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知聲三年半積虧7.91億元,產品不盡如人意毛利率極低

被前員工、合夥人爆料管理混亂,三年半內累積虧損7.91億元,鉅額的研發投入卻換來產品“折戟沙場”,甚至當前連如何商業化落地都尚在摸索中,這樣的一家企業欲赴科創板“吸金”能否成功?

一、CEO黃偉“惹事”不斷,股權糾紛持續至今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6月,是一家為企業和用户提供智能語音技術和綜合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該公司最初成立時,股東為梁家恩和康恆,兩人為盛大創新院的同事。

隨後,盛大創新院的前同事黃偉加入,便接任了CEO一職,並通過間接持股方式持有高於梁家恩與康恆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黃偉相較於梁家恩、康恆來説,是後加入雲知聲的,但加入後便掌握了該公司的控制權,同時還出任CEO一職,若不是黃偉確有能力,梁家恩、康恆願意為此犧牲,便是事有蹊蹺。

據相關媒體消息,2012年,黃偉於盛大創新院離職後與梁家恩等人聯合創辦了雲知聲,但由於競業協議的關係一直處在幕後操盤。不過,這一説法被雲知聲官方否認了。

回溯雲知聲的過往,可謂“麻煩不斷”,而該麻煩主要來源於其管理層。首先,是與合夥人CMO陸勇毅因為股權發生糾紛,其次,又在公眾媒體上與思必馳CMO龍夢竹開啓了轟轟烈烈的“罵戰”。

管理層過往事蹟“吸睛無數”,一時間在行業內被傳得沸沸揚揚。

此處,值得留意的是,至今雲知聲與陸勇毅之間的糾紛未能解決。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陸勇毅將雲知聲起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請求股東資格,一審確認了陸勇毅的股東資格後,雲知聲不滿提起了上訴,後該案經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程序,又駁回了陸勇毅股東資格確認的訴訟請求。

但在2020年6月,楊雪(陸勇毅的配偶)又因上述事項將黃偉、雲思尚義、雲思尚德起訴至濱海法院,濱海法院基於無事實及法律依據,遂駁回了楊雪的請求。但2020年8月末,楊雪再次向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截至目前,尚未判決。

除此之外,雲知聲的內部管理問題不時被爆出,並不像其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的一樣權責劃分清晰、部門溝通流暢、內部控制完善、管理層穩定。據媒體報道,繼與陸勇毅不歡而散後,趙億陽也隨即出走,高層變動頻繁。老員工更是在社交媒體上怒斥公司管理的種種亂象。

招股書顯示,2020上半年,該公司的管理人員數量相較於2019年已減少了6人。

二、產品不盡如人意,“強敵”內外環伺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雲知聲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114.97萬元、19640.83萬元、21873.46萬元,每年均有所增長。

但值得留意的是,雲知聲的收入結構呈現出極不穩定的狀態。經分析,雲知聲的收入來源主要為智能語音交互產品,這是其核心業務。

但該業務銷售收入如“過山車”般極為不穩定。2017-2019年,其智能語音交互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5926.07萬元、15559.46萬元、13685.06萬元。2020年1- 6月,銷售額甚至降至2383.73萬元。

雲知聲稱,2018年增長主要系智能語音技術在家電、智能音箱、兒童陪伴機器人等產品上應用逐步成熟,下游廠商加大了對智能語音模組的採購量;而2019年下滑,是百度、小米進入了市場,通過價格戰、補貼等形式將公司下游客户擠出了市場,從而導致本公司智能音箱和兒童陪伴機器人在價格和銷售上均大幅降低。而2020年1- 6月進一步下滑,主要系下游客户受疫情影響,大幅消減了從本公司新購家電類智能語音模組的數量。

不過,百度、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採用價格戰、補貼等形式進入了該領域的同時雲知聲也降低了自身的價格,不一樣的是雲知聲的智能語音模組出貨量幾乎被“橫掃”。

資料顯示,2018年,智能語音模組出貨量為209.9萬片,2019年為173.78萬片,下滑17.21%;至2020年上半年其出貨量僅為23.92萬片,不及2019年全年的八分之一,可見出貨量萎縮極其嚴重,而該模組單價更是“慘烈”,2017年為78.59元/片,2020年以來僅16.86元/片。

這或能從側面反映出兩個事實。第一,雲知聲的核心產品——智能語音交互產品本身的技術門檻並不高,易被潛在競爭者逆襲,難以形成技術優勢;第二,雲知聲合作的客户對其產品並不具依賴性,但云知聲極其依賴下游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雲知聲2019年8月曾對外發布了自身開發的聰聰AI陪伴教育機器人,售價1980元,由洛可可設計,但最終以銷量慘淡收場,不到1年,消費者已難在相關銷售平台看見“聰聰”的銷售信息了。

另外,據瞭解,雲知聲為提升業績,通過低價出售語音交互方案給眾多兒童機器人硬件廠商,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還因為方案不成熟等原因造成消費者投訴不斷,產品大量積壓,相關廠商叫苦連天。這是否也是雲知聲智能語音模組銷量“腰斬”的原因?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行業經過幾年發展,技術已大同小異,行業競爭加劇。雲知聲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國內諸如百度、小米、科大訊飛等強敵,對外更要直面國際巨頭谷歌、亞馬遜等,加之核心業務已不明朗,可謂是強敵內外“環伺”,四面楚歌。

三、研發投入高昂,毛利率卻極低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雲知聲在研發上的投入分別為5714.28萬元、8886.53萬元、14239.07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高達163.55%、77.62%、117.78%。而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均值分別為10.96%、10.63%、11.66%。

可見,雲知聲在研發上的投入程度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這種投入,似乎並未給其帶來相應的回報。2017-2019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1.41%、24.97%、26.28%;但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48.13%、47.58%、48.84%。

雲知聲三年半積虧7.91億元,產品不盡如人意毛利率極低

由上可知,雲知聲以近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10倍的研發費用率投入,卻僅帶來不及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的一半。若以研發投入與毛利率的比值衡量研發質量的話,雲知聲質量低得令人吃驚。

雲知聲三年半積虧7.91億元,產品不盡如人意毛利率極低

另值得一提的是,雲知聲沒有較高盈利能力的“命”,但管理團隊卻有要拿高薪的“病”。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雲知聲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103.46%、43.61%、32.58%;而可比公司的管理費用率均值僅分別為9.56%、9.04%、8.37%。

雲知聲管理費用率遠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2017年,甚至高出可比公司均值近95個百分點。而管理費用主要包括股份支付及管理人員薪酬,兩者合計年均佔管理費用60%以上。

雲知聲三年半積虧7.91億元,產品不盡如人意毛利率極低

新興技術行業需要研發投入,但云知聲成立至今已8年有餘,重金砸向研發卻遲遲未果,不僅如此,雲知聲還在商業落地上探路,這就讓人不得不對該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續經營能力打上問號了。

畢竟,沒有人願意為一個虛無的夢想買單,屆時竹籃打水一場空,誰又可以繼續負擔雲知聲高額的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更重要的是,誰來為中小股東的損失買單?

(文/楊治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6 字。

轉載請註明: 雲知聲三年半積虧7.91億元,產品不盡如人意毛利率極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