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山計,為未來謀。與教育,以及與青少年、兒童有關的話題,始終是全國兩會上的焦點議題。
近日,一則“建議禁止給學生辦信用卡及分期”的話題衝上熱搜。基於近年來“套路貸”“校園貸”“裸貸”等網貸事件頻發,有代表呼籲健全網絡貸款法律法規,強化監管力度,建議禁止給在校學生辦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關超前消費的金融服務。學生沒有償還能力,超前消費無疑是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風險,不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
目前,這則話題的熱度持續發酵,引發大眾熱議。青少年的成長問題,不僅僅是青少年自身的問題,其背後是千家萬户、億萬民眾,牽動着整個社會的神經。
↑資料圖 來源:IC photo
大學生雖缺乏豐富的社會閲歷,但也有自己的消費主張和個性態度。不少學生都有過分期付款行為,金融產品只要監管得當,是可以調整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並且滿足他們差異化的消費願望的。
“校園貸”當管,但別視超前消費為洪水猛獸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白毅鵬
2019年,圍繞大學生超前消費話題,媒體曾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主要用於購物、飲食和娛樂;近七成學生每月超前消費不足500元,開銷主要通過下月的生活費補上;近八成學生認為超前消費容易養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圖為大學生超前消費支出用途比例。圖據中國青年網
近幾年,一些“校園貸”“套路貸”為禍校園,危害不容小覷,故而有代表建議,禁止給學生辦信用卡及分期,加大網絡貸款監管整治力度。
學生的經濟來源,要麼來自家庭,要麼通過勤工儉學。這意味着他們的支付能力有限,過重的信貸負擔,只會壓垮他們的生活。但不可否認,不少學生都有過分期付款行為,這説明金融產品,只要監管得當,是可以調整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並且滿足他們差異化的消費願望。
不少學生陷入貸款的圈套,常常不為外界察覺,甚至連其父母朋友都不知情,説明學生的消費行為,有一定自主性。有的學生之所以落入圈套,往往是盲目無度而造成擴張消費,不能簡單歸咎於信用機制,更不可視超前消費為洪水猛獸。學生們,尤其是大學生,雖缺乏豐富的社會閲歷,但成長中的他們,卻有自己的消費主張和個性態度。只有正視他們的消費需求和特點,才能量體裁衣,為他們提供相對應的消費指導,幫助他們樹立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
消費態度和理財觀念有很強的聯繫。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收入不多,理財的意義不大,但大學生掌握的資金雖然有限,支配過程卻是高度自主的,節餘儲蓄、超前消費,都反映了他們管理資產的能力。而超前消費的限度,要和個人支付能力、收入預期掛鈎,借與還,同時伴隨着社會外部的信用評價。
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和習慣,不僅指向幫助學生在現階段量入為出地消費,更在於消費確立了人與物的關係,體現出人的責任意識,是個人成長的必修課,也是一番克己節制的修行。學生應當知道,契約和信用,是人走向社會的通行證。那些無法適度消費的人,一定是放棄了對它們的敬畏,最終掉入過度消費的陷阱,淪為消費慾望的“奴隸”。
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開展財商教育,甚至財商教育要從小做起,長期堅持。除了向學生普及宣傳捲進“套路貸”的危害,也不妨開設金融理財課,讓學生深度介入、系統學習,建構起完善的理財知識。智識的豐滿,能讓他們更好識別“套路貸”的偽裝和陷阱,提高其機警意識。而金融知識,能幫他們窺視到消費現象的本質,從而正確擺放消費慾望的位置,為將來進入社會,理性地消費與投資做好鋪墊。
斷奶吧,大學生早已不是個孩子。與其管頭管腳,不如給他們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的空間,與其擔心他們因無法自立而給家庭增加負擔,不如整個社會共同營造讓他們早日能夠自立的條件。
他還是個孩子嗎?斷奶吧
□紅星新聞評論員 劉琴
這一建議,一定是民有所呼,不怪乎熱搜話題下支持者眾。
但這“禁止”可為嗎?
如果以大學生來看,幾乎都是18歲以上的法律意義的成年人。法律禁止給成年大學生辦理信用卡嗎?如果沒有,以什麼理由禁止他們享受這一金融服務?
就算沒有信用卡,還有花唄、借唄以及各種“貸”,都可以超支,都可以分期。就算信用卡賬面“清淨”了,風險或許會在隱蔽處蔓延。
其實,國家對於發放學生信用卡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據瞭解,目前只有幾家國有大行和股份行開通了針對大學生的信用卡產品,且額度均較小。根據2009年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信用卡業務的通知》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週歲的學生髮放信用卡(附屬卡除外)。向經查已滿18週歲無固定工作、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髮放信用卡時,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第二還款來源方應具備相應的償還能力。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信用卡前必須確認第二還款來源方已書面同意承擔相應還款責任,否則不得髮卡。2011年頒佈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45條規定,向符合條件的同一申請人核發學生信用卡的髮卡銀行不得超過兩家(附屬卡除外)。
而且,一個現實,就是大學生是消費的增量,大學生市場是最具培育價值的消費市場,每年都有不少研究大學生消費趨勢的峯會召開。據教育部發布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2015年我國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另據《2016中國校園市場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市場總規模達到6850億元。而2017年8月發佈的《2017中國大學生信用現狀調研報告》指出,有22%的大學生使用過分期消費。怎麼辦?再發一道禁令,禁止向成年大學生銷售超過他們消費能力的產品嗎?
我們對大學生,是不是太缺乏成年視角、公平原則了?事事母雞護雛,事無鉅細動足了腦筋,操碎了心,但卻老是給人慌不擇路、左支右絀之感。因為小雞正在蜕變成鷹,你的翅膀無法遮蔽他們的天空。
斷奶吧,大學生早已不是個孩子。與其管頭管腳,不如給他們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的空間,與其擔心他們因無法自立而給家庭增加負擔,不如整個社會共同營造讓他們早日能夠自立的條件。
應儘快給在校學生補上財商培養這一課。讓他們具備確保自己在校期間乃至未來踏入社會後,能夠平衡消費慾望與勞動付出關係的綜合能力。否則,哪怕年齡再大,都可能不斷重複同樣的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悲劇。
儘快補上財商教育這一課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畢舸
禁止給學生辦信用卡及提供分期的這一建議,其實就是針對在校學生屢屢陷入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等問題而提出的建議。
實際上,一方面,有關部門確應如代表所建議,要加大對網絡貸款等進入校園的規範化管理,尤其是要防止故意誘導學生辦理、或者設計過高利息等現象。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視學生財商培養,推動此類課程培訓。
如果説智商是和自己打交道,情商是和人打交道,財商則是和錢打交道。一個人通過工作獲取收入、通過消費支出滿足生活所需,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液,財商則是實現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礎。無論家庭貧富,家長和老師都應該通過有質量的財商教育,讓孩子明白“君子愛財,用之有道”,明白錢要靠自己辛苦掙來,而不應鋪張浪費。推出理財教育,培育孩子的財商,讓他們多一點正確的財富觀並涵養責任意識,應是社會讓學生們走向成年禮的必修課。
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我們針對在校學生這方面的素質教育仍有所欠缺。財商培養不僅是財富能力教育,更是一種品格和責任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如何花錢和投資,學會管好零用錢等,有利於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正確的消費觀,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係,以及任何物質回報都來自於勞動付出,要麼是來自父母的無償饋贈,要麼來自於自己時間、精力等各種投入,從而避免陷入消費是“無償的”、零成本等錯誤消費觀。
尤其是我國90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不錯,如果沒有財商培養,很容易陷入誤區,對於信用卡、分期貸款所隱含的成本予以忽視。
↑資料圖 來源:IC photo
如果你真的想要一樣東西,就要學會等待、儲蓄及付出,這樣你才能夠得到它。在校學生要明白這一道理,更要具備確保自己在校期間乃至未來踏入社會後,如何平衡消費慾望與勞動付出關係的綜合能力。否則,哪怕年齡再大,都有可能不斷重複同樣的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悲劇。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