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博時基金投資者被“割”:持基11年虧近60%,現面臨清盤風險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編者按:

一些買了博時基金旗下“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並長期持有的投資者慘遭套牢,該基金成立11年仍虧損接近六成。

未來,我們將透視更多“長期不賺錢”的基金。

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成立於2011年4月,至今已超過11年。然而,截至2022年8月4日,該基金的單位淨值已跌至0.406元,且期間未進行過分紅。

這意味着投資者如果在該基金成立時申購買入,在不考慮申購費用、通貨膨脹等其他成本的情況下,持有該基金11年後將虧損接近六成。

翻查基金淨值曲線,該基金成立以來僅有個位數天數的單位淨值位於1元或以上。

博時基金官網顯示,“為國民創造財富”是博時的使命。從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的表現來看,公司可能離這一目標還相距較遠。

成立11年虧損近六成

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募集期間淨認購金額約19.4億元,認購總户數21290户,是一隻中等規模的基金。

2011年4月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為-59.00%,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60個百分點。

統計顯示,自基金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累計虧損超過3.4億元。其中,2011年、2013年虧損最多,分別達到20109.75萬元和9967.47萬元。

2022年二季度末至今,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的淨值波動相對較小。

累計收取管理費逾4000萬元,管理費率達到1.60%

不過,儘管基金成立以來虧損較大,博時基金仍然可以憑藉管理費收入實現“旱澇保收”。

根據統計,2011年至2021年,該基金累計產生管理費超過4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的管理費率持續較高,達到1.60%,在博時基金旗下所有基金中僅次於博時大中華亞太精選股票(QDII)。

持續較差的業績表現,又收取高昂的管理費率,是否合理?

投資者“割肉”離場,基金規模跌破5000萬元

面對基金持續虧損,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的投資者選擇“割肉”離場。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1年,該基金累計遭遇淨贖回超過18億份。其中,僅2020年出現淨申購,其餘年份均為淨贖回。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的基金份額總額已經從成立時約19.4億份減少至當期約1.16億份,降幅超過九成。

此外,由於單位淨值下跌,該基金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的基金資產淨值為4773.95萬元,已跌至5000萬元以下,成為了一隻“迷你”基金,未來或需留意清盤風險。

2022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優化公募基金註冊機制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機構監管情況通報提到,對存在產品開發能力弱,迷你基金、基金清盤、募集失敗、已批未募產品變更註冊數量較多等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可能採取審慎性措施。

公開信息顯示,近期監管要求基金公司上報新基金時,需提供“迷你”基金情況説明、解決方案以及解決時間點。“迷你”基金監管日趨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