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11月份第六輪國家醫保談判以及第六批醫藥國採浩浩湯湯地落下帷幕,醫藥市場似乎安靜了不少。
想起來在之前我分析到的兩家醫藥自分析完到現在,司太立股價累計上漲了42%,健民集團股價累計上漲了43%,大家可都是從“坑”裏爬出來的。
(截取自飛鯨投研2021年9月9日發佈的《剛上市的皓元醫藥,帶給CMO企業什麼啓示?》)
(截取自飛鯨投研9月28日發佈的《業績反轉,卻面臨集採,挖掘健民集團風險背後的機遇》。)
事已至此,我也沒有證券賬號,就不懊悔自己沒有投資了,而且二者都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錯殺,後期怎麼走還要看公司自己的造化,本來説它們護城河很寬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第六批國採“斬刀”下的胰島素生產企業,它們還能不能從坑裏爬出來?
一、第六批胰島素國採情況如何?
截至目前,國家藥品集採已經開展了六批了,距離2019年“4+7”試點地區第一批集採落地執行,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多,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包括集採範圍擴展到了全國,並推動了省地方集採的常態化;
集採範圍由化學制藥擴展到醫用耗材又到了現在的生物藥(胰島素),未來集採範圍還將持續擴容;
據前五批集採結果彙總,藥品集採覆蓋218個品種,平均降價54%,節約費用超過兩千億元,其背後反映的患者負擔得到了降低。
但,話鋒一轉,醫藥企業或者醫藥流通行業確實遭遇了不小的挑戰,一款藥品的利潤被至少壓縮了一半,結果可想而知,被集採影響大的企業,少説業績、股價均得腰斬,未來的成長性也不得而知。
但需要聲明的是,醫藥集採品種大多數是屬於生產企業超過3家,競爭市場非常充分的市場,之前醫藥企業銷售收入可能僅僅是比拼“讓利空間”或者藥代的“能力”,現在通過集採,確定採購量的方式,實際對於醫藥市場良性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所以第六批醫藥集採的結果雖然也是慘不忍睹,但也在預期之內;最高降幅達到了70%,六組產品涉及到11家內外資企業的81個品種,胰島素百億市場得到了重新洗牌。
具體看國產品牌,甘李藥業高順位中標,以及通化東寶全線B類中標,在這裏解釋一下“高順位”和“B類”的意思,即同採購組中,中選產品會按照排名準則確定A類、B類和C類,排名越靠前的產品獲得的基礎採購量佔首年採購需求量的比例越高;
其中,A類產品比例在85%~100%之間,B類產品比例為80%,C類產品為50%,C類產品還會被調出分配量。
顯然,甘李藥業為了取得高順位付出了不小代價,通化東寶次之。
二、甘李藥業、通化東寶未來業績怎麼看?
銷售價格和銷售量是兩個影響企業收入和利潤的直接因素,通過分析二者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推算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當前的業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降價幅度:甘李超過60%,通寶約為40%
首先,從降價幅度來看,或許是因為三代胰島素價格之前普遍偏貴(超過100元),甘李藥業此次整體降價幅度可能會超過60%,要高於通化東寶整體降價幅度,通化東寶降價幅度可能在40%左右(均按之前中標價標準計算)。
這也就造成了下面這種的結果,每賣出一支胰島素,甘李藥業的收入會比之前下降60%多,通化東寶會比之前下降40%多。
2、銷售量尚有增長空間
接下來從採購需求量來看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的銷售情況。
甘精胰島素作為此次集採涉及到的最大單一品種,甘李的甘精胰島素首年採購需求量達到了約1277萬支,佔比達到41.12%,其餘5款三代產品報量佔比達到了13.44%,總報量也達到了1660萬支;
通化東寶的主要銷售則集中在二代胰島素,二代產品共有8款產品獲得報量,總報量為3139.4萬支,佔二代產品35%,三代產品中有1款產品即甘精胰島素獲得報量,約為210萬支,佔比為3.89%。
如果單按照這個“採購銷量”與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之前的銷量對比,情況確實不太好,尤其是通化東寶,銷量幾乎減少了一半。
(2020年,甘李藥業產品銷量合計為2984.65萬支;通化東寶銷量合計為6069.41萬支。)
但如果結合胰島素本身的市場需求和以為藥品集採實際採購量來看,二者銷量可能還會有一倍的市場空間(樂觀的話)。
3、誰的情況更好?
綜合前面推測來看,飛鯨投研認為甘李藥業確實有可能實現以價換量。
如果按價格下降60%,銷售量增長2倍來算,甘李藥業的業績下降幅度便有可能減少到20%;而通化東寶按價格下降40%,採購銷售量增長2倍可能使企業總銷量較之前(以2020年為標準)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通化東寶的業績降幅則會大於甘李藥業的20%。
此外,上面的分析主要是基於收入考慮,如果反映在利潤端,則基礎降幅可能還要高一點;
但同時集採之前,二者為了促進產品銷售每年都會花費大量的銷售推廣費用,現在集採導致市場格局穩定之後,銷售費用是不是也會下降呢?
當然,銷售費用增長如果能再推動企業的院外市場開拓也是好的。
最後,再考慮一下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的成長性,2020年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的研發費用分別達到了4.2億元和1.07億元,看來糖尿病市場的發展沒那麼簡單,未來國產替代值得期待?
三、總結一下
分析了那麼多,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懂,如果説結論的話,就是對於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來説,集採預期並沒有那麼悲觀,大多數人看到的確實是集採大幅降價的“斬刀”,但不同的醫藥市場發展本身就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對於業務單一的胰島素生產企業甘李和東寶來説,它們受政策擾動可能更為可控,而且展望未來,飛鯨投研認為它們仍然有發展空間。
飛鯨投研: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