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火”了、風電“火”了、新能源車也“火”了,整個新能源板塊都“火”了。隨着4月27日以來的強勢反彈,讓整個A股新能源板再次塊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走勢。
新能源板塊的這一波行情,也得到買方和賣方的共同力挺。在近期的多場光伏板塊的路演上,券商、公募基金人士均多次向第一財經提及的看法是:光伏板塊的景氣度一直沒有問題,只是年初估值承壓導致股價下行,當大環境有所改善時,基本面不錯的企業股價自然會反彈。
景氣度通常可以和行業需求劃等號,景氣度高,意味着行業需求旺盛,下游終端企業“貨不愁賣”。
單看海外出口數據,年初以來光伏需求確實旺盛,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光伏組件出口量達41.3 GW,同比增長109%。
然而,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家專注於國內電站投資、電池組件售賣的企業,卻面臨着上游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國家補貼遲遲不到位、貨款遲遲收不回來、營收淨利增速雙降等一系列不利局面。
行業愈發“內卷”,營收淨利雙降
一季度海外需求提升,促使國內光伏組件龍頭出貨量及業績上漲。
目前全球前六大光伏組件龍頭均在中國,分別為隆基綠能(原隆基股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阿特斯(CSIQ.US)和東方日升(300118.SZ)。
除隆基綠能外,其他五家組件製造商去年海外收入均超過總營收的一半。阿特斯未披露具體數據,但從往年數據來看,其海外收入比重都在80%左右甚至更高;晶科能源海外營收比重也達到78%。
今年一季度,上述六大組件龍頭實現營收和淨利正向增長同時,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作為以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為主,且將主要產品電力出售給國家電網的國內光伏下游龍頭企業太陽能(000591.SZ),一季度卻面臨着營收和淨利雙降的不利局面。
與上述幾大巨頭不同,太陽能主要在國內佈局業務,2021年報數據顯示,公司的光伏電站項目分佈於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太陽能今年一季度營業總收入達13.96億元,同比增長-11.5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2.615億元,同比增長-7.76%。
太陽能解釋稱,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的原因在於:疫情對物流的影響,太陽能產品出貨量減少;個別電站大區受天氣影響光照幅度在2月間降低,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021年底公司對外轉讓了潞安公司(50兆瓦發電項目)股權。
“公司近兩年新增電站裝機增速明顯下滑,導致營收利潤增長放緩自然在清理之中。”一位長期跟蹤光伏行業分析師表示。
數據顯示,2019-2021年,該公司總裝機容量分別為4.97GW、5.04GW、6.09GW,運營裝機容量分別為 3.83GW、4.24GW、4.27GW。
但在“愈發內卷”的大環境下,為了跟隨競爭對手步伐,太陽能不得不繼續投資電站、擴大產能。
公司在年報中稱,得益於雙碳目標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措施,各大央企紛紛公佈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裝機目標,不斷有新進入者跨界投資建設光伏電站,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
舉例來説,五大發電集團紛紛制定了較為激進的新能源發展規劃。華能集團“十四五”期間新增新能源裝機8000萬千瓦以上,確保清潔能源裝機佔比50%以上;國電投集團到2025年電力裝機將達到2.2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重提升到60%;大唐集團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50%;華電集團“十四五”期間力爭新增新能源裝機7500萬千瓦,清潔裝機佔比接近60%;國家能源集團力爭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達到7000-8000萬千瓦。
但投資光伏電站是一門“重資產生意”,資金是否充足尤為重要,而太陽能自身的造血能力卻有所下滑,表現出“錢越來越難掙了”,應收賬款也遲遲收不回來。
“通脹時代下成本易漲難跌,但收入價格相對剛性,尤其在取消補貼平價入網後,想出利潤可太難了。”某光伏行業分析師説。
太陽能5月9日對投資者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已經進入了平價時代,未來新建光伏電站項目將不再有補貼,將按當地的標杆電價定價,因此未來新建電站不存在補貼問題。
此外,2021年初,太陽能應收賬款是84億元,2021年底變成了99億元,直到今年3月底應收賬款已經增加到106億元。同時,今年一季度,其信用減值損失達到了719.62萬元,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174.35%。太陽能解釋部分原因是因為電力銷售應收賬款計提壞賬,而上年同期未計提。
該公司還稱,政策利好刺激下,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大幅度擴產,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產業鏈各環節博弈加劇,產能錯配導致硅料價格居高不下,進一步侵蝕了下游廠商的利潤。
既然自身造血能力下滑,太陽能只好通過定增和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募集資金投電站。
根據太陽能此前披露,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9.02億股股份,募集資金60億元,用於9個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行業分析師預計,如果定增落地,按照披露的預案可新增1GW裝機量,較目前規模增加20%。
此外,今年一季度,該公司還發行了10億元綠色公司債券,其中7.02億元用於償還募投項目貸款,2.98 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導致籌資淨額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該公司貨幣資金餘額17.36億元,相較年初增長了27.65%。賬上資金充裕後,公司開始繼續投資項目、擴大產能。該公司6月25日披露,將在民勤縣整縣分佈式96.4兆瓦併網光伏發電項目;6月28日,子公司收到中標通知書,成為昆明市西山區整區光伏+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能源示範基地項目選擇社會合作夥伴第二標段中標人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的另一項業務,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銷售,也有項目面臨停產。該公司此前曾規劃投資年產20吉瓦高效太陽能電池及4.5吉瓦高效組件智能製造項目,其中一期 6.5吉瓦原計劃由下屬鎮江公司在江蘇高郵市實施。因市場環境及地方政策環境發生變化,最終終止實施。
至關重要的補貼
多名光伏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表示,補貼如果能解決是重大利好,財務費用直接會衝到利潤中,這樣就有新錢投資電站,擴大產能,提高競爭力。
在6月份的兩次投資者調研中,“公司是否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公司應收補貼的金額有多少”、“目前收到多少補貼款”等問題,是投資者對太陽能最為關注的話題。
太陽能表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尚未結算的電費補貼金額97.44億元,其中國補92.94億元。今年二季度收到部分可再生能源補貼。目前瞭解到,相關政策措施正在研究中,相關主管部門也進行了補貼核查相關工作,有助於後續補貼有序發放。
東吳證券認為,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拖欠,拖累行業整體現金流和估值表現。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國內開始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行基於固定電價的補貼政策。
2016年以來,新能源行業發展進入爆發階段,電價附加標準雖進行過提升,但難以趕上新增裝機速度,所獲資金低於補貼實際需求。此外,電價附加費全部徵收的難度較大,自備電廠、 地方電網用電等常年徵收率不足85%,造成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不斷擴大。
2017年-2019年,補貼缺口分別達1500億元、2331億元、3000億元以上。
2020年“搶裝潮”後的大量補貼兑現,給財政資金帶來更大壓力,當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突破3000億元。
根據行業組織綜合各項因素測算,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拖欠累計約4000億元,預計2028年電價補貼缺口達到峯值。
因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部分新能源開發商揹負大量應收賬款,影響現金流,嚴重導致資金鍊斷裂,出現金融違約風險。發電企業、設備企業、零部件企業間的三角債現象也屢見不鮮,影響企業正常經營,且抬升了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
拖欠發放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一方面影響了運營資產的現金流,從而限制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壓制了行業、公司和項目的估值。2018-2021年年末,太陽能的PB分別為0.71、0.83、1.56、2.27倍,而長江電力的PB分別為2.54、2.79、2.62、2.94 倍,截至2022年6月13日,太陽能PB為1.62倍,而長江電力PB為2.87倍。
雖然短期業績承壓,賣方還是看好國內光伏企業未來發展。
東吳證券表示,在資源獲取+資金壁壘的競爭優勢下,預計光伏運營行業集中度將會逐步提升,優質央企在其中市佔率會顯著提升。
3月24日,財政部網站發佈《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中“中央本級支出”從2021年的928億元增加至4528億元,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487.8%。
東吳證券預測,假設國補92.94億元到賬,按照目前光伏電站30%自有資金比例、單瓦投資為4元計算,可以支撐公司增量裝機規模7.75GW,是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裝機總量(6.09GW)為127.26%,裝機和業績彈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