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財經原創
快遞這個行當,典型的重資本重人力大投入,前期鋪設網點脈絡是很費勁的,但一旦進入賺錢的正向循環週期,業務那也是相當穩定的。
但申通在2021的業績預告裏交出了令一部分投資者直呼“匪夷所思”的答卷。
預告中,申通稱全年業務增長12—33%,營收創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歸母淨利潤卻高達8.4億到9.5億。而申通2017年至2020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3.86億元,17.21億元,13.43億元,-3098萬元。
是由於行業形勢不好嗎?並非如此。順豐的業績預告中顯示,淨利42到44億元。圓通則預計淨利潤20億到22億元。
同行利潤增速確實有增有減,但唯獨申通是接近10億的負值。
申通在預告中對於業績承壓做了解釋:
原因之一,歸結為市場競爭激烈:2021 年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 767.7 億件,同比增長 36.7%;單件快遞收入為 9.68 元,同比下降 11%,價格競爭較為激烈。公 司為維持快遞網絡的健康發展,增強加盟網點的客户拓展和服務能力,在此期間公司適當調整了市場政策的扶持力度,導致公司單票快遞收入下降,因此對全年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原因之二,是場地和項目等內部因素:2021 年前三季度,由於受場地搬遷、項目竣工延期等因素影響,整體單量吞吐規模受限,導致公司運營成本較高,產能利用率較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業績表現。
原因之三,是融資費用增高侵蝕利潤:公司結合自身經營情況,適當加大了融資力度,新增銀行借款導致財務費用有所增長。
申通還稱,導致鉅虧的最重要原因是資產減值因素,其中固定資產處置及減值約7600萬元,收購類轉運中心等資產商譽減值準備約7億元,兩項合計就高達7.76億元。
申通上市之後,一直保持着快速擴張的步伐,目前(去年三季度)報表上商譽為15.06億元。而根據本次的預虧公告,僅商譽減值就接近7億元。
將商譽減值視為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必然付出的代價,投資者們對此保持了充分的理解。申通的業績預虧公告出爐後,儘管中誠信這樣的評級機構都給予了關注,但申通的股價僅是微跌。甚至有投資者發帖稱:
在此也需要説明一下,申通在成長過程中的收購,不僅對外,還要“對內”。
通達系最早都是以加盟的方式運營,這可能也是唯一能彌補快遞這一行業“重資產”的辦法。加盟可以將重變輕,有利於企業前期擴張。
而在上市之後,加盟模式的弱點就越發凸顯,快遞行業逐漸進化到拼服務的地步,但加盟模式最大的弱點就是服務質量難以把控,所以包括申通在內的快遞巨頭無不在體量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對內”收購,也就是收購自家的加盟商。
在各種諮詢公司對於快遞公司評估的模板上,直營化率都是重中之重。2018年5月,申通董事長陳德軍自己也坦言,“核心城市的轉運中心直營化比率相對較低”是制約申通發展的兩大原因之一。
但截止目前,申通的直營化率在同行中仍屬較低水平。韻達已經實現了100%直營,順豐多年前就實現了100%直營,圓通則擁有自營轉運中心75個,但目前申通只有48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直營佔比僅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