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險企2022年年報看,佈局康養產業已經成為共識。4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養老”“健康”正在成為上市險企年報中出現的高頻詞。
當前,各家險企圍繞康養產業佈局的熱情持續升温,不斷佈局養老、醫療、大健康等產業,構建康養產業鏈、加碼醫康養生態圈。與此同時,通過多層次佈局, 康養產業和壽險主業逐漸形成協同效應,為保險業務發展提供支點。
康養產業成佈局重點
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保障需求提升以及政策推動下,頭部上市險企陸續開始佈局養老金融服務市場,“養老”“健康”正在成為上市險企年報中出現的高頻詞。
在產品服務體系方面,目前多家上市險企對打造康養產業鏈已有大量投入,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國平安在年報中表示,公司依託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推出“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的養老服務方式,幫助更多老年人享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國平安的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32個城市,服務項目超500項。
中國人壽也表示,在大健康大養老業務方面,2022年,公司通過出資設立的國壽大養老基金加速整合中國人壽集團內部康養資源,持續推進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區域的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項目的佈局。
據新華保險透露,其控股子公司新華養老保險累計中標16個省份、19個職業年金組合,樂享、頤享、尊享三大養老社區產品線全面落地。
為何上市險企不約而同佈局康養生態,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表示,首先,源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需求旺盛;其次,也源於中國對於養老服務業的支持政策頻出,激勵相關行業以及保險公司不斷投資於養老產業;最後,隨着經濟發展及養老需求的提升,保險公司的養老保險業務的資產端也需要相匹配的長期資產與之相配,康養生態剛好與之相符。
提供多層次服務供給,助力保險主業發展
上市險企圍繞客户的大健康、大養老需求,佈局“保險+養老”產品的多層次服務供給同樣值得關注。
多家險企高管在年報業績發佈會上分享了全面佈局“保險+養老”領域的戰略部署。比如,新華保險擬任總裁張泓介紹,到現在,新華保險初步形成了康養綜合社區+照護醫養社區+休閒旅居社區+健康管理的康養產業體系,打造了優客+的健康增值服務體系。
中國太保副總裁馬欣表示,目前大健康佈局正從有藍圖邁向見成效階段。未來要在“太保家園”“太保藍本”“太醫管家”“源申康復”等服務品牌基礎上,豐富健康服務產業鏈佈局。
上市險企在養老產業上的佈局,對自身保險業務發展也帶來一定幫助,逐漸成為業務擴展的支點。以新華保險為例,僅在2022年,該公司累計簽署的養老社區資格函就有2625份,對應的應交保費45.35億元。2020-2021年間,新華保險累計簽署的資格函近6000份,對應的保費近百億元。
對於養老產業對保險主業的拉動作用,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在相關研報中提到,通過打通保險、體檢、康復、養老、藥品、醫院等產業鏈條,建立“健康管理+醫療服務+保險”的一站式健康生態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客户黏性,為保險業務增長賦能。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且如果養老社區經營良好,確實可以為保險公司獲得不少利潤。但是,也需要考慮到,保險公司經營康養生態仍面臨不少風險。
對此,楊澤雲提示,今年初,銀保監會下發了《關於規範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將規定保險公司開展保險對接養老社區業務的條件,表明保險公司開展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業務也面臨着不小的風險。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養老社區的硬件配套,如護理設施等可以快速獲取,但相應的專業人員卻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如專業護理人員、服務人員以及康復理療醫護人員等。”楊澤雲直言,只有通過養老社區成熟的管理、運營,使得養老社區運營盈利,才可持續長久經營。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