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首批9只以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以下簡稱“雙創50指數”)為跟蹤標的的中證科創創業50ETF(以下簡稱“雙創50ETF”)獲批,易方達、華夏、招商等9家公募飲得“頭啖湯”。但在運作將近一年後,首批9只產品的業績表現卻難言樂觀,成立至今的收益率均跌超30%。從上述產品跟蹤指數的表現來看,截至6月14日,雙創50指數近一年跌幅為32.26%;同期,創業板指、科創板指近一年也分別下跌22.74%、12.54%。雖然目前市場仍處於波動狀態,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相關板塊當前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分位水平,具有較強的性價比。
獲批滿週年
6月15日,首批9只雙創50ETF獲批正式滿一週年,對比獲批首發時的意氣風發,9只產品的最新規模卻呈現出明顯的分化。
回顧此前,在2021年5月18-19日,易方達、華夏、招商、南方、嘉實、華寶、國泰、富國、銀華共9家公募遞交的雙創50ETF申請材料先後被證監會接收,同年6月15日,首批9只產品於同一時間獲批。獲批僅一週後,9只雙創50ETF也宣佈同步發售。
首募情況方面,除華寶基金外,其餘8家基金公司均設置了募集上限。具體來看,招商、國泰、嘉實、南方的募集上限為30億元;而易方達、華夏、銀華、富國的募集上限則為35億元。因橫跨創業板、科創板兩大明星板塊,雙創50ETF從“出生”便備受關注,華夏雙創50ETF、南方雙創50ETF更在發售當天一日售罄。
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運作後,在首批雙創50ETF中,部分產品的最新規模較成立規模已有明顯上漲。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易方達雙創50ETF、華夏雙創50ETF、南方雙創50ETF、嘉實雙創50ETF等4只產品的最新規模分別為68.52億元、50.17億元、36.88億元、19.26億元,較成立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彼時,上述4只產品的成立規模則分別為30.05億元、30億元、30億元、15.82億元。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產品的最新規模較成立時大幅縮水。例如,銀華雙創50ETF、國泰雙創50ETF的最新規模不足10億元。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兩隻產品的最新規模分別為9.75億元、5.83億元,較成立規模分別減少2.61億元、1.49億元。
在百嘉基金董事、副總經理王羣航看來,基金產品的規模變化主要與相關基金的二級市場交易表現及基金公司的營銷能力相關。而在產品同質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購買在二級市場中流動性較好的產品。因此,就會形成一個循環,即流動性好的越來越好,流動性差的越來越差,也就導致了不同產品的規模分化。
收益率均跌超三成
在運作近一年後,除規模分化外,雙創50ETF的業績表現也難言樂觀。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首批9只雙創50ETF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均為負,且跌幅超30%。其中,除國泰雙創50ETF外,其餘8只產品的跌幅均在34%-35%。
王羣航認為,由於雙創50ETF是被動指數型產品,對於這類產品,更應關注的是其跟蹤誤差而非收益率。由於這類產品是嚴格跟蹤指數表現,只要跟蹤誤差在確定範圍裏(通常是2%),就説明這隻產品的管理總體上是合格的。“投資此類產品,非常需要投資者對於二級市場行情的走勢、相關主題與行業的表現等,有明確的研究、分析、抉擇。”王羣航提醒道。
從產品跟蹤指數來看,雙創50ETF均以雙創50指數為跟蹤指數,該指數是從科創板和創業板中選取市值較大的50只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上述市場中代表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據中證指數官網顯示,截至6月14日,雙創50指數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23.85%,近一年的收益率則為-32.26%。
從中證指數官網公佈的數據來看,截至6月14日,雙創50ETF的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寧德時代、邁瑞醫療、匯川技術、億緯鋰能、陽光電源、中芯國際、沃森生物、智飛生物、先導智能、天合光能。另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上述個股自2022年開年至今,整體呈下跌走勢。例如,截至6月14日,寧德時代的年內跌幅已達24.86%,同期,邁瑞醫療的年內跌幅也達21.02%。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提到,雙創50ETF出現下跌,也與市場環境有一定關係。由於近一年科創板、創業板走勢比較弱,市場賺錢效應與投資環境不明朗,導致市場投資回報預期下降。
板塊龍頭股回升在望
事實上,2022年開年至今,市場就處於波動不斷的狀態。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收盤,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02%、0.2%、0.07%,科創板指則下跌1.65%。若拉長時間至近一年來看,創業板指、科創板指則分別下跌22.74%、12.54%。
儘管當前創業板、科創板仍處於下跌狀態,但在業內人士來看,相關板塊當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分位水平,具有較強性價比。招商雙創50ETF基金經理蘇燕青表示,從盈利與估值來看,科創50指數的預期盈利增速較高且當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分位水平,具有相應的性價比。從後續的預期來看,目前科創50指數的Wind一致預期2022年、2023年歸母淨利潤增速約分別為40%、25%,從估值來看,當前市盈率(TTM)僅位於2020年以來的10%左右分位水平。整體上,當前科創板的盈利估值水平仍具有一定性價比。
南方基金也提到,總體來看,目前科創板的業績增速,相對仍處於底部的估值,具有較強性價比,更看好具備長期持續高成長能力,由業績高增驅動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受益於國產替代邏輯的高景氣度領域,如半導體、光伏、新能源汽車、軍工、互聯網等細分板塊,2022年下半年有望實現盈利增速改善。
事實上,在相關板塊未來可期的背景下,與雙創50ETF相關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為便利投資者,除前述9只雙創50ETF外,相關基金管理人也陸續發行雙創50ETF聯接基金。在首批雙創50ETF發行後,博時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天弘基金也陸續發行旗下雙創50ETF。截至6月14日,雙創50ETF的數量已增至12只。
展望後市,郭施亮認為,代表着市場高科技、新經濟領域的企業,未來長期發展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未來科創板需要提升賺錢效應、投資回報預期,還需要通過降低門檻,提升流動性等措施,實現估值迴歸。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示,“目前,經濟正在轉型,一些受益於經濟轉型的科創板、創業板的龍頭股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等市場回暖後,成長股的反彈彈性也可能較大,但從投資風險來看,中小盤成長股的投資風險是高於主板龍頭企業的。展望後市,可以重點關注一些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科技龍頭股,如新能源汽車、光伏等。”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