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驍楓、盧瀅伊 | 如何構建 “高價值”專利培育體系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取代了過去用以衡量城市創新實力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十四五”時期的這一指標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

高質量專利應具備幾方面特徵,包括技術創新難度“高”、專利權利“穩”、技術前景“好”以及專利轉化能力“強”等。過去幾年,雖然我國專利的申請數量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是核心的、高價值的專利佔比仍有待提升。為了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有效突破產業瓶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需從多方下手,着力構建能發揮實際作用的“高價值”專利培育系統。

隨着針對高質量、高價值專利的需求不斷提高,對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價值發明專利相對普通專利,就是在發明專利的池子裏又加了一道“門檻”,讓發明專利中技術含量更高、創新性更強、更被市場認可的那部分凸顯出來,發揮更大作用。此外,企業登陸科創板、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新興企業發展方式也對專利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的背景下,國家試圖通過一系列市場競爭手段來幫助真正的高科技企業、掌握“卡脖子”技術的企業快速發展。但同時,專利技術在市場競爭中也將面臨更殘酷的優勝劣汰。在這種市場化的背景下,企業對於具有更高價值的專利也就有了更高需求。

我國明確將5種情況的有效發明專利納入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統計範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專利、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為了切實提高上述專利的數量,構建“高價值”專利培育體系需要從多方入手。

第一,應調整現有創新補貼政策,引導“高質量”專利培育。從補貼範圍上考慮,除專利密集型產業外,應當對其他戰略新興產業也提供政策傾斜,結合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篩選出亟需支持的定點/試點產業;從補貼地域上考慮,應當重點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創新活力較高地區進行研究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並直接對標專利價值,真正提升區域科技創新價值轉化能力;從補貼力度上考慮,可以採取分級補貼標準,對“高質量”專利適用高於普通專利標準的創新研發補貼。

第二,應構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質量”專利培育服務全鏈條。該鏈條應涵蓋專利技術從初創階段的規劃扶持、技術發展期的專利申請以及技術成熟期的專利管理與運營等環節,更好服務不同階段的專利技術價值轉化。同時,專利服務機構也要具備國際化的專利佈局意識,以高效的管理手段服務“高價值”專利,避免由於管理方式的不當導致高質量專利無法實現其價值。

第三,應藉助好金融工具,深入探索“高質量”專利資產化的實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證券化等方式都是輔助企業融資、鼓勵關鍵技術研發投入的方式,應出台更為便捷、優惠的配套措施鼓勵市場加大研發投入,便於專利技術的掛牌交易,提高知識產權在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同時也要配套監管措施,避免無價值的專利藉助合謀交易威脅市場競爭秩序。

(作者分別為華東政法大學特聘副研究員、同濟大學中特中心特約研究員)



  作者:徐驍楓、盧瀅伊

  編輯:陳瑜

責任編輯:楊逸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2 字。

轉載請註明: 徐驍楓、盧瀅伊 | 如何構建 “高價值”專利培育體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