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甬矽電子”)素有“小長電”之稱,距離科創板只差臨門一腳。而長電科技(600584.SH)的一紙舉報信,成為了甬矽電子上市路上的最大“攔路虎”。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月14日,甬矽電子披露了一份160多頁的自查報告,這是首個在科創板公開披露舉報信自查報告的案例。在自查報告中,甬矽電子對長電科技所質疑的侵犯商業秘密、員工違反保密義務、使用長電科技員工信息等問題逐一進行了否認。

甬矽電子將於2月22日首發上會,長電科技的舉報會否對甬矽電子IPO形成致命一擊,甬矽電子的上百頁自查報告又能否力挽狂瀾説服上交所,相信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766名員工有過長電科技履歷

甬矽電子遭舉報不正當競爭

甬矽電子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和測試業務,下游客户主要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射頻前端芯片、AP類SoC芯片、觸控芯片、WiFi芯片、藍牙芯片等。

在集成電路封測領域,A股有長電科技、通富微電(002156.SZ)和華天科技(002185.SZ)三巨頭。其中長電科技算是國內封測行業龍頭級別的公司。根據Yole統計數據,長電科技在2019年全球前十大獨立封測企業中,收入排名第3。

而甬矽電子與長電科技之間,淵源頗深。

甬矽電子實控人為王順波,合計持有公司37.35%的股份。王順波在2011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間,曾任職於長電科技,擔任集成電路事業中心總經理等職務。王順波離開長電科技後辭職創業,又從前東家挖了不少人才到自己公司。

甬矽電子董事徐林華1998年6月至2017年11月任職於長電科技,曾擔任銷售總監等職務;甬矽電子董事兼副總經理徐玉鵬2011年8月至2018年6月任職於長電科技,曾擔任集成電路事業中心副總經理等職務。也就是説,甬矽電子4名非獨立董事中有3名曾在長電科技多年任職。

2018年6月底,甬矽電子投產前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專利發明人、研發人員共有47人,其中30人有長電科技的履歷。其他89名員工中有66人有長電科技的履歷。

隨着員工規模增加,甬矽電子的“長電味”才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5月15日, 甬矽電子2227名員工中有長電科技履歷的為766人,比例由2018年6月底的70.59%下降至34.4%。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根據甬矽電子第一輪問詢回覆內容,有部分甬矽電子員工,在尚未從長電科技離職的情況下,就已經通過代持的方式持有公司股份了。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挖人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加上王順波浸淫行業十幾年的豐富人脈和經驗,以及前兩年芯片行業的飛速發展,成立於2017年11月的甬矽電子,業績快速提升,成立不到4年便向科創板發起衝擊。

據招股書,甬矽電子2018年6月便實現了產品的穩定量產,該年營業務收入達到了3854.43萬元。2019年至2021年1-6月,甬矽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6億元、7.48億元和8.36億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三年收入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38.55%。報告期內,其淨利潤分別為-3904.73萬、-3960.39萬、2785.14萬元和1.08億,也是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書申報稿中,甬矽電子曾自稱“已經處於國內獨立封測廠商第一梯隊”,遭問詢後,甬矽電子刪去此處表述,在招股書上會稿中改為“正積極追趕國內獨立封測廠商第一梯隊”。

甬矽電子大客户也與長電科技關係密切。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甬矽電子第一大客户均為科創板IPO企業唯捷創芯,相關金額分別為9404.07萬元和9198.74萬元,佔甬矽電子佔當期收入比重的12.57%和11.00%。

而長電科技在唯捷創芯報告期內均為其第二大供應商,其中2021年上半年的金額高達3.2億元。也就是説,甬矽電子的大客户,其實也是長電科技的客户。

2021年11月,正值甬矽電子全力衝關科創板之際,長電科技向監管部門舉報,稱甬矽電子及部分高管採用不正當的競爭方式侵犯長電科技商業秘密,造成長電科技人才和技術流失。

在長電科技看來,甬矽電子明顯不符合一般半導體企業成長規律。甬矽電子僅成立4年,明顯應該處於集中研發投入、客户羣積累的初創期或成長期,但公司卻實現了超高盈利,因此,其極有可能依賴於不斷挖走的長電科技前員工所知悉的技術或客户資源。

同時,長電科技向甬矽電子發起了一系列法律行動。舉報信認為,長電科技對甬矽電子提起的訴訟將對其持續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甬矽電子不具備申請發行上市的條件。

披露上百頁自查報告

甬矽電子對舉報內容逐一否認

長電科技在舉報信中闡述的觀點主要有二:

其一,部分甬矽電子員工在長電科技任職期間即通過他人代持的方式持有甬矽電子的股份,違反長電科技的利益衝突政策和員工基本誠信和忠實義務的行為,長電科技已提起勞動仲裁和訴訟。

其二,甬矽電子僅有的38位專利發明人中多達32位原任職單位為長電科技,佔比84.21%。長電科技認為甬矽電子存在專利不穩定、源自長電科技擁有的專利或專有技術。針對甬矽電子獲授權的部分發明專利,長電科技向專利行政主管部門發起無效宣告請求。

對於長電科技舉報的信息,甬矽電子2月14日披露超過160頁的自查報告,從侵犯商業秘密、員工違反保密義務、使用長電科技員工信息、客户信息等經營秘密以及對公司上市和持續經營影響等方面逐一做了回覆。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就被舉報侵犯長電科技商業秘密事項,甬矽電子表示,自設立以來的主要產品及相關技術均系在公共知識的基礎上自主研發取得,產品演進和技術研發過程清晰可溯,不存在侵犯長電科技知識產權或技術秘密的情形。

甬矽電子稱,其擁有完整的產品、工藝、材料設計團隊,能自主進行全部量產封裝類型的產品電性能、封裝工藝和封裝結構設計。截止本回復出具日,其累計形成了超過7000份封裝產品設計圖紙,相關圖紙能充分證明產品的自主設計過程和技術演進過程。

就通過招徠長電科技離職人員運用長電科技的技術成果、商業秘密等進行使用並申請專利的情況,甬矽電子稱,創始團隊與核心團隊中的大部分人員在入職長電科技前已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技能、資源。

5人創始團隊中,張吉欽、吳春悦在加入甬矽電子前一家單位並不是長電科技;而王順波、徐玉鵬均在日月光、星科金朋等知名封測企業從業多年,成長為先進封裝領域高端人才,於2011年被引進長電科技工作。因此,創始團隊在入職長電科技前已建立了先進封裝的知識體系、行業認知,並積累了一定的產業資源,具備從零開始搭建中高端封測生產線的能力。

此外,來自長電科技的766人,甬矽電子認為,其中大部分職級較低且以生產相關崗位人員為主,不涉及公司的產品、技術研發相關工作。

而涉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專利發明人、技術人員及其他級別在M5以上的人員共計199人,經自查,上述199人不存在違反保密義務、侵犯長電科技商業秘密的情形。

甬矽電子還表示,員工信息不構成商業秘密,前長電科技員工自發跳槽至甬矽電子,均系相關員工的自主擇業行為,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對於客户信息,根據對甬矽電子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徐林華的訪談,因長電科技與其屬於同行業公司,存在客户重疊的情況,但相關客户信息與交易機會均系公開渠道獲取。

甬矽電子稱即使敗訴也影響不大

長電科技:其未核查4大事項,繼續維權

針對雙方涉及的訴訟案件,甬矽電子表示,長電科技針對公司不正當競爭訴訟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較為輕微,即使敗訴亦不會對公司主營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針對上述案件,甬矽電子實際控制人王順波也出具承諾,將積極推動甬矽電子的應訴、專利無效抗辯及相關應對措施。如果甬矽電子的上述訴訟敗訴並因此需要執行生效判決結果,其將承擔甬矽電子因此而需承擔的全部損害賠償費用,以保證不因上述費用致使甬矽電子及本次發行上市後的公眾股東遭受損失。

針對甬矽電子發佈的自查報告,長電科技2月17日在官網發佈文章進一步追問,稱甬矽電子未能審慎核查並回復一些重大關注事項,包括:

1. 成立於2017年11月的甬矽電子如何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經歷研發、驗證、表徵測試、工藝調試等複雜環節,在多項工藝上同時形成量產產能並實現盈利;

2. “成熟工藝”何以構成甬矽電子“中高端封裝產品”的技術基礎的分析;

3. 接受股權代持安排但當時仍在長電科技任職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是否向甬矽電子提供了技術及市場方面的支持;

4. 長電科技發起的不正當競爭及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等案件何以不構成“重大權屬糾紛”及“重大法律風險”的分析。

長電科技將就此向證券監管機構作出回覆,繼續推進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行業競爭秩序的法律行動。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長電科技的舉報會否對甬矽電子IPO形成致命一擊,甬矽電子的上百頁自查報告又能否力挽狂瀾説服上交所,紅星資本局將持續關注。

紅星新聞綜合報道 記者 俞瑤 餘冬梅

編輯 陶玥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2 字。

轉載請註明: IPO觀察|766人出身長電科技,甬矽電子被舉報,上會前夕披露百頁自查報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