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xy Ying、Julia Fioretti 編輯: 華爾街文摘Stella Su 發佈: 03/22/2021 20:14
在這一波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熱潮裏,新股在上市首日紛紛大漲,不過這種日子可能行將結束。
雖然疫情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沒消停,但是香港IPO和新上市交易在機構和散户投資者兩頭都獲得了熱烈追捧。鑑於大部分新股在首日大幅上漲,投資者熱情飽滿太正常了。
不過那是「那時候」的事。去年基本穩賺的投資策略——大力打新並在上市後退出——不再那麼好使了:縱觀今年13宗籌資規模在1億美元之上的IPO,其中31%首日破發,而2020年的這一比例僅為其一半左右——17%。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2021年新股首日漲幅中值從去年的5.7%降至了2.1%。
投資者們稱,這要怪板塊大輪動引發震盪——熱點由估值高企的科技和醫療股轉向此前備受冷落的經濟動盪敏感型股票。還有人指出,中國收緊政策之憂正在抑制投資者對新股的風險偏好,特別是知名度較低的新股。
「去年大多數IPO的表現確實非常非常強勁,但我預計今年這種好景將不會再有,」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的基金經理Joohee An稱。投資者將「更加謹慎」,因為市場流動性「不會像過去那樣充沛」。
糟糕的表現
當然,快手和諾輝健康2月份的表現依然異常出色,首日股價翻了一倍多。
但是,上市後表現不怎麼樣的股票正在增加。中國家用殺蟲劑公司朝雲集團上週在首個交易日一度下跌20%。生物製藥公司賽生藥業3月3日上市尾盤收平,現在的交易價格比發行價低8%左右。
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香港二次上市浪潮也不是筆筆都可圈可點。上週一在香港上市的汽車之家,首日漲幅僅2%;該公司第一上市地為紐約。
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價首日表現越來越弱,這是投資者對交易越來越挑剔這種全球趨勢的一部分。例如,儘管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美國上市的步伐依然瘋狂,但是光芒開始逐漸暗淡。近期有很多在上市首日的價格與IPO價格持平。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擔心。
「存在這麼多表現不好的交易,實際上是在告訴你,人們仍然在謹慎選擇投資什麼、不投資什麼,這是一個好的跡象,」Aequitas Research駐新加坡的研究主管Sumeet Singh説。「這意味着市場運轉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