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面對逆流,全球化將何去何從?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財經

(東西問)面對逆流,全球化將何去何從?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面對逆流,全球化將何去何從?

作者 錢乘旦

“全球化”的概念雖耳熟能詳,但卻給人一種大而空泛的感覺。中國提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但與此同時,另一種反全球化的聲音也甚囂塵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全球化將何去何從?

全球化是什麼?

從理論上講,全球化指資本、人員、科學技術不受阻礙地在全球流動。不同國家對於全球化的理解不同。中國所倡導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過程,不涉及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問題。經濟全球化是非常好的理念。其經濟學的出發點是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亞當·斯密曾高度評價分工在經濟過程中的作用,認為這是重要的增加生產能力的辦法。經濟全球化意味着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分工。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勞動力、自然資源、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配置不同,各自的優勢也不同。以經濟理性主義的思維方式看待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全球一盤棋”。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勢,進行最優分配,使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為全人類帶來最大收益。

而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對於全球化的理解是同質化,即全世界按照西方國家的政治模式、經濟模式變成同一個樣子。特別是最近幾年,意識形態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抗越來越激烈,已不亞於美蘇兩極對峙時的情況。所出現的難民潮、恐怖襲擊等事件都是西方在冷戰結束後,過於樂觀,過於激進強推自己模式的結果。在這樣的前提下,就全球化概念達成共識是很困難的。

資料圖:上海外灘。張亨偉 攝

全球化起源於何時?

人們一般認為全球化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但我認為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地理大發現時代。在地理大發現之前,世界上各地區、各國家、各民族之間彼此很少有聯繫,或者不聯繫。

十五、十六世紀交接時期,葡萄牙、西班牙開啓大航海之後形成了世界貿易。地理大發現對世界整體格局的變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西方的優勢開始形成。用馬克思的話講,“歷史成為世界史”。隨着英國、法國、西歐、北歐等國家進入地理大發現的歷史性運動,海上擴張殖民活動最終形成各個世界性大帝國。

帝國的出現將整個地球劃分成若干個勢力範圍,比如英帝國和法帝國。這個階段是走向全球一體化的非常重要的過渡時期。帝國自身是封閉體系,在宗主權的思想和指導原則之下,宗主國和殖民地形成經濟和貿易圈。在這樣的封閉體系中,宗主國是中心,殖民地處於邊緣。邊緣向中心提供原料、市場、勞動力,中心是技術中心、資本中心,也是帝國範圍內的經濟中心。

這樣的態勢從十五、十六世紀開始,一直髮展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整個世界格局已經在向全球一體化方向發展,但存在障礙。資金、資本、人員、技術在帝國內部自由流動,但帝國之間存在“圍牆”,彼此防範,甚至對立、對抗。

資料圖:中國至法國中歐班列從金華啓程。羅建源 攝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六個帝國之間的戰爭,協約國是英帝國、法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同盟國為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被帝國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六大帝國中的俄羅斯帝國於1917年被推翻,形成蘇維埃國家。奧斯曼帝國完全碎片化,留下破碎的中東。奧匈帝國解體後出現東歐一批國家。德意志第二帝國消失了,填補其空位的是魏瑪共和國。一戰整體上改變了從大航海以來所形成的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帝國式的全球分割,全球一體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一戰使帝國地位嚴重動搖,二戰則給殖民體系更沉重的打擊,二戰結束二十年後整個帝國體系全部瓦解。在大英帝國瓦解的過程中,英國人仍試圖維護蘇伊士運河以西的帝國範圍,曾經想以非洲為中心建立第三英帝國,但被美國、蘇聯聯手破壞而未能成功。蘇伊士運河事件對英國打擊非常嚴重,對英帝國幾乎是毀滅性破壞。丘吉爾當時設想的英國以帝國為基礎形成世界三級格局的幻想也隨之破滅。法帝國在經歷越南戰爭與阿爾及利亞戰爭後,在上世紀60年代徹底解體。跟英帝國解體後形成英聯邦不同,戴高樂政府幾乎是在一夜間放棄殖民地。

儘管帝國體系完全瓦解,但全球一體化仍然不可行。二戰後形成了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格局,兩個陣營相互對立,彼此隔絕,全球進入冷戰時代。直到蘇聯解體,以美蘇兩大陣營冷戰為中心的雅爾塔體系宣告終結,世界一體化的條件才真正出現。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那時的全球化是美國所主導的。時間追溯至一戰結束,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一整套方案,想要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聯盟。美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物質實力無可置疑。但當時的美國人並未做好思想準備,威爾遜在美國國內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設想並未實現。到了二戰時,美國人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要領導世界。而且二戰後,全球一體化的客觀條件也已經具備,美國開始領導全球化的進程。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半個多世紀的時期內成為強大的帝國力量,是由於三大霸權——美元霸權、美軍霸權、意識形態霸權。從經濟角度來講,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以美元和黃金固定比價為基礎的金本位制。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是美國掌控全世界的基本秘訣。美國通過美元霸權掌控世界金融,並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意識形態霸權在二戰後形成世界話語權,讓人們以為美國的各種理論是絕對真理,比如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歷史終結論”。美國在這樣一種全球化的過程中得到最大利益,因此美國非常樂意推動全球化,並從中佔據最大份額。

資料圖:浙江一家企業內的生產設備。王逸飛 攝

為何會出現反全球化思潮?

無論是什麼樣的意識形態,經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是客觀事實,因此經濟全球化較“同質化的全球化”而言更容易被接受。儘管如此,在意識形態色彩越來越濃厚的當下,反全球化思潮高漲。

經濟全球化的理念與亞當·斯密的理論有關。通過分工,每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人類利益最大化。這種設想非常合理,但問題出在哪裏?

經濟發展有幾個要素。其中,第一要素是資本。進入近代後,現代化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本。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沒有資本參與的經濟活動是無法進行的。資本被控制在少數幾個先發展起來的西方大國手中,目前掌握資本最集中的就是美國。

第二要素是技術。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技術的重要性愈發明顯。沒有技術,單憑人力是沒有辦法發展經濟的。然而,技術的要素還是掌握在那幾個西方大國手中。

兩大要素都被西方少數國家所控制。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美國既有資本又有技術,優勢明顯。按照經濟理性主義的理解,世界各國在全球化之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但落實到具體的經濟過程中,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優勢沒有資本和技術就發揮不出來。在全球化的設想中,整個世界都能獲得好處,但在現實中,資本和技術控制了整個世界。這樣一來,經濟全球化不是以理想中的最優形態發展而來,而是誰控制了資本和技術,誰就在全球化過程中佔據最大的優勢,得到最多的好處。全球化過程沒有縮小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差距,反而擴大了差距。甚至在發達國家內部,由於全球化的推進,內部差距也在擴大。這樣的後果導致了反全球化思潮的出現。

在反全球化思潮中,有兩股力量:一種是窮人窮國反對富人富國的全球化,因為窮人窮國的生活水平沒有提高,反而有的下降;另一種是富人富國的反全球化,如美國的反全球化。

但經濟發展還有一個要素是勞動力。生產必須依靠人來進行,人的重要性不亞於資本和技術。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充分發揮資本與技術的優勢,美國在二戰後將大量的實體經濟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或原料成本較低的國家,使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得以迅速發展。世界格局因此發生變化。新興經濟體的發展給西方發達國家帶來了無形的壓力,令其感到威脅

美國對此感受深刻,甚至認為相比之下自己在全球化過程當中吃了虧,便開始試圖擺脱自己一手構建的全球化世界體系。特朗普執政時期的種種鬧劇便來源於此,特朗普在美國的社會基礎就是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過程中受害的羣體。這種反全球化力量,不會由於特朗普下台或者美國政府更迭而得到徹底改變。

資料圖:港口。魯罡軒 攝

全球化將走向何方?

近年來,全球化的發展受到一定挫折,反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危機。因此很多人對全球化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甚至認為全球化是行不通的,這也是反全球化思潮的一種表現。但我認為,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在二戰結束後的七八十年中,尤其是蘇聯解體以後,全球化的潮流使世界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按照經濟理性主義的最理想狀態:全世界成為統一的經濟體,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如果要人類回到過去以帝國勢力劃分或者以兩種意識形態劃分陣營的情況,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世界潮流。

從中國角度來講,我們希望不斷推進全球化的過程,因為中國充分利用全球化所提供的機遇發展了經濟。但全球化只是提供了環境和條件,如果沒有中國的體制優勢、人民的艱苦奮鬥、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等內在因素,即使有全球化提供的機遇,中國仍然無法發展。外部機遇只是提供了客觀條件,但能不能做得好,內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

關於全球化的未來走向,最有可能的方向是發展以區塊為基礎的新全球化。區塊化即區域性的地區結構。區塊內部由於地區相關性,就存在更大的利益相關性。再加上地區內文化共同性更大、傳統更加密切等原因,無論有形還是無形、物質還是非物質,在區塊範圍之內更容易解決問題,彼此的合作也相對容易。區塊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區塊和區塊之間的聯繫形成全球性連接。這個趨勢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最明顯的兩個例子就是歐盟和東盟。拉美和非洲也在嘗試這樣的地區性合作,但若要發展到歐盟和東盟的程度,仍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中國面對區塊化的發展趨勢,應加強戰略判斷。對於重要的區域,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和精力。作為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東北亞區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雖然該區域一直在進行經濟合作,但有一些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因素在起負面作用。如果要向前再跨一步,需要克服相當大的阻力。東北亞內部的整合是中國應該下力氣去做的,而且非做不可。與此同時,中亞地區的重要性也日益突顯,中亞內部也在試圖形成某種合力。這個地區與西亞相連,又與中國和俄羅斯有關。

在區塊化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領導全世界。區塊化就是多中心化,是去中心化。單邊主義是單中心,多邊主義就是多中心。蘇聯解體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意圖控制整個世界,拜登所領導的美國依舊如此,這一點在他近期的演説中顯示得非常清楚。美國的全球化是單邊主義的,但全球化的趨勢一定是多邊主義的。拜登雖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聯絡盟友,但他不可能丟掉以美國為中心、以美國為首的思路。

以區塊為基礎的新全球化和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的最大區別在於——沒有霸權國家。美國在這種趨勢中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區塊,在新的全球化中扮演新角色。(作者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世界史研究院院長,文字整理張小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