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海外網評: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釋放“大能量”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財經

河北省唐山市蘆台經濟開發區一家“專精特新”電機制造企業的工人在生產線上操作。 董軍 攝(新華社發)

11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説,中國目前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入庫企業11.7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湧現,不僅對中國製造業有“補短板”“填空白”作用,也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力量。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型特徵的中小企業。目前,中國市場主體已達1.5億户,其中企業4600萬户,99%以上企業是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是中小企業羣體中的優秀代表。工信部數據顯示,在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超五成企業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六成企業屬於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湧現出一批“補短板”“填空白”的企業。目前,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數超過50項。11月,1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與申報的13個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也為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尤其是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世界各國圍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的博弈愈發激烈。在此背景下,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不斷做優做強,催生一批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企業,不僅有利於中國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水平,為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好基礎;也有利於中國加快破解“卡脖子”難題,推動中國製造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知名度和附加值,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國近年來在財税金融、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比如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加便利、更具包容性的融資和服務平台,81家首批上市企業中有一半以上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有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出台了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並舉的一系列文件,精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快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形成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長短期政策“組合拳”。

目前,中國正在健全完善“百十萬千”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2025年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10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1000家左右的製造業單項冠軍。隨着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落地,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將脱穎而出,成為各自產業領域的“小巨人”,在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孟慶川)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