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跟員工最大的區別就是公司在前途不明的時候,員工可以隨時撤退,創業者卻退不了,他是跟公司綁定最深的一個人。
因此,創業者沒有別的任務,只需要不斷帶領着公司前進就行了。
可問題是,我們的很多認知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説:創業者不要輕易進行多元化,這是公司倒閉最快的方法之一。可是又有人通過公司轉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實現了人生的目標。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很迷茫,到底該怎麼處理好認知對於現實的指導呢?
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預設立場,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大加速器。
這句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會很難,我們經常會受到預設立場的影響,最終會給自己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公司正在招聘一個總經理,現在有兩個候選人,一個是哈佛研究生畢業,在世界500強做過職業經理人,一個是普通大學畢業,沒有做過職業經理人的人。
你會選擇哪一個人?絕大多數心理會傾向於名校畢業的職業經理人,因為他們他們智商在線、經驗在線,可能是公司非常理想的人。
實際上,真的不一定。因為大公司裏出來的高管不一定適合我們這種創業公司,因為他們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花錢方式都不一樣,這會讓他們遇到種種問題。
有的大公司經理人在花廣告預算的時候都是幾十億元,結果到了創業公司,廣告預算變成了幾百萬元,這讓他們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相反,那些穩紮穩打的經理人可能沒有那麼光鮮靚麗的經歷,但是他們都是比較穩妥地實戰派,可以幫助公司在減少投資的情況下,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我們很草率地選擇了第一種候選人,公司並不一定可以快速成長,反而有可能會出現倒退的情況。搞到最後,公司又不得不花大錢裁掉這個職業經理人,對於雙方來説,都是損失。
蜜芽的創始人劉楠就曾經後悔從互聯網大廠挖來的一批高管,因為這些人很難管理,而且對於公司而言,並不能完美融合,出現了人浮於事的現象,還不如那些跟着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員工。可是,後悔已經晚了,曾經的獨角獸項目蜜芽已經失敗。
其實不能預設立場,不僅僅是指我們在招聘的時候,創業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需要不預設立場。
再舉個例子:假設公司發展良好,公司的很多原材料需要從東北進貨,東北某地的領導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邀請你到東北投資,在政策上給予最大的優惠,包括:投資、税收、房租、補貼等。總之,這是優惠政策的大禮包。
如果換做是其他地方,我們可能已經決定過去了。可問題就出現在了這裏是東北,很多創業者都聽到過“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説法,最終投資建廠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預設立場的行為。我們不能因為江湖上的一句傳説就否定了一個地區,這不僅傷害了一個地區,也可能讓自己失去了獲得優勢的機會。
也許當地的領導真的想要為當地做一點實事呢?我們只要簽訂好合同,約束好雙方的行為,保護好自己就行了。大不了我們重新搬遷唄,只要我們不會損失錢,那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
創業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減少預設立場給公司帶來的損失,那麼我們至少需要做到以下3點:
第一、不被過去的管理模型所限制。過去的企業多為生產型企業,他們知道未來一年的需求大概是多少,於是就會準備多少人工、多少原材料,最終就能達到預期。可是現在的企業出現了沒有邊界的情況,他們的增長空間可以是無限的,過去的管理模型到了這裏也就失效了。我們需要用最小可行性產品來降低試錯成本,也需要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來提高溝通的效率。
第二、不被過去的業務所限制。很多公司做着做着主營就變了,這並不是企業不專一,沒有匠人精神導致的,這是創業者順應趨勢做出的決定。
網易、新浪、搜狐、騰訊被稱為當時的四大門户網站,新浪、搜狐都是當時的明星企業,網易和騰訊反而更低調一點。
但是騰訊因為有QQ坐鎮,很快就與其他三家的發展方向不一樣了。網易則緊跟着抓住了遊戲這塊紅利,這也使得網易一直是一家很低調,但是很賺錢的公司。搜狐和新浪出現了掉隊的情況,只不過搜狐是掉隊最嚴重的,多次出現虧損的情況。
因為搜狐沒有在轉型的關鍵期轉型成功,以至於與其他同行的差距越拉越大。
第三、不被過去的成就和經驗所限制。為什麼有的人賺錢很快,虧錢也很快呢?因為他認為自己通過某種方法賺到了錢,就像是找到了賺錢密碼,只需要不斷複製就行了。殊不知,別人也知道了,當大家都在使用同樣的方法時,虧錢也就很正常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顛覆式創新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裏,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顛覆與重構”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顛覆與重構能力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爭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顛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