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間,佳電實現大反轉

4年間,佳電實現大反轉

佳電進行了信息化和自動化改造升級,車間效率大幅度提升。

  黑龍江日報11月1日訊 4億元!這是今年1~8月佳電的利潤總額,也是佳電虧損後連續第四年盈利。

  4.75億元!這是2016年佳電的虧損數據。

  這個擁有80餘年歷史的老牌國企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之後,企業身陷泥淖,面臨退市風險。

  怎樣生存下去?發展之路何在?佳電以改革創新作答。

  危局——面臨退市風險

  “佳電1950年就遷到了佳木斯,在業界,這個電廠比這座城市更具知名度,也是僅存的國字號混合所有制企業,擁有業界無數個第一,是佳木斯唯一的上市公司。但輝煌的過去沒能抵禦行業變化的衝擊,2016年,企業面臨退市風險。”現任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1991年畢業就進佳電工作的劉漢城如是説。

  “佳電要黃了!”公司內外波動,人心惶惶。

  就在此時,2016年3月,哈電集團任命劉清勇為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臨危受命,帶着破題的任務而來。劉清勇到任後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15年,前期快速擴張的佳電,在市場變化之下陷入危機,其佔據優勢的煤炭、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建設項目紛紛暫緩甚至“下馬”,加之佳電內部管理粗放,內控不嚴,其實從2013年就已開始走下坡路。隨着電機行業產能過剩、產品轉型和價格競爭日趨白熱化,佳電前期快速擴張時積累的問題集中爆發,2015年虧損2.62億元,2016年虧損4.75億元。最直接的後果是“披星戴帽”——企業被證監會打上*ST標記,面臨退市風險。

  *ST意味着什麼?佳電證券部部長王紅説,2017年3月21日起,因為沒有實現公司上市的業績承諾,公司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證券簡稱由“佳電股份”變更為“*ST佳電”。這個風險警示為公司帶來了眾多中小股東的訴訟。面對着經營上的保殼需求和訴訟的外部壓力,佳電只能用增長的業績扭轉局面。

  “員工對企業極度缺乏信心,如果2017年不能扭虧為盈,後果不堪設想。作為哈電集團唯一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又是在行業有歷史的老牌企業,不能倒下!”劉清勇信心堅定。

  脱困——刀刃向內改革

  佳電的危局擺在面前,出路在哪?劉清勇給出兩個字——改革。他改革的第一刀選擇刀刃向內。

  在赴任佳電總經理之前,劉清勇曾在哈爾濱電機廠(鎮江)有限責任公司任總經理。在那裏,他創造了扭虧為盈的佳績。來到佳電,相當於重新出發。2017年,劉清勇接任佳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全面主持佳電股份工作。

  翻閲劉清勇2017年所作的工作報告,題目是《突出質量和成本管控,改革創新,精細管理,確保實現扭虧脱困目標》。報告中,劉清勇列舉了11個待解的問題,涵蓋了成本、質量、研發、營銷等諸多方面,改革形勢的嚴峻可窺一斑。

  在職工看來,改革是大刀闊斧的。佳電深化了幹部人事、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

  “以問題為導向深化內部改革,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把活力煥發出來。”劉清勇説,改革是面臨困境、破局重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通過改革幹部任用機制、完善職工晉升管理等措施,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80後設計部部長曆鋭、80後製造部副經理孫繼峯、80後經濟運行部經理李楠等都是改革後走上重要崗位的年輕幹部。在薪酬分配上,向為企業發展作出突出業績的幹部職工、技術人員、一線營銷人員、一線操作工人傾斜,並通過調整公積金繳納比例、調整熱化費報銷比例等舉措,增強職工幸福感、獲得感。特別是實施股權激勵,最大限度地讓職工享受企業發展成果,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劉清勇從健全制度入手,重設組織架構,內部機構壓縮了三分之一,實現了機構科學化;從加強管控入手,有效解決綜合成本過高問題,僅引入電商模式實現辦公勞保用品集中採購,辦公費用下降25.04%,安技勞保用品費用下降30.26%,通過招標競價改變廠區物業管理模式,物業費用下降61.3%。改革後,僅2017年一年,佳電實現成本節約4200餘萬元。

  背水一戰“火燒”質量,為扭虧脱困奠定最基本保障;萬眾一心開拓市場,全力以赴搶抓訂單;實施精細管理,突出目標成本費用控制;發揮技術引領作用,產品創新務求突破;強化兩金管理,有效壓縮兩金規模;強化審計和內控建設,有效防控經營風險;尊重合同按期生產,徹底扭轉產品拖期產生不良影響……2017年,佳電改革聲勢浩大,風起雲湧。

  成效立竿見影。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經營情況好轉,2017年完成訂貨額20.27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1.24億元,順利實現扭虧保殼。

  提升——“兩化融合”練硬功

  走進佳電寬敞的廠區,劉漢成在智能製造車間舉例:“這個電機基座自動加工線讓加工一個基座從十幾個工序減少到3個工序,在衝剪車間,1人可以操作6台機械,以前這個車間64人,現在減少到27人。”

  在小型車間,車間副主任楊珊珊説,去年車間剛剛上了兩條自動下線生產線,大大提高了效率。每個車間都通過生產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派工、領料、取料、取圖紙等任務,效率提升明顯。“以前這些工作都靠人工,查單子都是靠手籤,一頁一頁查,可想而知有多慢。”劉漢成説,信息化給企業管理帶來了諸多便利。

  劉清勇明確要求“一把手”抓質量,緊盯質量關,通過推進“兩化融合”讓佳電修煉硬功。在信息化建設上,佳電2016年上線SAP系統,實施OA自動化辦公系統;2017年實施車間信息化系統;2019年實施生產指揮調度系統、物料條碼系統和銷售一體化CRM系統,公司信息化建設全面鋪開。

  以物料智能條碼管理系統為例,這個系統讓佳電企業收發效率提升了288倍。以前從進料到保管員收料,需要3至7天時間。從車間申請領料到車間拿到料,還需要3至7天時間。上了這個信息化管理系統之後,入庫只需要10至15分鐘,二三分鐘即可完成出庫。

  改革出成績,改革出效益。2018年11月27日,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實現“脱星摘帽”。之後的持續盈利,讓企業內部提振了信心,2019年,佳電在經歷低谷後首次給股東重新分紅。今年截至9月份,佳電訂貨量同比增長24.44%,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8.3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92%,利潤總額42907萬元,同比增長36.05%。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5 字。

轉載請註明: 4年間,佳電實現大反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