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跌9%!市值縮水3000億,海底撈跌入海底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財經

文 | 張佳儒

在股價低迷的路上,A股的格力電器、三一重工等白馬並不寂寞,港股火鍋巨頭海底撈的日子也不好過。

11月12日,海底撈再度大跌,截至目前,報價20.25港元,跌8.78%,總市值僅剩1105億港元。相比年內高點85.8港元,海底撈跌去了76%,總市值蒸發3575億港元,約合3000億元。

最新的消息來看,11月12日早間,海底撈公告,計劃以每股20.43港元價格配售1.15億股股份,籌資最多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

其中,約7.01億港元用於提升供應鏈管理和產品開發能力;約7.01億港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融資;約9.35億港元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消息一出,海底撈應聲大跌,到底怎麼了?這或許和配售價的定價有關係。不難發現,20.43港元配售價較11月11日的收盤價22.2港元折讓約7.97%。

有資本人士認為,海底撈的配股價格與二級市場行情相比存在折讓,加上這次融資是為了配合推動關閉效益不佳的門店後進行的深度優化經營體系,因此會對二級市場股價形成一定壓力。

因此,海底撈今日大跌,是對海底撈籌資計劃的直接反應,長期來看,海底撈大跌還與門店經營數據不佳有關。

在幾天前的11月5日,海底撈發佈公告稱,將於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週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海底撈還公告,公司將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平均翻枱率如果未達到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的分店。

翻枱率是餐飲企業的命門,2017年到2020年,海底撈的翻枱率從5次/天,降低到3.5次/天。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翻枱率下降到3.0次/天。

數據下滑,和門店密度增大有關係。餐飲行業不同於互聯網,業務範圍越大,成本越低。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

2019年、2020年,海底撈分別新開門店308家、544家,今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今年6月底,海底撈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

在門店擴張的情況下,海底撈的盈利能力下滑。據海底撈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200.94億元,同比增長105.9%;淨利潤9650萬元,同比上升110%。

淨利潤數據看似增長,這與去年同期基數低,和疫情前的2019年9.11億元淨利潤相比,數據就是大幅下降的。

海底撈快速門店擴張背後,是創始人張勇的一起“抄底”遊戲。

去年疫情期間,人流量驟減、商場關門,直接導致大量的中小火鍋品牌倒下,更是讓商場的租金都迎來了史無前例的下降。去年6月,張勇判斷“疫情將於3個月內結束”,海底撈趁機擴張,疫情結束後就能躺贏了。

事實證明,張勇“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今年6月,張勇反思自己的策略,“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我進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除了擴張的不及預期,張勇還坦誠了海底撈的管理問題。張勇曾説,海底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數據化考核也有問題,翻枱率、拉新率、復購率,經營指標互相打架。

現在海底撈關停部分門店,被視為“斷臂求生”式的睿智做法,昨日公佈的募資計劃,則是為了關閉門店後深度優化經營體系做準備。

有觀點認為,如果海底撈的經營優化能夠順利實現,那麼長期看仍能積極加強投資者的預期。

現在,海底撈的股價還在深谷裏徘徊,你認為投資價值出現了嗎?歡迎留言。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