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能源廣角】10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意味着什麼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清潔電力時代正加速到來。據行業統計,截至2021年10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比重達43.5%。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均持續保持世界第一。人們不禁要問:為何裝機創歷史新高我國還會缺電?

  回答問題前,先要弄明白10億千瓦裝機是什麼概念。跟國內比,世界最大水電站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10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相當於新建45座三峽電站。跟國外比,以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為例,其所有煤電、氣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加起來不足12億千瓦,我國僅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就接近美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單純從裝機數字來看,這個世界第一名副其實。

  這個第一背後還隱藏着更多內容。10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意味着,我國保障能源安全更有底氣。今年以來,電、煤、油、氣市場波動頻頻,不少人真實感受到能源短缺的威脅。對我國而言,能源安全矛盾突出體現在油氣安全上,202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至73%和43%。而我國每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潛力要遠高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當前已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量的十分之一,潛力巨大,且沒有對外依存問題。

  隨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我國將逐步擺脱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據研究機構測算,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將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安全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體系,將實現能源本質安全。

  10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意味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更有底氣。霧霾少了、天更藍了,這是老百姓近年來的真切感受,這方面可再生能源功不可沒。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氣體,是天然的綠色能源。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達到6.8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替代煤炭近10億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約達17.9億噸、86.4萬噸與79.8萬噸,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

  10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意味着中國將引領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規模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堅力量,有力促進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技術快速進步、成本大幅下降,加速了全球能源綠色轉型進程。

  既然裝機屢創新高,“拉閘限電”為何還會上演?事實上,很多人對能源轉型速度的認識仍存在誤區,對能源轉型的量化通常僅根據新增裝機容量規模,忽略了可再生能源的實際產出。由於發電可利用小時數遠低於燃煤機組經濟運行小時數,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比儘管超過40%,但是發電量佔比不足總髮電量的30%。尤其是裝機增速更快的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佔比接近25%,但發電量佔比不足10%。再加上光照、來風、來水等情況還要“靠天吃飯”,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導致其目前在能源體系中尚難擔當中流砥柱。未來,隨着智能電網、大規模儲能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將不再“聽天由命”。

  為實現“雙碳”目標,達成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下一步我國還要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積極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健全完善有利於全社會共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從補充能源向主體能源轉變,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堅強保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