天鵝收購案便是其中之一。這些收購案的成功落地,均展現出方洪波極強的商業才能。

因此,當美的在2011年再次陷入危機時,何享健決定全身而退,把掌舵人的角色讓給方洪波,他相信方洪波會做得出色。

2012年8月25日 ,美的宣佈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擔任集團董事長,並擔任美的電器董事長和總裁,何享健只擔任美的集團的控股股東——美的控股公司董事長。

這一年,何享健70歲,方洪波46歲,美的45歲。

被寄予重任的方洪波,顯然已經做好了將美的從泥濘中拉出的準備。

他對當時的整個家電行業做了自己的判斷,“中國家電業靠低成本規模擴張的模式,已經走到了死衚衕,轉型意味着實現產品的領先而非繼續做大規模”。

隨後,他用“壯士斷臂、業務重整、徹底轉型”,給美的開出了革新藥方。

壯士斷臂,其實就是做減法。

首先,是減產能。

當時,方洪波砍掉了美的所有不盈利的,以及與主營業務無關的產品品類。據悉,當時方洪波將美的原有的產品型號砍掉了7000個,停止30餘個產品平台的運行,幾乎將非家電業務全部關閉,由此美的產品型號SKU減少至50%。

另外,方洪波還關閉了十多個工業園區和製造基地,變賣了7000畝廠房用地及工廠設備。當時,美的有一個與主業無關的工業電子廠,年銷售額達五六個億,但一年最多時虧損6000萬,儘管美的管理層多次表示要退出這個項目,但最終都無果。方洪波過問後,半年不到便將其賣了出去。

其次,是減人。

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美的集團管理人員數從1284減少到884,降幅高達30%。生產人員從9萬多減少到7萬多,平均每年減少7000人,累計減少超過20%。

大幅裁員背後,是方洪波在做組織瘦身。一方面,他期望構建簡單化、敏捷型的組織,推行扁平化管理,優化流程制度,提高組織效率,使得普通員工和總經理之間只有4個層級。另一方面,他還在積極推動機器人替代生產人員,以此來提高自動化水平,提升生產效率。

在做減法的同時,方洪波也在做加法。

比如,2013年~2015年,美的的研發人員從6200多人增加到8600多人,增幅高達38%。方洪波試圖增加研發上的投入,來加強美的的整體創新力。畢竟,2011年美的業績下滑時,過於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視品質創新也是一大導火索。

此後,美的推出了不少新品,比如免清洗抽油煙機、智能投放洗衣機、鈦金鼎釜電飯煲等等,新產品的整體創新力明顯大幅上升。另外,美的還開始在多地興建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強綜合創新力。

儘管批評方洪波革新稍顯激進的聲音開始出現,但他自己並不認為。他曾形象地比喻自己的革新之舉,“一輛車開到了80邁,前面已經是萬丈深淵,我不能説老闆我們先讓車子停下來慢下來,然後去做調整,速度要加到100邁,我還要實現車道的轉換,稍不留神粉身碎骨”。

一邊發展,一邊革新,方洪波逐漸將美的拉回正軌。2015年,美的一掃萎靡氣息。這一年,美的營收達到1200多億元,基本回到了2011年水平,但是淨利潤是2011年的三倍。此後,2011年~2017年幾年間,美的利潤更是增長了4倍。

如今,美的在方洪波的帶領下,不斷打開新局面。根據美的最近公佈的財報顯示,2019年美的實現收入2794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歸母淨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19.7%。橫向比較看,美的整體收入比主要競爭對手格力、海爾多出近800億元。

另外,在2019《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美的排名第312位,自2016年入榜以來提升169位;在《財富》中國500強榜,美的排名第36位,連續5年蟬聯同行業第一。

美的,正朝着蓬勃發展的一面闊步前行。

6

結語

覆盤美的的崛起史,可以發現,不管是在何享健時代,還是方洪波時代,主動求變、自我開刀都是美的闊步前行的根本動力。

從何享健冒着風險創立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就可以看出他大膽、敢於創新的性格底色。

其後,何享健一度找不到市場方向,宛如矇眼前行。但在各種主動的嘗新、碰壁過程中,何享健形成了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商業意識,並瞄準了家電行業,奠定了此後發展的基礎。

進入家電市場,何享健用產品自主創新,實現企業的多級跳躍。在佈局空調業務後,他又通過掌握進出口、人才建設的主動權,將美的推上資本市場。

步子邁得太大、機制顯現弊端,是許多企業在經歷大規模擴張後容易犯下的通病。消除弊端的首要動作,便是面對弊端。何享健的機制改革、方洪波的組織瘦身,無疑都是在直面自己的不足後,用實際行動來為自己刮骨療傷,最終走出危機。

可以説,數十載的風風雨雨過後,美的已經練就一身“主動求變、自我開刀”的真功夫。正如方洪波所言,美的最大的資產是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64 字。

轉載請註明: 覆盤美的崛起秘密: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