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瘋狂暴漲的碳酸鋰終於降價了。
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在新能源汽車需求端增長確定性加強的邏輯下,動力電池行業景氣度不斷上行,上游原材料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作為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鋰成為2021年最火熱的大宗商品,價格一路暴漲。
截至2021年底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超過27萬元/噸,與年初相比上漲超400%。2022年碳酸鋰價格延續去年的漲勢,僅三個月價格突破51萬元/噸。原材料漲價不僅讓中游材料廠、電池廠利潤承壓,產業鏈無力消納上漲成本,新能源車企被迫上調新能源汽車銷售價格,出現漲價潮。
時間進入4月後,碳酸鋰價格出現小幅回調,價格持續下跌。上海鋼聯數據顯示,4月21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再度走低,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7500元/噸,報47.5萬元/噸。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碳酸鋰價格下降主要是監管部門干預。”4月19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羅俊傑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推動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價格儘快迴歸理性。
暴漲10倍後,碳酸鋰價格波動回落失守重要關口
近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超預期的增長,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為5.8%,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增長至14.8%,其中12月零售滲透率為22.6%。
與此同時,2021年新能源車產業鏈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即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反超三元鋰電池,且增速明顯高於三元鋰電池,去年全年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154.5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的累計裝車量為79.8GWh,佔總裝車量的51.7%。磷酸鐵鋰電池對碳酸鋰的需求量更多,據悉每噸磷酸鐵鋰需消耗0.96噸磷酸鐵與0.25噸碳酸鋰。
新能源汽車景氣度的持續上行直接拉動碳酸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按照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碳酸鋰產量為24萬噸,同比增長40.4%。供需缺口部分通過部分進口進行補齊,對比碳酸鋰進口數據可以看出,2021年8月、10月和2022年1月,國內碳酸鋰單月進口量超過1萬噸,為歷史同期峯值。碳酸鋰進口量越高也意味着國內碳酸鋰供應越緊張。
在供需緊張的2021年碳酸鋰產品上漲兇猛,全年價格均處於上行區間。2020年7-8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達到數年內最低點,其價格為每噸4萬元左右;2021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剛剛突破5萬元/噸,到今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的均價已經漲至每噸近30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工業級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仍處於大幅走高區間,3個月價格漲幅約80%,價格飆升至51.5萬元/噸。一年多的時間,碳酸鋰的價格漲幅超10倍。
50萬元被視為碳酸鋰價格的一個重要關口。3月初碳酸鋰突破這一關口後,產業鏈上出現抵制情緒。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財報會上表示,“我們對上游各環節做了深入研究,認為當前碳酸鋰漲價的投機性因素更多,供應和需求之間並沒有那麼大差距。”今年電動百人會上,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公開表示,“碳酸鋰的成本可能就3萬-5萬元,不應該那麼貴,這是暴利,但是就拿石油來講,石油的價格不是按照成本走的,碳酸鋰會跟石油一樣,不再按成本計算。”
3月25日碳酸鋰價格出現首次下跌,但截至4月11日仍然保持在50萬元/噸以上的高位。不過碳酸鋰的價格持續走低,上海鋼聯數據顯示,4月13日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再度下跌,失守50萬元/噸關口,均價報49.5萬元/噸;至4月2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47.5萬元/噸。
供需失衡改善與政府引導,帶動價格回調
張孝榮認為,“碳酸鋰價格下降原因主要是監管部門干預。有關部門約談了鋰鹽企業,要求促進價格合理平穩運行,遏制了碳酸鋰價格炒作。”
3月中下旬,工信部原材料司、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督總局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四部委召開座談會,討論鋰資源保供穩價問題,會上提出要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迴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隨着政府層面的表態,對碳酸鋰市場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降温;國融證券數據顯示,工信部座談會後一段時間碳酸鋰實際成交價回落至45萬-50萬元/噸。
4月19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羅俊傑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推動原材料價格儘快迴歸理性。
價格的鬆動除了政府層面的引導,在汽車行業分析師林示看來還有3月供需失衡局面有所改善有關。“3月因疫情影響,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面臨着停產或部分停產的局面,自然而然就會傳導至上游。”林示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對電池的採購、原材料的採購都會放緩,在這種放緩的情況下,需求在下降,價格自然也隨之降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鋰價格的暴漲,目前已遭到電池材料和整車企業的抵制。此外,隨着天氣的回暖,3月國內鹽湖開始復產,國內鹽湖和雲母新增產能的釋放,增加了供給。“3月温度回暖,青藏高原鹽湖提鋰產能逐漸釋放,增加了供應量,緩和了供需緊張態勢。”張孝榮表示。
生意社方面通過觀測市場變化分析稱,本週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調,供應方面大廠態度出現鬆動,但調價幅度依然有限;當前整體市場成交區間拉大,上下游博弈狀態雖然維持,但在需求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價格支撐力度不足,市場成交價格逐步降低。碳酸鋰市場供應穩定,疊加頭部鹽湖企業降價出售碳酸鋰後,市場多以長協交付為主,成交價格有所下調。
拐點尚未到來,今年大概率仍高位震盪
價格持續下跌,失守50萬元/噸關口的碳酸鋰是否已經到達拐點?
在張孝榮等業內人士看來,拐點尚未到來。張孝榮坦言拐點尚未到來,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也認為拐點尚未到來,“暫時的價格下跌不一定能轉化成趨勢,影響價格的兩大主要因素供給偏緊和貨幣貶值還沒有發生趨勢性改變。”
林示認為碳酸鋰價格的決定性因素是市場的供需平衡。短期的供需改善帶來碳酸鋰價格的回落,但長遠來看,碳酸鋰的需求和供給仍難以保持平衡。
短期層面,林示分析稱,“在因疫情停產或半停產的企業重啓復工後,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依然是存在的,碳酸鋰的訂單也會突然之間大量增加,供求關係又會失衡。”此外,墨柯表示,旺盛的下游市場需求目前還看不到有明顯緩和的跡象,供給增加不一定能趕上需求預期的增速。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與國內碳酸鋰的產能規劃仍未能成正比。記者不完全粗略統計發現,2021年共有17家企業新增碳酸鋰產能,預計到2023年完成產能爬坡;由於處於建設中,也就意味着今年碳酸鋰的產能供給仍較為緊張。英大證券預測,2023年新增產能將達到21.8萬噸,屆時國內碳酸鋰產能將達到68萬噸,產量將達到35萬噸。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差異化的特徵,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並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而這也就意味着下游市場仍是高需求的狀態,但碳酸鋰新增產能略顯不足,供需矛盾短期內仍難以緩解。
對於碳酸鋰價格的後續走勢情況,華安證券研究顯示,目前隨着碳酸鋰產量的逐漸釋放,市場供需關係得到緩解;下游企業對高價碳酸鋰接受程度較為一般,市場博弈狀態仍將延續;受供需格局及情緒面影響,預計短期碳酸鋰價格將止漲維穩。
張孝榮認為今年碳酸鋰價格大概率依然維持高位,小幅波動;墨柯也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目前來看需求端還是會比較旺盛,碳酸鋰的價格今年大概率高位震盪。林示坦言,國內鋰礦儲備量並不多,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亞,我國仍需要進口採購,但海外進口也會面臨運輸等多方面制約供需平衡的不穩定因素,如果供需平衡進一步被打破,碳酸鋰的價格繼續翻幾倍地上漲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於下游產業鏈來講,價格的波動是否會減輕成本壓力?張孝榮認為,“供需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但是產能釋放速度趕不上需求擴大的速度,整體供需矛盾依然呈現緊張態勢,引發下游成本增加無法避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徐超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