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醫藥龍頭估值修復,主題基金淨值回升!葛蘭趙蓓調研牙科眼科公司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財經

紅週刊 記者 | 齊永超
近兩年,在醫藥產業格局不斷重構、新的細分領域以及新公司不斷出現下,醫藥板塊持續表現強勢,特別是在經歷一季度調整後,申萬醫藥指數二季度以來以接近15%的漲幅表現暫居申萬28個大類行業首位。
在醫藥股二季度整體上行下,醫藥主題基金淨值都有不錯表現,公募基金經理也在不斷尋找新的投資方向,細分龍頭醫藥股受關注度情況明顯增強,如近日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就增加了對牙科領域的“新公司”調研,而趙蓓則對眼科“新公司”給與了重點關注。
葛蘭、吳興武、趙蓓醫藥基金二季度強勢上漲
多隻一季度醫藥重倉股近期創新高
在醫藥股二季度的整體上行下,醫藥主題基金淨值也都有不錯表現,這其中就包括了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吳興武、趙蓓等掌舵的醫藥主題基金。首先以“醫藥女神”葛蘭掌舵的中歐醫療健康來看,其在一季度末主要持倉了藥明康德、愛爾眼科、長春高新、凱萊英、智飛生物等醫藥龍頭公司,雖然一季度期間遭遇了醫藥股的劇烈調整,但葛蘭卻選擇了“逆向而行”,對自己的重倉股反給於大幅增倉,如增倉愛爾眼科、通策醫療股數佔流通股本比例均超過100%,增倉藥明康德、康龍化成也同樣超過了90%。
對於醫藥股,葛蘭其實也是在內部進行“綜合配置”的,比如在其一季度重倉的醫藥股中,對創新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多個細分領域就進行了組合投資,並未集中在某一細分板塊上。二季度以來(截至5月19日,下同),中歐醫療健康重倉股平均上漲了17%,顯著跑贏了同期上證指數2%的表現,其中,還有4成公司的股價在近期創出了歷史新高,如長春高新、凱萊英、智飛生物、康龍化成等(見表1、圖1)。
表1 中歐醫療健康一季度重倉股
圖1 中歐醫療健康淨值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Wind
除了葛蘭掌管的基金產品淨值在二季度大幅上升,廣發基金的吳興武、工銀瑞信的趙蓓等明星基金經理所掌管的醫藥主題基金也在二季度以來迎來強勢修復,如吳興武掌舵的廣發醫療保健、趙蓓與譚冬寒共同管理的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二季度以來淨值漲幅均超過了15%,其中,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淨值更是創出新高(見圖2)。
圖2 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淨值增長
數據來源:Wind
需要注意的是,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一季度十大重倉股有部分公司股價在強勢上漲的同時,近期還創出了歷史新高,如美迪西、健帆生物二季度以來漲幅均超過30%(見表2)。
表2 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一季度十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Wind
以基金公司為首的機構對醫藥關注度增加
葛蘭、趙蓓分別相中眼科、牙科領域“新公司”
在醫藥股不斷“製造”賺錢效應下,機構對醫藥的關注度也在顯著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機構調研的醫藥類上市公司達到了187家,而在今年整個一季度,機構調研的醫藥上市公司還僅不足百家。另外,從二季度機構調研情況看,邁瑞醫療、華東醫藥、美迪西、一心堂、上海醫藥、長春高新等公司還獲得了機構的扎推調研,前去調研的機構家數均超過百家。
另外,從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類型的調研機構對比來看,基金公司是“最積極”的,二季度以來基金公司有超過1300家/次參與了對醫藥股的調研,對比來看,證券公司為749家/次,保險公司僅為136家/次(見表3)。
表3 二季度以來機構調研的部分醫藥股
數據來源:Wind
從機構調研目標所屬行業特徵看,醫療保健設備、創新藥、中藥、保健護理、藥品零售等醫藥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關注度最高。或是關注高才引發了資金的配置力度,從一季報披露的行業資金配置情況看,重配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值達4365億元,僅次於食品飲料行業,在申萬28個大類行業排名第二位。
《紅週刊》記者注意到,在基金經理最新的調研活動中,葛蘭和趙蓓分別在5月17日、4月26日調研了牙科公司正海生物、眼科公司愛博醫療(見表4)。其中,正海生物主營為口腔修復膜、生物膜等軟組織修復材料,屬於大醫藥行業中的牙科細分賽道;而愛博醫療主營為眼科醫療器械,屬於大醫藥行業中的眼科細分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牙科、眼科類上市公司數量較少,除了已經被基金公司重倉配置的愛爾眼科、歐普康視、通策醫療等公司,基金經理顯然是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作為重倉配置的目標。
有機構人士向《紅週刊》記者指出,眼科、牙科賽道是醫藥行業未來最優秀的細分領域之一。“眼科是一個超過千億的行業賽道,而且每年還在擴容,行業複合增速超過10%。另外,受益於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行業未來增長有較高的確定性;第三,醫療服務的眼科實際上是偏消費的,整個板塊不受醫保影響,同時享受消費升級的紅利。”“牙科的賽道與眼科也有多重相似,比如未來將會顯著受益於消費升級等等。”
醫藥基金經理看好醫藥“大賽道”
創新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會呈現更多機會
在偏好醫藥的基金經理眼中,受政策、行業等多重因素影響,醫藥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未來會誕生更多具有“頭部效應”的公司,諸多的細分領域會湧現出一大批具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
對於醫藥股的機會,富國基金基金經理孫笑悦認為,“2021年,隨着藥品集採、醫保控費常態化,以及中國醫藥行業正湧現出一批高成長、高壁壘、市場空間廣闊的優秀企業,我們聚焦於賽道選擇、競爭壁壘評估、管理層能力評估,精選優質個股進行投資。今年疫情較同期將會大幅緩解,我們會重點關注由於醫院端業務復甦、帶來產業鏈中下游相關企業的盈利改善情況。”
而趙蓓在基金一季報中總結則指出,“我們認為今年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流動性都會相較去年大幅寬鬆狀態有明顯收縮,所以今年預計估值難以再有明顯擴張;但考慮到經濟復甦的背景,以及全球長期看仍將繼續維持低利率環境,估值預計也不會出現大幅收縮。所以我們今年在持倉上會更加註重估值和業績的匹配度,從自下而上的角度精選個股,獲取超額收益。醫藥行業結構性看好創新藥及CXO產業鏈、疫苗、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
葛蘭也表示,“從未來的配置方向來看,創新藥產業鏈仍舊是我們長期最為看好的方向,從國家層面政策的頂層設計到國內企業近年來的創新積累,都使得國內的創新產藥產業鏈長期維持在高景氣度的狀態。此外,隨着國內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的提升,產品以及服務的滲透率以居民的支付能力都在持續的提升中,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有着長期的增長空間。”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