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薩克斯坦因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多地民眾集會抗議和騷亂,當地時間1月5日,該國總統託卡耶夫主持召開社會經濟形勢會議,取消天然氣價格改革,通過多項穩定物價的措施。
新冠疫情暴發至今已有兩年,嚴重衝擊了全球正常的秩序。在經濟方面,疫情防控導致大量工廠停止生產,交通、物流、旅遊等服務業遭受打擊,一些國家經濟陷入衰退。由於美聯儲實施了無限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能源、糧食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形成全球通脹壓力。經濟衰退與通脹結合在一些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容易引發社會騷亂與政治動盪。
根據統計,2021年兑美元跌幅最大的10種貨幣按排名包括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智利比索、哥倫比亞比索、泰國泰銖、韓國韓元、羅馬尼亞列伊、秘魯索爾、匈牙利福林和波蘭茲羅提。這些國家涉及亞洲、南美以及歐洲等,其中土耳其里拉已下跌 44.88%,通脹率高達20%以上,房價大幅上漲,阿根廷比索下跌 17.85%。貨幣貶值會引發大通脹,而通脹會加速貨幣貶值。
全球通脹首先是由濫發美元引起的,提供過剩流動性湧入商品市場炒高糧食、能源等價格,同時大量美元流向發展中國家,美元進出會引起一些國家幣值不穩定。從面臨通脹的國家看,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該經濟體在增長方面主要依靠國際市場。比如土耳其能源與工業原材料依賴進口,對旅遊業依賴的斯里蘭卡外匯儲備大幅減少,面臨主權債務違約風險,且該國通脹率達到創紀錄的11.1%。
能源與糧食價格上漲是引發通脹的主要原因,他們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對全球窮人構成嚴重打擊。巴西去年遭遇近百年來最嚴重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困難、電價高漲,阿根廷的天然氣費和電費價格也大幅上漲,土耳其90%的能源依賴進口。正因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最近幾天,印尼暫停了煤炭出口,烏茲別克斯坦宣佈暫停天然氣出口,優先滿足本國需求,以抵禦通脹。
某些國家通脹引發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財政補貼能力減弱。持續兩年的疫情期間,經濟衰退讓各國財政收入鋭減,同時,疫情期間又要大幅增加疫情防控與其他財政補貼支出,從而導致很多國家財政能力大幅削弱。比如作為能源生產大國的哈薩克斯坦試圖取消液化天然氣補貼導致價格上漲,引起騷亂。埃及作為糧食進口國,糧食價格上漲以及財政能力降低,使得該國近日想要取消幾十年以來形成的食物補貼制度。烏克蘭政府為了換取外匯,大量出口農產品導致本國糧食價格大漲。斯里蘭卡為了避免社會動盪,日前授權軍方確保大米和糖在內的基本物品以政府設定的價格出售。此外,就如美國一樣,巴西“撒錢式”財政政策導致貨幣貶值,加劇通脹。
中國能源、大豆等也依賴進口,但在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就積極部署增加糧食與能源進口,並要求從安全的高度保障初級產品供給。除煤炭與電力曾出現短暫上漲和短缺外,全年物價保持基本穩定。此外,中國還避免了地產價格大幅上漲,全年人民幣升值2.3%。可以説,在恢復經濟增長以及防範風險方面,尤其是避免了大通脹和貨幣貶值,中國比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做得都好。
2022年,美國激進的貨幣政策將確定性收縮,以應對罕見的通脹形勢,這場持續的物價上漲導致拜登政府支持率大幅下跌,並惡化了美國的社會不平等。與過去一年主要由能源、糧食等價格上漲引發通脹不同,2022年發展中國家可能面臨美元加息的外溢效應:美元迴流導致各國貨幣貶值並面臨流動性危機,進一步加劇通脹與金融、債務與貨幣風險。
對於中國而言,也要警惕和防範人民幣貶值風險,繼續加強能源、糧食等安全保障,做好出口可能放緩的政策準備,積極擴大內需。同時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與政治風險做好評估和防範,尤其要確保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