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銀行8月31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8月31日發佈《參與國際基準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白皮書。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基準利率作為各類金融產品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是重要的金融市場要素,也是貨幣政策傳導中的核心環節。健全基準利率體系既是建設金融市場的關鍵,也是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對於完善貨幣政策調控和傳導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運用最廣的基準利率是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同業拆借市場有所萎縮,LIBOR報價的參考基礎弱化。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爆發多起報價操縱案,嚴重削弱了LIBOR的市場公信力。此後LIBOR管理機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但仍未獲得市場廣泛認可。2017年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宣佈,2021年底後將不再強制要求報價行報出LIBOR。這意味着屆時LIBOR或將退出市場。
為應對LIBOR退出,各主要發達經濟體積極推進基準利率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替代基準利率的遴選工作。各經濟體選定的新基準利率多為無風險基準利率(RFRs),由各經濟體獨立發佈,均為實際成交利率,僅有單一的隔夜期限,且絕大多數由中央銀行管理。例如,美國、英國、歐元區和日本分別選擇了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英鎊隔夜平均指數(SONIA)、歐元短期利率(€STR)和日元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TONA)。
考慮到新的基準利率均只有隔夜單一期限,國際上正在研究構建各期限利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參考實際已生成的隔夜基準利率,計算單利或複利得出各期限利率的後顧法;二是根據相關利率衍生品交易計算各期限利率的前瞻法。目前交易基礎更為牢固的後顧法受到較多關注,也有部分機構在研究構建前瞻法計算的期限利率。同時,各方面都在積極推進新基準利率的運用和新舊基準利率的轉換。目前衍生品的基準轉換方案已基本確定,現貨產品中新籤合約的基準轉換方案也已公佈,但存量合約則尚未完全明確。
中國境內一些銀行開展了基於LIBOR定價的美元等外幣業務,同樣面臨基準利率轉換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參與國際基準利率改革,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立了專門工作組,主動開展研究。目前已明確境內涉及LIBOR等國際基準利率轉換將借鑑國際共識和最佳實踐,積極推動新的基準利率運用。根據這一總體思路,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制定了境內基準轉換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從參與新基準利率設計運用、推進新籤合約基準利率轉換、探索存量合約基準轉換方案等方面入手,組織開展深入研究,指導相關銀行儘早啓動基準利率轉換的各項準備工作。
與國際相比,中國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雖整體起步較晚,但在培育基於實際交易的基準利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自中國建立銀行間市場之初,就已培育形成了基於實際交易的債券回購利率等基準利率,具有較好的基準性和公信力,至今已超過20年。經過多年來持續培育,目前中國的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等基本上都已培育了各自的指標性利率。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債券回購利率(DR)、國債收益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在相應金融市場中都發揮了重要的基準作用,為觀測市場運行、指導金融產品定價提供了較好參考。
總體看,中國基於實際交易的基準利率運行已久,具有全面、透明、易得的市場交易數據,並且中國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對基準利率的監督管理,這些特徵為中國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於保障各個基準利率具有較強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市場認可度。
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的基準利率體系還需不斷健全。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培育DR為重點、健全中國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的思路和方案。下階段,中國銀行間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重點在於推動各類基準利率的廣泛運用,通過創新和擴大DR在浮息債、浮息同業存單等金融產品中的運用,將其打造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市場定價的關鍵性參考指標。
為全面介紹中國參與國際基準利率改革的進展和計劃,梳理總結中國的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情況,研究推動進一步健全基準利率體系,特發佈本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