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券結”大爆發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財經

券商一直被投資者認為是“看天”吃飯的行業,牛熊市決定了其淨利潤的上限與下限。不過隨着資管行業的大爆發,券商的經紀業務佔總營收的盤子開始下降,財富管理、投行、中介業務成為券商新的“突破口”,中小券商也意圖藉着財富管理風口彎道超車。為此,老虎財經推出《券商十字路》專題。

本篇是《券商十字路》專題一:“券結”大爆發

2021年被稱為券商結算模式的爆發之年。

數據顯示,2021年券結基金佔其全市場新發基金的比例已經達到了6%左右,全年新發基金總份額為3.02萬億份,其中券結基金規模為1867.82億份。而在2020年時,僅有58只基金採用券結模式,規模為704.89億元。

僅僅一年時間,採用券結方式的基金數量翻了一番,折射出券結模式在基金髮行市場上的地位逐步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資金從銀行體系搬到了券商,銀行、互聯網等第三方代銷份額正逐步被“蠶食”。相應的,這也給券商帶來了良機。

多家機構人士認為,在券商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的大趨勢下,券結模式能有效協調券商和基金公司合作的長期利益,可以在多個業務維度推動合作,充分調動雙方的業務積極性。

券結模式大爆發,爆款頻出

2021年可謂是券商結算的“大年”,採取券商結算模式的基金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年底,證監會只是將該模式作為一個試點,要求新成立的基金採用“券結模式”。據悉,恆越基金、東方阿爾法、凱石基金、博道基金、青松基金、國融基金等6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成為首批參與試點的公司。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後, 在2019年券商結算模式由試點轉換為常態,並鼓勵”老基金“的新產品也採用該模式。自此,越來越多的基金摒棄了以往的託管結算模式,轉向券商結算模式,後者也一躍成為市場新寵。

據統計,2018至2020年分別有13只、46只和58只基金採用券結模式,規模分別為73.54億份、424.01億份和711.62億元,增長數量並不是很明顯。

而到了2021年,採用券商結算模式的基金暴漲至124只,發行總規模更是飆至近1800億元,呈現井噴狀態。數據統計顯示:2021全年,全市場新發基金總份額高達3.02萬億份。其中,僅券結模式佔比便已升至6%左右。

從市場層面來看,2021年權益基金整體發行遇冷,而不少基金得益於券結模式首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月份,採用券商結算模式南方興潤價值基金2天內吸金148.69億元。

9月份,永贏長遠價值基金、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基金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募集資金分別為79.26億元、66.81億元,其依舊採用了券商結算模式。

到了第四季度,該模式熱度不減。博時優質鑫選基金募資額57.08億元,華夏量化優選基金首募規模超過22億元。據悉,華夏量化優選基金是華西證券、恆豐銀行與華夏基金共同定製的券商結算公募基金產品。

除了上述中小基金,大型基金也在發力券結基金。根據天風證券非銀研報,睿遠基金旗下券結基金規模排名全市場第一,結算券商為中信證券,3只產品合計規模已高達600億元。

不過,天風證券非銀分析師夏昌盛認為,券結基金往往意味着較大的資源投入,通過宣傳造勢等活動俘獲客户心智,最終打造了“爆款產品”。但若後續產品業績表現不佳,對客户資源、業務收入帶來的負面影響亦會放大,因而績優產品的供給非常重要,背後的產品甄選能力是核心能力。

銀行結算和券商結算有何不同?

市場新寵“券商結算”和傳統的託管結算模式相比有何優勢,為何在短短的兩年內多家公募基金“倒戈”該模式?

統的託管結算模式是指公募基金租用券商交易單元,所有交易指令為直接發送至交易所,託管與結算均由託管行承擔。這其中很致命的缺陷是,託管與結算均由商業銀行承擔,然而該模式中交收責任的問題商業銀行卻始終未能解決。此外,券商也只是擔任“通道”的作用,無法對基金公司的交易進行監控。

而券商結算模式是券商在中國結算開設結算資金賬户,產品委託券商作為經紀商為其完成資金的結算交收。也就是説,此前託管、結算主要由銀行負責,而根據最新的模式,基金公司則可以選擇券商來提供託管和結算服務。

具體來看,券商結算模式與託管結算主要在交易賬户開立、交易席位使用、交易系統、資金交收、資金佔用、結算數據和對賬單獲取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與傳統的方式相比,券商模式效率上相對降低,但是在該模式在券商有着驗資驗券職能,不存在賬户透支風險。

在券結模式中,券商的監管可以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方面是提高了基金資產交易結算的安全性;另外一方面是該模式提倡做大保有量,規避了“重銷量不重保有,重考核不重客户收益”的狀態

興業證券也如此評價該模式:券商不再扮演“通道”角色,基金交易、託管、結算均通過券商實現。該模式能提升券商代銷佣金收入,帶動託管業務發展,推動券商打造交易、結算、託管、投研、代銷一站式的機構主經紀商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券結模式得到發展,但是銀行、基金公司、券商三者的關係將變得“微妙”。

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如果某隻產品選擇了券結模式,則意味着其銷售渠道主要依賴於券商,而不是更多分散的渠道,不利於基金公司的“利益”。畢竟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無論在哪個渠道賣都有可能成為爆款,但是還未成名的基金經理仍要依託所有的代銷渠道,尤其是不能得罪銀行。

對於銀行等三方代銷渠道而言,基金公司採用券結模式並不一定意味着規模會顯著上量,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銀行等渠道的意見。

助推券商財富管理轉型

近年來,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財富管理業務逐漸成為證券行業關注的熱點領域。

多數券商在近些年提出了財富管理的概念,而隨着券商結算模式的出現,相當一部分券商敏鋭的捕捉到了新的發力點。

數據顯示,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東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基金髮行主體均已發行不低於10只券商模式基金。其中西藏東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恆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加速了券結模式基金的發行,分別發行11只、8只基金。

越來越多的中小基金公司開始嚐鮮券結模式。對於券商而言,其最為明顯的回報就是基金產品交易產生的佣金。

根據《關於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基金交易顯示的佣金由多個券商分割,一家基金管理公司通過一家證券公司交易席位買賣證券的年交易佣金不能超過該基金公司總交易佣金的30%。而在券商結算模式下,佣金分倉可豁免30%上限的規定,單個券商可獲得100%的交易佣金,且交易佣金不得與保有量等因素掛鈎,須按照交易量即時支付到營業部。

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招商證券等11家券商的基金交易佣金均超3億,同比去年實現高速增長。其中,中信證券上半年實現總佣金收入6.67億,其擔任結算服務的24家基金為該券商貢獻了7057萬佣金收入,佔該券商總佣金收入的10.58%。

對於券商來説,該模式在讓其獲得頗豐的代銷份額的同時,還能獲得優質的公募基金資源,打破了長久以來以銀行為主的託管格局。

看似對券商百利無一害的券結模式其實只是表面的。例如:券商結算模式的成本遠高於銀行結算模式,業務流程繁瑣,費用成本高還需系統改造。

此外,如果券結產品業績表現較差,導致規模縮小,產品收入不能覆蓋業務成本。因此券結模式不僅考驗券商的渠道銷售能力,同時對基金產品的選擇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