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基金的買入時機?

  買基金最怕的就是地不該買入的時候買入了基金,在該買入的時候卻選擇觀望,最後發現自己買的基金是“牛也不賺錢,熊更賺不到錢”。

  從這一點上便可以看出擇時有多重要,舉個例子:小明在2015年上半年那波大牛市行情裏,看着身邊的人都靠買基金賺了錢,於是忍不住自己也買入了,沒想到剛買進去還不到一個月大盤就開始暴跌,跌的最厲害的時候差不多達到了60%以上,自己手上的基金跌了超過60%,跌60%至少要漲120%才能漲回來,那麼估計現在還在回本的路上。

  小強比較小心翼翼,在大盤還是2000點徘徊的時候,慢慢的分批次買入,這期間積累了不少基金份額,等到大盤漲到3000點的時候已經盈利了不少。

  很顯然時間不對一切則是枉然,時機對了買什麼基金都能賺錢。

  那麼怎麼樣“擇時”買入基金呢?

  1、看估值

  為什麼各位財經大V們都在強調估值,是因為對理財小白來説,估值確實是最顯淺易懂,讓大家能迅速判斷一個基金目前所處的狀態。

  一般來説,看估值最直接的數據,就是PE(市盈率),針對指數估值目前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分為幾個級別:

  當PE低於歷史估值的30%分位時,為低估值,可以開始配置定投

  當PE高於歷史估值的70%分位時,為高估值,可以開始賣出。

  當然,估值對於寬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的判斷效果更好。

  但對行業基金,比如醫療、科技的話可能就難一點,因為醫藥指數成分不純,消費科技估值會一直很高。

  2、看漲跌幅

  打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例子,如果上證指數一直處於3000點不浮動,那麼別説賺錢,即便你想虧錢也是很難的,沒有漲跌,就沒有盈虧。

  所以,一個好的買點/賣點,往往出現在指數波動的前後。

  一般來説,我們認為當指數出現了20%左右的跌幅後,或者20%左右的漲幅後,是比較好的買點。

  相反,如果漲幅已經大於30%,這時候再追高,就很可能被套了。

  3、分批設置買點

  為什麼很多人看着自己買的基金明明漲了不少,卻沒賺多少錢,甚至虧錢呢?

  關鍵還是買點設置的不對。很多人買基金都以追漲為主,漲的越高買入越多,相反,跌的越多買入越少。

  但如果縱觀全局,我們就知道,最佳的買點往往出現在大跌後的低谷處,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精準的預判呀,那怎麼辦?

  分批買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定投是分批買入的其中一個方式,它的原則是按時間買入,原理這裏就不詳細説了。

  還有一個方式,是按漲跌幅來買入,也可以理解為手動定投。

  比如,我們可以按每跌3%、5%各買入一次,這可以理解為是抄底的一種,不過是更温和且有計劃性的。

  當然,實際操作中,基金未必會出現這麼理想的漲跌幅。

  所以我們可以把兩種方式綜合一下,先設置一個固定時間分批投入,如果中途遇到連續大跌,就加倍投入,用時間+空間相結合的方式,保持持續的買入。

  4根據大盤點位買入

  雖然我們無法左右市場,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大盤3000點買入肯定比大盤5000點買入更容易賺錢。

  也就是説越是低點買入,賺錢的概率越大。

  5、弱市時買入債券基金

  弱市時正是買入債券基金的好時機,因為債券基金是緊跟債券的,債券處於牛市,那麼債券基金上漲空間大。

  如何判斷債券行情:主要看市場環境,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債市走牛,市場復甦,債市開始回調。

  主要因為債券和利率是負相關,市場環境好時貨幣相對來説比較寬鬆,致使利率下調,債券走牛,而當市場環境好的時候,貨幣便有所收緊,利率開始回升,債券開始走熊。

  最簡單的看法就是看國債,當國債收益率下跌時債券上漲,否則債券下跌,當上漲的時候便可以買入自己看好的債券基金了。

  因此此方法比較適合債券基金的買入。

(文章來源:財富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3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判斷基金的買入時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