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費股股價一騎絕塵,海天味業(603288)市值一度接近7000億元,被稱為“醬油茅”。但在8月30日海天味業披露半年報之時,投資者卻沒有等來期待中的好消息,公司二季度的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這也是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首次出現單季度業績下降。
隨着業績下降的負面消息傳來,投資者開始“用腳投票”。8月31日,海天味業股價跌破100元,當天收盤價為94.98元/股,當日市值蒸發超過444億元,平均到16.29萬股東身上每人虧掉了27萬元。
首現上市單季虧損
多年業績增速均為兩位數的海天味業,在今年上半年卻似乎碰到了增長的天花板。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23.32億元,同比增長6.36%;實現歸母淨利潤33.53億元,同比增長3.07%。分季度看,二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9.39%和14.68%,這也是海天味業首次出現單季度業績下滑的情況。
過去幾年,穩定的業績預期和剛需消費讓海天味業備受資本青睞,股價和市值也一路攀升。在今年年初鼎盛時, 海天味業市值曾超過7000億元。截至8月31日,海天味業市值仍高達4001億元,市盈率為61.53倍,普遍高於同行業公司水平。
海天味業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報告期內上游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導致行業利潤受到擠壓。大豆和麪粉等上游農產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直接影響了毛利率的高低。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毛利率為39.31%,較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了2.86個百分點。
面對成本上漲,海天味業並不急着將其轉嫁至消費端,在業績説明會上高調宣佈短期內無提價計劃。公司稱因為疫情的影響,餐飲等行業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國家都在採取多種刺激政策來幫助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等的發展,所以不具備提價條件。
作為醬油行業“老大”的海天味業按兵不動,“老二”中炬高新卻坐不住了,率先打響漲價第一槍。據報道,今年5月,中炬高新對旗下部分餐飲大包裝產品調整供貨價格,提價幅度在1%-5%不等。
營收增速並不明顯
據瞭解,海天味業的收入主要來自醬油、蠔油和調味醬三大類,其中醬油是公司的核心品類,上半年收入佔比為57%,同期三類產品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5.84%、6.62%、6.96%。
今年以來,觸及增長天花板的並不止海天味業一家,調味品乃至整個食品行業的業績表現均不樂觀。今年上半年,與海天味業並稱“醬油三兄弟”的千禾味業、中炬高新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58.09%和38.5%,股價跌幅均在50%左右。
在以醬油為核心產品的同時,海天味業也在抓緊佈局醋業賽道。根據6月公告,海天味業和2家子公司擬在宿遷、成都、武漢、廣東等地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金額為1.9億元;8月其再次公告稱,子公司海天醋業集團有限公司擬在浙江省嘉興市投入3.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
此外,在零售終端環節,海天味業也“試水”了較多的新產品,例如火鍋底料、裸醬油、快捷複合調味品等,如大力度宣傳“火鍋@ME”火鍋底料,並低調推出了“地理印記”系列大米新品。
除了開發新品,海天味業也通過壯大經銷商隊伍來鞏固渠道優勢。然而,近年來其經銷模式營收增速卻並不明顯。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海天味業的經銷商數量分別為4807家、5806家和7051家,同期公司經銷模式下的收入分別為163.07億元、187.62億元和216.31億元,即單個經銷商平均貢獻營收分別為339萬元、323萬元和307萬元,呈逐年下降態勢。
記者手記
增長乏力背後存品牌危機
今年上半年,曾經的“醬油三巨頭”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和千禾味業業績幾乎都遇上了天花板,市值也回撤了至少50%。而在此前幾年,調味品賽道卻被人普遍看好,接連創下市值奇蹟,如海天味業巔峯時市值已接近7000億元。
作為“醬油茅”,海天味業與當前其他A股核心資產的走低具有共同的邏輯。當前上游原材料漲價、流動性偏緊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宏觀背景,加之低估值且具有業績優勢的新能源等行業的崛起,使得核心資產不再成為資本競逐的對象。對於海天味業,原材料成本的上漲無疑是業績承壓的重要原因。
而身處調味品行業,海天味業的業績下滑和股價暴跌又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仍要回歸到其此前被看好的邏輯上去分析。海天味業之所以受到資本熱捧,在於投資者對其未來量價齊升的良好預期,從經濟原理上看,量價齊升往往意味着需求端佔據主導。
對於海天味業,其佔領投資者心智的撒手鐧就是渠道優勢。這次海天味業業績下滑,實際上是原有渠道受阻和失效的問題。不難看出,受疫情反覆影響,家庭消費端增加較多,餐飲佔比有所下降;零售端傳統渠道則受社區團購等衝擊。
社區團購對於海天味業傳統渠道造成的危機,或許會進一步蔓延到品牌上。從傳統商超渠道來看,由於新型中小品牌的進入需要支付大額條碼費,頭部品牌因此穩穩地佔住了大部分的貨架。而社區團購顯然沒有這麼高的進入門檻,容易成為中小品牌搶佔市場的突破口。同時,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得到改變,部分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可能會轉向部分採取低價戰略的品牌上。
由此看來,海天味業財報上兩位數增長的打破,投射到現實中可能是原有渠道和商業模式正在經歷的危機。在原材料成本上漲導致的業績承壓下,這種矛盾則進一步被激化。從長遠看來,公眾所預期的漲價行為並非是海天味業的護身符,而要從生產到銷售端對產業鏈進行創新和重構,以適應不同銷售模式的更迭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