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該有“等不起、慢不得”的責任意識

  職能部門不再僅滿足於做一個管理機構、審批機構、辦事機構,還要努力扮演好牽線人、跑腿人、資源調配師等角色,為企業提供全面、及時甚至超前服務,用政府部門的辛苦指數提升企業社會發展指數。

  據4月4日《經濟日報》報道,在城市重大工程建設中,上海浦東新區率先在全國探索改革“五票”統籌機制,將原來的建設企業“上門求票”轉為指標管理部門“主動供票”,為推動重大工程建設提速提質提效,為推動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提供支撐。其中,“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主動創新理念,對於各地優化營商環境及相關領域的工作推進,都有着現實的借鑑意義。

  “五票”是政府財政投資項目開工建設的必備入場券,指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地票”、徵收安置房源指標的“房票”、水系佔補平衡指標的“水票”、林地佔補平衡指標的“林票”和綠地佔補平衡指標的“綠票”這五張“門票”。“五票”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項目資源建設的佔補平衡,即工程推進過程中所佔用的土地、水系、林地等,需要通過開河、造林、加快安置房建設等來平衡。

  以往,“五票”的籌措,大多由建設主體自行編制平衡方案,再提交主管部門審批。由於建設主體掌握信息不全、“五票”分散掌握於多個職能部門等原因,企業往往跑斷腿、磨破嘴,耗用不少精力,影響工程進度。

  浦東新區推出“五票”統籌機制,明確了指標管理部門在負責指標審批之外,還需擔起指標籌措和供給的任務。為此,相關部門提前梳理“五票”需求,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建立相關指標蓄水池等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現了管理部門切實以企業、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主動服務經濟、服務重大項目、服務營商環境的責任與擔當。

  “五票”統籌機制的建立,是浦東新區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當地作為先行先試的改革排頭兵,擁有一定的制度、機制及技術優勢,照搬、複製類似做法,對於一些地方可能並不現實。但其中傳遞出的改革思路和治理理念,值得更多地方學習和借鑑。

  比如,優化營商環境不能一味依靠出台優惠政策,不能依靠低要素成本參與競爭,而需要切實發揚“店小二”精神,服務企業全生命週期,為企業發展清障鋪路。

  比如,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甚至企業沒想到的、不敢想的,職能部門也能想到並做到。職能部門不再僅滿足於做一個管理機構、審批機構、辦事機構,還要努力扮演好牽線人、跑腿人、資源調配師等角色,為企業提供全面、及時甚至超前服務,用政府部門的辛苦指數提升企業社會發展指數。

  比如,職能部門要敢於刀刃內向,打破部門間壁壘,改變“各管一攤、各自為政”局面,切實提升部門協作效率。浦東“五票”統籌機制就是開發了項目全過程管理系統,倒逼多個管理部門傾力配合。

  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從一點一滴地改變治理理念入手,從每一個職能部門變得“有眼光、重規劃、會辦事、能擔當”開始。一段時間以來,開展“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樣本,推出“不見面審批”服務模式,探索“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一些地方湧現出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同時,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不願改變既有工作模式、不願與其他部門共享信息、不願廢除不合時宜的陳規舊制等現象。這種懈怠、得過且過的工作狀態,不僅在全國一盤棋的“放管服”改革中拖了後腿,也會讓當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掉隊。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治理效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期待更多地方通過職能轉變、流程再造、制度創新等,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為企業和羣眾提供多維度、立體化、全方位的貼心服務,為企業添活力,為羣眾增便利,為地方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韓韞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7 字。

轉載請註明: 優化營商環境該有“等不起、慢不得”的責任意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