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雷軍式“All in” 千億造車的豪賭與挑戰
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記者王思遠)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遠見》報道,小米獨立造車,雷軍“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豪賭百億美金。當科技造車從“資格賽”轉向“淘汰賽”,小米是捨命豪賭,還是有備而來?在“新造車”馬拉松賽道上,小米有哪些機會和挑戰?智能造車要多少錢?此時入場晚不晚?如何在自動駕駛、續航等核心技術上突圍?雷軍式All in,能否複製“從零起步”的成功?第一波成熟智能車的消費浪潮何時到來?本期嘉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經濟分會秘書長曾光、方正證券科技和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
小米日前正式宣佈,將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小米創始人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席執行官。
4月2日,一張雷軍在小米總部的朋友圈“會客照片”流出——蔚來汽車李斌、理想汽車李想、小鵬汽車何小鵬、比亞迪王傳福等與雷軍合影,台下坐着美團創始人王興、紅杉資本沈南鵬、滴滴CEO程維、萬向系掌舵人魯偉鼎等。
(一)豪賭背後:短期為生存空間,長遠謀“三屏聯動”
思遠:小米造車似乎是個“狼來了”的故事,幾次提起,説着説着成真了。雷軍説,“這是匆忙和重大的決定”,兩位分別研究半導體領域和傳統汽車領域。小米這次“快速進場”,原因是什麼?
陳杭:手機行業從2017年四季度出現頂部特徵,銷量到了歷史高位並緩慢下滑,必須找更大的市場。之前佈局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空冰洗和小家電、智能家居市場,但打包起來跟手機差不多,這次想以車為核心,打造多屏和全場景,必須要做。
思遠:AIoT未來的三塊屏——手機屏、客廳屏(家電)、汽車屏,三屏打通,是行業主流共識。曾老師,從工業造車角度怎麼看?
曾光:小米造車實際是智能化的延續。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5年智能電動車不低於總銷量20%,保守估計大概500-800萬輛,現在是130萬輛。2035年規劃銷售主流車2000萬輛左右,空間非常大。智能電動車是跨界產品,是傳統汽車業和互聯網界的交叉,小米本身有現實的生存考慮和瓶頸——小米選擇直接造車,在總量不大、都在虧損的市場中,確實是場豪賭,機會與風險並存。
(二)造車要多少錢,100億是“起步價”
思遠:現在做風險大,但不做就來不及了。小米所謂的“自主造車”,會怎麼落地?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未來10年100億美元,對新能源車生產線來説,是什麼概念?自建產線和找人貼牌,分別要花多少錢?
曾光:汽車產業和手機不一樣——手機開發週期大概是10個月,汽車一個產品研發週期至少是三年,包括產品規劃、基礎架構開發、產品開發、產品驗證等,流程遠比手機行業複雜。100億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對比,特斯拉投資50萬輛產能的上海工廠,大概是500億人民幣;小鵬汽車投資10-15萬輛產能的廣東肇慶工廠,投了100億人民幣。
建工廠對新勢力造車,是第二位考慮的。大家普遍會先形成自己企業的核心研發、核心隊伍、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能力。初期都要找代工,像蔚來是江淮、長安;小鵬是海馬鄭州;理想是力帆等,最後才會走向自建。所以,還是要看小米如何把自身優勢嫁接到汽車產品裏。整體而言,100億不多,但也不是很少。
陳杭:目前國內自主廠商上市公司的投入在大幾十億人民幣的量級。每年每個車系的研發投入(不包括建產線)在10-35億人民幣。小米100個億投研發,很可能會打造爆款,短期將資源集中到一款核心車型,目前應該不會投入具體落地製造。
(三)小米造車,入場晚不晚?
思遠:“智能車”的製造門檻高不高?新勢力説“不高”,因為電池、電機的供應鏈是透明的,電動車就是“移動的智能手機”;傳統造車勢力認為,汽車終究是嚴謹的工業產品,經歷了金錢、時間的打磨。新勢力因為低估了難度,所以才事故頻出。小米這時才入場,時機晚不晚?
曾光:智能車的製造工藝,現在整體有了質的提升。智能車的支撐環境也產生了巨大變化,需要數據處理能力、5G技術、傳輸手段都有了本質提升,服務維度也有大變化,比如智能交互功能、互聯。智能汽車是智能終端,是行業的共識。
回顧汽車市場二十年的發展軌跡,2000年國內汽車銷量大概是200萬輛,而且基本都是國際合資品牌;但2000年-2008年的高速發展期,中國品牌迅速崛起,形成了現在的局面。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只有130萬輛,2025年在500-800萬輛。也就是説,在市場的推進和擴張期,機會沒有晚和早,只在於參與者能不能抓住自己的優勢和特點。
思遠:風口在,是否飛得上去看自己。
(四)市場空間、供應鏈的硬核挑戰
思遠:小米造車是急速進場的態勢。雷軍有“不得不做和非常想做的理由”,順為資本很早投了新能源車,這次造車的優劣勢有什麼?會沿用手機行業“硬件打平、軟件盈利”的理念和模式嗎?
陳杭:個人覺得,這輛車還是應該兼顧綜合性,尤其是性價比。小米作為手機派系,優勢是軟硬件交互能力,手機的屏幕、充電、射頻、各種管線總線跟電車很類似;還有像線下渠道、門店、品牌、粉絲的優勢;劣勢是,對車具體落地的經驗比較缺乏。
思遠:但“缺乏造車經驗”的劣勢,也伴隨更尖鋭的質疑聲音——小米汽車領域的專利多、佈局較早,但大多是諸如智能座艙等功能性技術,整車結構、AI智能駕駛、電池續航這些智能汽車的壁壘技術,儲備仍不足。怎麼看?
曾光:智能電動車需要兩方面能力:一是製造供應鏈能力,這是基礎能力;二是通信計算和軟件能力,所謂“軟件定義汽車”。第二項是科技公司的特長,特斯拉年產量49萬輛,年利潤10億美元左右,市值比幾大傳統車廠都高得多。豐田產量是特斯拉的20倍,年利潤也能達到1300多億。資本給軟件定義、汽車通訊計算軟件能力的估值和彈性更大。
小米在運營客户體驗服務方面的能力,有自己的優勢,做手機時靠高性價比成功。但手機領域,蘋果定位高端,客觀上給小米留下了空間;汽車領域則完全不同,特斯拉不斷下探價格,產業整體又那麼燒錢,小米在手機領域的打法“硬件不掙錢靠軟件”,在汽車領域將會很有挑戰。
短期可以,但長期汽車“賣一輛虧一輛”比手機要可怕。跟傳統供應商不同,況且新能源車的電機、電池等核心部件供應商的話語權更大。
思遠:採購量太少,談判籌碼就少。對比10年前,瞄準蘋果留下的市場空間奇襲成功;如今特斯拉留的空間並不大。對小米的產品、價格定位和運營能力提出巨大挑戰。消費者和粉絲去買一部一萬元的手機,和買輛車的決策路徑並不一樣。造車工藝方面,需要擔心嗎?車出了問題和手機出了問題,後果是截然不同的。
曾光:他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新勢力造車有些是採用其他家的底盤,然後大家一起來做,比如百度和吉利。在造車工藝上,人才交流已達到相當的程度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逐步彌補的智能電動車的可靠性、安全性。
當然,如果非要和傳統汽車比,就像對比手機。如果蘋果和諾基亞掉到地板上。諾基亞把地板砸壞了,蘋果手機屏幕碎了,但這並不影響蘋果的全面勝出。所以,當安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優劣勢是可以轉化的。這取決於市場和客户的判斷。並不是説造車經驗多的,一定會好。現在傳統汽車企業也在拼命向科技公司轉型,理念也都比較前沿。單純説“造車”的門檻高不高?有限。
(五)全球“缺芯”潮下的緩衝期
思遠:智能汽車是新風口、大市場,燒錢速度更驚人。蔚來在造車三年來虧損376個億,特斯拉連續虧損10多年,硬核投資工廠、三電系統、自動駕駛技術形成壁壘,年銷量也不過50萬輛。這種燒錢程度,小米怎麼熬?
陳杭:目前全球爆發的芯片全盤缺貨的罕見狀態,大概率一兩年內沒法緩解。智能車缺一顆芯片都不行,供應鏈的困局,恰恰給這兩年新進入者爭取了時間,在這兩年進行產品定義和打磨,之後才有挑戰的機會。
思遠:全球“缺芯潮”讓先發優勢廠商,不得不放慢速度,為後來者爭取追趕的時間。曾老師怎麼看?
曾光:確實是一場豪賭——小米這種模式運作的企業,用現有業務去支撐更大的業務鏈,有風險——用傳統業務支撐,賣多少手機能支撐這樣的燒錢速度?從資本角度,每年財報難看,股東是否接受?一個超長賽道,開發3年,量產後調整服務口碑,估計至少5年沒有盈利,前提是至少堅持5年,如果產品失敗了,是否有能力繼續做?這確實是一個博弈。小米的優勢在於品牌、粉絲羣、對軟件硬件的理解。而且就算是“豪賭”,現在資本市場給有實力的玩家估值仍然很高,吸引力是很大的。
思遠:大市場、“市夢率”,就是玩家不斷投入這場豪賭的籌碼。
小米集團公告(港交所)
(六)雷軍式“All in”,過時了嗎
思遠:雷軍説,這是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賭上全部信譽的“All in”。這個詞,前幾年是個流行詞,代表“互聯網創業的血性和必勝信念”。但如今,要另當別論了。巧的是,小米宣佈造車的同一天,字節跳動的張一鳴提醒團隊:有了足夠資源時,不要輕易加槓桿“All in”,這是錯的。新鋭派行業大佬如王興、張一鳴,更選擇打有準備之仗,強調戰略佈局和取捨。曾老師,怎麼看“All in”?傳統汽車圈推崇“All in”嗎?
曾光:不好評價,但雷軍做汽車這件事,給產業帶來的積極意義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大家認為,汽車會在智能化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中國的這幾家新勢力造車企業,每個人都擅長做融資,有一定號召力,這個也是雷軍做這件事的優勢點。當然,最後假如小米造車的獨立公司,把小米的生態能力和特色加上去,還有雷軍的品牌和融資影響力,小米造車是個很有意思的事。但如果只限於“直接子公司”的模式,挑戰就偏大了。小米手機的體量,未來和智能電動車根本不是一個量級。最終如果不獨立出來,邏輯還是挺怪的,而且在財務上會影響到現有的業務報表。
思遠:獨立出來,雷軍掛帥,不敢説一定成,但有很多人願意跟着雷軍去賭,機會和市場關注度也會更大。
(七)智能車消費環境關鍵因素:基礎設施、交通聯網、二手保值率
思遠:新能源車市場,目前還是政策和資本驅動的狀態。雖然大玩家們的“市夢率”很高,目前,市場上有傳統車廠、有特斯拉和傳聞中的蘋果,還有國內造車新勢力,和互聯網貼牌造車派,這種“亂戰和泥濘賽道上的馬拉松”還會持續多久?消費者什麼時候,能像現在用智能手機一樣,等到第一波真正的、成熟的智能汽車熱潮?
陳杭:我認為,行業至少在二級市場的熱度已不那麼瘋狂,未來會維持比較高的關注度和估值,但不會再有“市夢率”了。會看你到底有沒有核心能力、能不能賺錢。
曾光:從整個新能源車發展軌跡來看:一方面,包括像動力電池技術等核心技術在不斷成熟,智能駕駛發展速度也很快,這是內生因素;另一方面,電動車消費市場和整個環境、特別是使用環境相關,包括充電樁和基礎建設問題、智能網聯、交通體系和消費者購買後的“保值率”等問題。這需要國家繼續打造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環境。國家發改委特別強調,智能網聯,包括打造整個交通體系,這些實際上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到2025年,如果主流電動車從現在130萬輛的水平發展到500百萬輛,大家就可以切實感受到它對燃油車的替代,這個空間是可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