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透過68家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2021年淨利潤表現,讓我們看看這一年汽車股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在前不久《汽車K線》發佈的《68家汽車業公司營收近4萬億,北京汽車“地位不保”?| 數説車股「上」》一文中,我們從營收的角度,簡要梳理了2021年汽車股汽車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如果説彼時乘用車整車板塊,憑藉穩健擴大的規模效應,仍然保持着絕對的市場地位,那麼當我們把視角切換到淨利潤維度,能夠明顯發現汽車股兩極分化的趨勢,已成定局。

此前,在比亞迪財報發佈後,不少投資者和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賣了那麼多車,拿了鉅額補貼,但是利潤都去哪兒了?

從《汽車K線》統計的數據背後不難發現,堪稱汽車資本市場“流量密碼”的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對乘用車整車板塊帶來了不小的威脅,幾乎是“掏空”了汽車股其餘板塊的“4個錢包”,一騎絕塵。

汽車股淨利潤整體下滑,“流量密碼”也沒能力挽狂瀾

與營收情況相同,由於截至撰稿時恆大汽車、華晨中國和潤東汽車仍未發佈2021年經營業績,所以《汽車K線》在此梳理的是,統計在冊的其餘68家汽車業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表現。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據統計,在68家公司當中,共有52家實現盈利,16家出現虧損,佔比接近四分之一。

另一個不容樂觀的數字,是這68家汽車業上市公司的整體淨利潤同比出現了45.43%的下滑。但這暫時還不能説明什麼,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的強勢表現下,汽車股整體淨利潤的負增長,只是給整體上兩極分化的表現埋下了一個伏筆。

在榜單前十當中,有5個位次被乘用車整車板塊佔據。其中,上汽集團以245.33億元的淨利潤規模蟬聯冠軍;寧德時代以159.31億元排名第二,但其同比增幅達到185.34%,遠好於上汽集團的20%增幅。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更重要的是,二者間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表現。雖然上汽集團依然以185.75億元穩居第一,但其同比增速僅為4.68%。寧德時代的扣非淨利潤已經達到了134.42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15.2%。

別看二者間營收(上汽集團7798.46億元、寧德時代1303.56億元)與淨利潤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至少從扣非淨利潤角度,上汽集團目前的榜單地位已經開始鬆動。

這種鬆動並不僅體現在上汽集團,而是蔓延至整個汽車股當中。雖然在總榜前十中,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僅佔3個名額,但從各版塊表現來看,其淨利潤平均漲幅高達119.67%,遠好於汽車經銷商集團的45.52%、乘用車整車板塊的33.89%和零部件板塊的24.39%,更別提同比平均跌幅高達565.75%的商用車板塊了。

這還僅僅是汽車股盈利能力兩極分化表現出的一個方面。

硬幣的另一面,勝負不止於盈虧之間

與淨利潤相比,淨利潤率更能體現出一家公司的經營效率。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同樣以讓人望塵莫及的表現,將汽車股其他板塊遠遠甩在身後。

據統計,68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平均淨利潤率為1.34%,汽車經銷商集團、零部件兩大板塊表現中規中矩,分別為3.54%、6.82%。上文中淨利潤排名墊底的商用車板塊平均淨利潤率-3.77%,但這並不是最糟糕的。

乘用車整車和新能源與智能化兩大板塊的表現堪稱兩個極端,前者以-9.64%的平均淨利潤率墊底五大板塊,後者則以9.23%的平均淨利潤率傲視羣雄。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盈虧之間,高下立判。

乘用車整車板塊的16家上市公司中,僅有東風集團股份淨利潤率突破10%;反觀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21家公司當中不僅有超半數的淨利潤率超10%,像是贛鋒鋰業、恩捷股份、天齊鋰業,更是輕鬆突破20%,其中贛鋒鋰業甚至達到了46.84%。

還記得在淨利潤排行榜的前十當中,乘用車牢牢把握住了其中的5個席位,按照淨利潤率排名的話,在前十名裏有8個位次被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的上市公司所佔據,上文提到的東風集團股份僅能排在第15名。

硬幣的另一面,不止於此。

讓我們回到淨利潤排名總榜,在排名倒數的10家公司當中,與開篇提到的TOP 10一樣,乘用車整車板塊同樣佔據了5個名額,順帶一提,這5家也同樣是淨利潤率排名倒數10名當中的公司。

這一方面體現出無論整個汽車股,還是乘用車整車板塊,都完全被走向兩極的裂化趨勢籠罩;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在目前排名倒數的這10家公司當中,還暗藏着不少“狠角色”。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雖然蔚來和小鵬汽車目前仍分別以-40.2億元、-48.63億元的虧損排名倒數第4與第3,但此時這樣的表現對它們來説或多或少都有點“虎落平陽”的意味。同樣排在倒數10名的孚能科技、均勝電子同樣不容小覷。

年初,孚能科技通過一場投資人電話溝通會,針對投資人關於業績預告中存在的各項疑問,有的放矢地進行了解答,同時還給出了十分具體的解決方案,最終在2022年第6周汽車股漲跌榜中領跑總榜。

均勝電子也不例外,具體到2021年各季度表現,其實均勝電子僅僅在第四季度出現了明顯異常,以至於收到了上交所的一系列問詢。與孚能科技一樣,在發佈了一份詳細的問詢函回覆公告後,其股價一路上漲。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這裏不妨做個假設,上述4家公司一旦成功減虧,排名上升後,那麼順位而下的幾乎全部都是商用車板塊的上市公司。別看中通客車的股價連續8個交易日出現漲停,在2022年第20周跑贏漲跌榜,但受限於商用車整體環境的不利影響,未來要面對的挑戰十分嚴峻。

透過68家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表現,可以明顯看出的是,被資本市場稱為“流量密碼”的新能源與智能化板塊,其令人咋舌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謂汽車股當中的“吸金神器”。

那麼,在新能源漲價登上熱搜、疫情局部多地反覆、芯片持續短缺的2022年第一季度,汽車股兩極分化的趨勢又將向着怎樣的方向發展?還請持續關注《汽車K線》接下來的系列內容。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9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市車企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