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風險智庫秦逸飛:金價暴漲、美元指數狂跌,“美元霸權”並非不可挑戰
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
金價一路高歌猛進,繼7月22日國際黃金價格突破1850美元/盎司,創下九年中新高後,7月27日,現貨黃金漲達1954.8美元/盎司。與此同時,美元指數跌破94,創近2年新低。
美國財經網站Zero hedge7月20日報道,德國、法國、意大利相繼發聲,表示黃金是“國際貨幣體系穩定的基石”、“黃金是對抗逆境的絕佳避險工具”。三國或已為恢復金本位做好充分準備。早在2017年,德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意大利等14個國宣佈或計劃要提前將黃金從美國運回國。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此則聲稱,“這不符合美國經濟利益”。
黃金的牛市將持續多久?當下歐元無法與美元抗衡,恢復金本位是歐洲三國的無奈選擇嗎?恢復金本位的機會大嗎?7月24日,時代財經專訪了亞洲(香港)金融風險智庫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經濟學碩博導師秦逸飛。
秦逸飛認為,促成金價創新高主要有美元流動性氾濫、國際社會對未來經濟的信心依然非常脆弱、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地緣政治帶來的國際關係緊張這四個因素在作用。而且歷史上這四者同時出現的情況非常少,預計金價在短期內會持續走高。
至於多國從美國運回黃金,秦逸飛認為,14個國家運回部分黃金以增加本國貨幣的穩定性,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若愈演愈烈,像德國那樣全部把黃金運回本國,則會對以黃金作為底層資產的美元構成不穩定因素,從而削弱以美元為底層資產的本國貨幣的穩定性和流動性,造成世界金融體系動盪。
秦逸飛坦言,在貿易高度國際化的今天,由於黃金總量少、獲取成本高,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根本不可能重回金本位。“美元霸權”是因為使用美元更具經濟性、貿易交易成本更低,是國際社會共同的選擇。但與此同時,美元”霸權“地位也並非不可挑戰,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已經顯現。
“美元取代英鎊、美國真正取代英國,用了50年時間,所以,歷史告訴我們不能太急。”
亞洲(香港)金融風險智庫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經濟學碩博導師秦逸飛
四個原因共同推高金價
時代財經:近日黃金和白銀雙雙走出了令人矚目的行情,國際黃金價格創下九年的新高,白銀也創下七年新高。你認為這是由哪些因素促成?
秦逸飛:首先,黃金的總體走勢與美元密切相關。從疫情開始時美元的流動性危機到美聯儲的刺激計劃,美元供應無限量化,導致黃金走高成了必然。可以預見,幾年之內都很難消除美元過剩。
美聯儲第一輪刺激計劃已投放2萬億美元,但提振效果不明顯,美國並沒有走出危機,所以第二輪刺激計劃已經開始。第二輪的投放量與第一輪差不多,我估計還會有第三輪。因為第二輪針對銀行等金融業,下輪可能針對具體的行業,如汽車等產業。這也意味着,整體市場的流動性未來走向氾濫。
第二,國際社會對未來經濟的信心非常脆弱。美元流動性氾濫能流向哪裏?若是大宗商品,必須要有經濟的實際應用,如石油化工品,需要經濟復甦才會被用到。因為人們對經濟復甦的期望還沒達成共識,所以資金只能流進黃金等少數貴金屬。
第三,疫情屬於“黑天鵝事件”,任何時候“黑天鵝”的出現都可以推高金價。從疫苗的進展看,預估疫情最快也要明年年中才能得到控制。
第四,地緣政治帶來的國際關係緊張,以及對戰爭的疑慮,引發人們以黃金避險。
歷史上,這四個原因同一個時間點出現的情況非常少,所以極大地推高金價,而且目前看,這幾個方面因素會持續作用一段時間。
時代財經:疫情後國際關係格局調整愈發激烈,你預計地緣政治會有怎樣的走勢?
秦逸飛:當下和一戰、二戰前夕的國際環境,特別經濟方面的聯接完全不一樣。現在經濟關聯更為緊密,比如手機生產需要全世界協同,如華為手機的零配件在全世界生產,芯片主要來自歐美日幾個國家,銷售市場則是面向全世界。
高度全球化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現代戰爭會使得交戰國甚至全球經濟都受損,沒有人願意挑起這種戰爭,各國也很難承擔大規模戰爭的代價。
冷兵器時代各國各民族劃界而居,所以戰利品都是土地、人口、牲畜等固定資產。而且以前戰爭還會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誤判的發生。但今天的信息呈現特別完備,如果有人故意挑起戰爭,是得不到支持的,不可能出師有名。
但我們要清楚看到,中美關係的基調不可能再回到從前,新型的關係一定不是劇烈對抗,而是競爭、合作與發展。
金價短期將持續走高
時代財經:有評論分析,去年4月份黃金的牛市已經啓動,截至目前金價上漲超過45%,市場預期未來會繼續走高。你認為黃金牛市會持續多久?
秦逸飛:我很少作這種預判,更多是看黃金週期以及在經濟規律下金價怎麼發展。至於牛熊市和經濟發展規律,有時候並不是完全相一致的。
此次黃金牛市自2013年6月的低點以來,熬過了2015年12月的探底過程,經歷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5月漫長的震盪過程,醖釀了7年。這個過程,黃金的週期和經濟發展週期非常一致的,呈現負相關。
2013年6月份黃金到低點,因為當時大家對經濟的預期非常樂觀。美國在2018年以前、特朗普主政以後,GDP平均增長率每年在2%以上,2018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甚至超過了4%。
2018年底,黃金醖釀開啓牛市,原因在於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當時中美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已走到了一個拐點。近幾年,中國一直在艱難地轉型,新科技、發明創造以及新興產業才是衡量中國經濟未來的重要指標。
在全世界經濟往下走的情況下,中國要加深國際合作。我認為,中美雙方劇烈衝突持續的時間應該會比較短,因為持續對抗的損失不亞於大規模戰爭。
這也直接關聯到金價的走勢,短期來説,金價毋庸置疑會走高。這種高強度的對抗結束之後,中美關係進入下一個階段,黃金是不是繼續能保持牛市?我不太樂觀。美國大選會是一個轉機,但兩屆政府的交替以及政策的制定會有一個過程。
此外,金價還受到市場情緒非常大的影響。前述的四個因素裏面,除了美元的流動性,其他關於疫情、地緣政治等都屬於市場情緒,並不能直接去左右金價。但當市場情緒疲憊時,哪怕衝突一直有,大家已習以為常,金價也不會繼續被推高。
時代財經:白銀跟黃金雙雙上漲,有評論認為,白銀的上漲空間會比黃金大,你認同嗎?
秦逸飛:白銀只能作為一般裝飾品和工業品。從投資角度説,白銀作為商品,炒作、投機的空間非常大,但不代表它和黃金是一回事。
白銀並不具有抗通脹的作用。宋鴻兵寫的《貨幣戰爭》非常推崇白銀,但事實證明白銀本質上不具備防風險的功能。黃金能夠防風險是肯定的,因為大多數貨幣都是以美元作為基礎貨幣以及儲備資產,美元又以黃金作為基礎儲備資產。在經濟不景氣,美元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只能留下黃金。在宏觀趨勢裏,白銀保值增值的功能和黃金不具有可比性。
從投機的角度來説,白銀短期會有炒作的空間或者上升的空間。比如説黃金可能會上升40%,白銀可能上漲200%,但它不具有可持續性。
金本位無法再現
時代財經:美國財經網站Zero hedge7月20日報道,德、法、意或已為恢復金本位做好充分準備。基辛格則發聲“不符合美國經濟利益”。 早在2017年,德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意大利等14個國宣佈或計劃要提前將黃金從美國運回國。是不是當下由於全球風險升高,黃金的穩定作用凸顯,可能有國家要回歸金本位?
秦逸飛:黃金能增添整個國際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但恢復金本位在今天是完全不可能的。人們用任何貨幣都需要一個基礎資產,而這個基礎也是有其歷史的。
黃金數量如此有限,不可能支撐和滿足當下如此頻繁的國際化交流。除非有一天,人類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發現了更多的黃金。只有非常大量的、獲取成本低的黃金才能滿足交換的需要。
美元的優點在於流動性好、有可信任的基礎。相比於安全性,成本低是美元最為本質的優勢。由於黃金的儲備沒那麼大,所以流動性就大受影響,而且獲取黃金的成本遠遠高於美元。美元的獲取成本可以視為零,這就意味着人們創造的價值能在交易中被完全體現,所以美元的流動性才會越來越高。
歐洲幾個國家以及俄羅斯、土耳其等,紛紛把美元運回本國的計劃,存在認知的誤區,是民族情緒起到了主導作用。若是對黃金、貨幣,以及全球的金融體系非常瞭解的政治家,不會去做這樣的決定。
從安全性考慮出發,把黃金運回本國,對於本國的貨幣有支持作用。但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把黃金從美國抽離,那就意味着美元的波動性更大,美元本身安全性降低。各國貨幣真正錨定的資產是美元或美元資產,當美元失去穩定性,各國貨幣就會失去穩定性基礎,全球金融系統也會陷入動盪。
時代財經:當初為什麼十幾個國家要把黃金都存在美國?
秦逸飛: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全球各個國家的共識。
在經歷了一戰、二戰的動盪,西方世界在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的安排上達成了共識——各國貨幣的穩定至關重要。而貨幣的穩定需要具有一定彈性的固定匯率,對資本跨境流動實施必要管制。佈雷頓森林體系正是建立在這一共識之上,即美元與黃金掛鈎,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鈎,實現了美元本位,美元則屬於金本位。
美元是歷史的選擇。首先,比起英鎊,美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英國的經濟體系不足以支撐、引導英鎊在全世界流通。其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希望戰後有一國能支援全世界重建,從當時的國力來看,只有美國具備這樣的實力。這也就需要賦予美元更多的流動性。於是市場提出,把儲備黃金放在美國,但是所有權還是屬於各國。多個國家的黃金儲備集中在美國作為美元的基石,使得美元成為整個貨幣體系的主導力量。
簡單來説,就是大家共同集資,做了一個更安全、更經濟的決策。
時代財經:若是黃金搬走,美元不安全了,會發生什麼?
秦逸飛: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而言,本國貨幣的底層資產是美元。美元不安全則會引起連鎖反應,不但本國貨幣不安全,其流動性也會很差。
當下社會高度國際化,各國都要統一標準,才能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如果多套標準並存,交易成本一定是高的。像德國把黃金全部運回,歐元的價值會更堅挺。但在國際貿易中,還是要以美元作為衡量。這時美元已經不安全了,波動非常大,對歐元是沒有好處的。
“美元霸權”或被取代
時代財經:主要經濟體和美國對運走黃金是什麼態度?
秦逸飛:主要的經濟體都不會把所有黃金搬回,比如中國現在跟美國發生這麼大的衝突,也沒有計劃大規模把黃金運回本國。
現在各國的儲備裏,黃金比例比較少,主要還是美元。比如中國的外匯儲備裏,3萬多億的外儲裏,黃金只有1000多噸,美元儲備佔到百分之八九十,而其他國家也有一半以上的外匯儲備是美元。
時代財經:金價衝破1930,美元指數跌破94。如何看待“美元霸權”?
秦逸飛:“美元霸權”是要加引號,它不是一個真正的霸權,不是美國用武力強迫我們使用美元,而是因為使用美元有很多好處。當然在使用美元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被剝奪了所謂的“貨幣主權”。但在使用美元過程中,本質上沒有影響到我們國家實施政策的權利。
而且美元作為基礎資產,一定會影響到我們貨幣的價值以及流動性,但這是自然而然的影響,屬於貨幣間的競爭性。美元是具有競爭性的貨幣,“美元霸權”在市場中形成,而人民幣也是可以去跟它競爭的。
這幾年,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裏有所上升,人民幣也是上升的,儘管幅度非常小,而英鎊、日元、歐元則在減少。美元上升,説明各國對美元的依賴性更強,人民幣上升則是因為中國經濟以及國際交流的發展,所以説我覺得人民幣有可能挑戰美元的國際地位。但前提條件是中國一定要平穩發展,自然而然去取代它,而不是通過劇烈的手段去完成,否則有可能得不償失。
國際領導權是需要長時間,多邊關係互信形成。比如美國在1898年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但是直到1945年後,經過二戰,才取得了世界領導權,這是“實力+貢獻+共同價值觀”的結果。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基礎,不僅僅是二戰後美國全球黃金儲備過半,也是因為美國是有能力維持經濟運轉並協助其他國家恢復經濟的國家。
美國挑戰英國也不是通過直接的戰爭,而是在經濟的競爭過程中逐步取代。美元取代英鎊、美國真正取代英國,用了50年時間,所以,歷史告訴我們,不能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