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和地產這兩大板塊,是A股市值排名非常靠前的兩個板塊。但這倆不僅沒趕上2020年全年的牛市,連2021年的開門紅也不見他倆。
2021年的前2個交易日,銀行、地產股集體弱勢,其中銀行指數大跌近3%,房地產指數跌幅亦超2.5%,具體到個股走勢,跌幅則更加明顯,成都銀行大跌11.7%,興業銀行大跌9.6%。
數據顯示,銀行指數去年全年下跌超3%,而近2個交易日內,A股銀行板塊再度下挫,總市值累計蒸發超2000億元。
發生了什麼?
從消息面上看,2020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
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同時對佔比超標的銀行設置2年或4年調整過渡期。
而近日持續下跌的銀行股,大部分正是涉房貸款超標的銀行。
數據顯示,目前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超標明顯的主要有建設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廈門銀行。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新增房地產貸款增速將會大幅受限,房企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直接限制了銀行、地產未來業績規模的增長。
銀行地產板塊利空頻現
銀行地產保險一度被部分投資者稱為A股市場的“三傻”,主要在於其優秀的業績、較低的估值但股價長期橫盤滯漲甚至不斷新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新能源產業,銀行地產板塊確實不受到政策待見,反而利空不斷。
除了近期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外,去年初的金融業萬億讓利實體讓銀行板塊蟄伏許久。
地產板塊的利空更是一個接一個,除了房住不炒利劍高懸外,房地產三條紅線政策更被部分分析人士點評為線線要命。
在此情況下,房地產指數去年跌超10%,位居申萬一級行業跌幅榜首位,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説,告別粗放式增長,利空政策也會讓優秀的公司攻佔更多的市場、提升自身的估值。
有分析人士評論道,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銀行板塊依然有個股獲得超額收益,地產板塊同樣有抗跌個股存在。
銀行股或被低估
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出台是對此前房地產相關監管導向的制度化,對行業基本面實質性影響有限,大跌更多是情緒層面的反映。
專家表示銀行板塊受嚴控房貸比例影響,出現慣性試探低點走勢,為二級市場資金方過度解讀使然。
從管理口徑看,管理層是給了足夠的時間讓超比例的相關銀行進行主動性調整的,作為營收相對穩定的銀行股來説,事件性利空擾動隻影響小週期股價的波動和運行,不會改變中長期向好趨勢方向。
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水平處於歷史6%分位,具備安全邊際,持倉比例歷史新低,悲觀預期充分反應,隨着國內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經濟改善預期逐步強化,對於行業的悲觀預期修復會推動板塊估值的抬升。
21 年經濟改善與貨幣政策收斂組合下,有利於銀行股獲取超額收益。個股方面,可以關注以下幾個:
一是以招行、興業為代表的前期受盈利預期壓制的優質股份行;二是精細化經營能力強的區域性銀行如寧波、常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