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2022年上半年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新華社發 劉茜 編制)
13.6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量,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億元。最新出爐的金融數據顯示,上半年各項貸款平穩增加,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上半年,我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資金正不斷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企事業單位新增貸款佔比超八成
13.68萬億元貸款投向了哪裏?分析上半年數據不難看出,投向企業的佔了大頭。數據顯示,上半年企事業單位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03萬億元。在上半年新增貸款中,企事業單位新增佔比超八成。
在湖北德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內,製造電池測試設備的流水線忙碌不停。
“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提升,公司的電池測試設備供不應求、訂單激增。但疫情之下,原材料採購成本大幅增長,流動資金壓力陡然增大。”公司副總經理李緒芹告訴記者,好在中信銀行及時提供了1000萬元授信額度,幫企業順利備貨,滿足了客户供貨需求。
上半年,為流動資金犯愁的小微企業不在少數,金融機構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強。
“企業部門貸款持續增長,是信貸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認為,今年以來,金融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數據顯示,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6個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户數為5239萬户,同比增長36.8%。
除了貸得到,企業還盼望成本低。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介紹,上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不斷釋放,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6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4.16%,比上年同期低34個基點。
圖為5月31日在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區一家智能科技產品生產企業,工人在產品裝配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發
引導信貸投向穩經濟的重點領域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運用各類貨幣政策工具,加大貸款投放力度,聚焦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深耕多年。“我們產業鏈上下游分佈着不少中小企業,傳統結算方式佔用大量人力和物力資源,需要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優化現金流、穩定供應鏈。”該公司財經管理部負責人毛飛波告訴記者,在農行主動對接下,6月末已有24家供應商依託該企業的信用獲得低成本融資,融資總規模在5000萬元左右。
中國農業銀行相關人士介紹,今年以來,在金融政策引導下,5月末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達2.09萬億元,其中支持重點產業鏈融資餘額超7500億元。
6月末,我國投向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8.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創設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新工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勵資金比例由1%提高到2%,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落地見效……
專家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和完善,持續激勵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引導資金向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精準傾斜,有助於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
信貸支持仍將保持較強力度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加快落地,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均加大實施力度,國民經濟呈現恢復勢頭。
“多虧建行的續貸政策幫公司渡過難關。隨着疫情緩和,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我們的3D打印材料正加快向下游市場流通。”廣州飛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谷文亮説。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為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停滯、80萬元貸款臨近到期等問題焦慮。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認為,上半年信貸投放明顯增加,企業融資總體較好。儘管居民貸款受疫情影響同比少增,但6月以來也呈現了恢復態勢。未來隨着疫情形勢總體受控,預計宏觀經濟會保持穩步復甦,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有望逐步修復改善,信貸支持將保持較強的力度。
誠然,疫情等不利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一些行業企業的融資難題仍待進一步破解。不過,一系列金融舉措陸續落地將為市場主體增添信心。
下半年,新創設的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7月迎來首次申請發放,進一步激勵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落實好新增8000億元信貸規模和設立3000億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央行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穩就業保民生……
“近年來,我國一直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為應對超預期的新挑戰、新變化留下了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工具儲備。”鄒瀾説,下半年,人民銀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快落實已確定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記者吳雨、李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