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虹橋海外華商會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面向2025 海外華商擁抱“虹橋機遇”
近日,備受各界關注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覆,作為進博會的承載地和主陣地,虹橋商務區被賦予了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能力的使命。業內人士稱之為“中國對外開放2.0版”的縮影。中國持續打開開放的大門,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説意味着什麼?他們又將如何抓住“虹橋機遇”,在錯綜複雜的“雙循環”背景下開新局、育新機?
以僑為“橋”促合作
“一直以來,華僑華人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支重要力量,與祖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繫。如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聯通中外貿易、提升自身發展、促進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新機遇。”巴西亞馬遜華商協會名譽會長楊建忠既振奮又期待。
楊建忠常年往返於上海和巴西,從事南美木材開發與貿易,還身兼民間商會組織的負責人。作為廣大華商的一分子,他表示,將全身心投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建設,發揮海外華僑華人應有的作用,為提升上海的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聯通全球貿易、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貢獻“橋樑紐帶”的獨特力量。“接下來,我們將組織住在國的更多、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將它們引入中國市場,一方面,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希望為住在國企業和商貿機構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對虹橋商務區聯通國際能力、打通全球貿易及投資服務網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對外服務海外華僑華人發展,對內服務進博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服務祖(籍)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服務平台,虹橋海外華商會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簡稱“虹橋華商貿促中心”)自去年7月揭幕以來,吸引了大量海外華商會的目光,積極要求入駐,抱團取暖,做實華商會國際網絡。
作為發起人和參與者之一,英國上海商會會長高翔向我們介紹了海外華商如何通過貿促中心的平台機制,感受到切實利好。
高翔透露,今年,中心將重點圍繞“七寶國際會客廳”“中歐技術中心”“中歐青少年足球交流基地”三大平台,推動國際貿易落地、技術人才交流和文化體育交流。通過這些平台,從融入和回饋住在國的視角看,海外華人華僑也是在服務住在國與中國的經貿往來,為推動住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以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七寶國際會客廳”為例,隨着更多海外華商的參與,在真實的落地場景中,海外商品得以通過七寶老街的展示窗口觸及消費者,會客廳不僅能為古鎮自古以來的商賈文化賦予新的內涵,也將成為海外企業打通國內銷售渠道、培育產品市場的“試驗田”。
貿促中心的使命並不僅僅是貿易對接,海外華商可以發揮聯通中外的天然優勢,讓平台成為產品和人才的“蓄水池”。高翔表示,通過華僑華人和華商會的國際資源,依託中心打造的合作交流平台,便能夠打通國內國外雙向通道,一方面吸引海外人才迴流,成為華僑華人回國創業和海外中小企業進入中國發展的“孵化器”;另一方面,國內的優秀人才也能有更大機會走向世界舞台。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中,推動上海強化“四大功能”和高質量發展,進而輻射長三角,走向全國。
開放平台謀發展
高翔坦言,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海外華商需要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開闢生存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在貿促中心的平台作用下,海外企業不再“守株待兔”,而是主動作為,將產品引進和推向中國市場,在與國內的往來互動中,找尋新的發展機遇。
“將全球華僑華人凝聚在一起,進行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最終形成人流、信息流、商流的‘三流合一’,真正幫助海外華僑華人實現自身發展,是虹橋華商貿促中心的功能定位。”中心副秘書長及行政負責人高小美總結道。目前,中心整合的華商資源已涉及英國、肯尼亞、北歐、智利、新西蘭、南非、巴西、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2月初,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來到中心調研,詳細瞭解了各國華商會搭建平台、對接項目、引進企業和促進中外人文交流的做法與設想。面對肯定和期望,海外華商對未來更有信心,將促進更多優秀企業、優質產品、優良服務和先進技術“引進來”“走出去”,為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上海虹橋將基本建成國際開放樞紐。在這樣的五年目標下,貿促中心也有清晰的行動計劃。高小美説,“下一步,中心將開發線上平台,打造服務海外華僑華人的‘一網通辦’,讓更多海外華僑華人突破現有的物理空間的限制,加入到平台中,共同參與,對接國內資源,共享國內信息,形成一個真正遍佈全球的華人商協會國際網絡。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疫情下,希望能為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