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峯成兩會熱點:綠色復甦是現實需要也具經濟可行性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中國將紮實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將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十四五”期間,中國將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這一目標是2015年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的,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兩會期間,碳達峯成為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關注的熱點。

緊迫

氣候變化對中國負面影響正在不斷擴大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強介紹,從全球範圍來看,自工業革命以來,主要由人類活動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濃度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工業革命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基本穩定在280ppm(即百萬分之一的計量單位)左右。到1958年的200年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劇烈上升到316ppm。到2016年,這一數據再次飆升到400ppm以上。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害處是,它像一層輕紗帳一樣蒙在地球大氣層上,阻礙地球散熱,引發地球温度逐漸上升。中國綠髮會綠色發展工作組首席專家趙燕澍介紹,近幾年愈演愈烈的全球各地極端天氣都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包括中國北方洪澇、南方大旱,美國加州火災、南部冰凍等。

“碳排放的不斷增長趨勢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氣候變化領域,具體表現為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降水分佈異常、冰川積雪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等。更可怕的是,全球氣候變暖還增加了全球大流行病暴發的可能性。”李強説。

“中國是全球受氣候變化影響顯著的區域之一,在過去的60年中,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負面影響正在不斷擴大。積極應對氣候風險,是確保中國社會經濟平穩發展的關鍵前提。”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首席代表李雁説。

成就

造林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

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中,有一項其實中國早已完成。

“目標提到,到2030年實現新增森林蓄積量45億立方米(以2005年為基準)。這一目標在2019年提前完成。”李強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森林蓄積量已達175億立方米,並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速最高的國家。

“中國在過去30年努力植樹造林的成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多年保持人工造林面積世界首位。1981年前,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森林覆蓋率為12%。如今,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一個巨大的反差是,從2000年到2018年,在全球森林面積淨減少1700萬平方公里的同時,中國的森林面積卻淨增了4500萬平方公里,增長率為26.9%。”趙燕澍表示,這些森林幫助吸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是碳中和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有國際研究表明,中國幾大森林區塊對碳的吸附功能被遠遠低估。

種種數據顯示,我國在降碳方面的工作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紹晴也給出了一組數據:2019年我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和超額實現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以廣東省為例,開展國家低碳省試點以來,在協同減排、碳交易機制等的推動下,廣東省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碳強度目標,十年累計下降超44%,躋身國內碳減排的第一方陣。

難度

經濟發展的能源增長需求與減排降碳壓力並存

中國現有產業結構、能源消費仍以高碳為主,年碳排放超100億噸。農工黨中央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指出,中國年碳排放佔全球總排量1/3,工業碳排放佔比高達80%。傳統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產業去產能任務尚需艱苦努力;重化工產業比重大、轉型路徑有待探索;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高達85%,清潔能源發展尚需加力。

此外,經濟發展的能源增長需求與減排降碳壓力並存。我國仍處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後期,未來15年是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關鍵階段,經濟發展仍需保持合理增速,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減排降碳壓力巨大。

陳紹晴介紹,目前,在巴黎氣候協定的推動下,全世界已經約有50個國家的碳排放實現達峯,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6%左右。

從時間上看,我國從碳達峯到碳中和的目標期限僅為30年,遠遠短於歐美髮達國家50-70年的時長。

“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達到45億噸的峯值、美國在2007年達到59億噸左右的峯值,預測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峯值將達到106億噸左右,是歐盟的2.4倍,美國的1.8倍。”李雁分析,中國的碳排放應該儘早達峯,快速度過平台期,進入碳排放下降期,其中能源電力部門應該率先實現碳達峯,為中國的新氣候目標搶佔先機,推動全國儘早實現碳達峯。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教授認為,歐洲碳中和進程比中國早,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經驗,也有一些彎路是我們可以繞過的。

“就電力系統轉型而言,水電發達的挪威和奧地利,其電力系統已經接近零碳排放,中國的雲南和青海與他們的情況相距已經不遠。德國依託快速發展的風電和光伏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過一半,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北歐國家的供熱能源轉型做得非常好,如瑞典、丹麥,已經展現了一種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技術路徑。但歐洲的交通能源轉型進展很不理想,可以説,目前已經落後於中國。除了挪威,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充電基礎設施已經不如中國。”

雄心

預測表明有望提前2-3年實現達峯

國際上關於限碳的重要協定主要有三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京都議定書》(1997年)和《巴黎氣候協定》(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奠定了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基本框架,《京都議定書》制定了實施細則併為發達國家確定了減排指標與期限,《巴黎氣候協定》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份全球減排協議。李強表示,在這三份里程碑式的協定中,中國分別扮演了認真的參加者、積極的推動者和負責任的引領者角色。

“2014年,中國就承諾碳排放量2030年左右達到峯值,並計劃到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這表現出了中國的責任感和敢於擔當的勇氣,起到了大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表率作用。”趙燕澍説。

在2020年12月12日的氣候雄心峯會上,中國進一步宣佈,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李雁認為,這個數據相較於2015年定下的60%-65%又提升了一個高度,可見中國對於控制碳排放強度、加速降低碳排放的決心。

2030年目標中有一項,風電、光電發電達12億千瓦,這相當於當前火電的裝機容量。

何繼江對這一目標的實現也極有信心,他分析,2030年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合計12億千瓦以上,“也就是説,12億千瓦是最低目標,會超出多少,不好説”。

“僅就光伏而言,我認為2030年超過10億千瓦的可能是有的,在2035年前,中國的光伏裝機會超過14億千瓦,全國人民的人均光伏水平會超過1千瓦。”何繼江説,難度當然很大,但中國人民的創造性更大。2020年山東省的户用光伏安裝了20多萬户,平均安裝規模約33千瓦,總計裝了600多萬千瓦。按這種安裝規模,如果中國農村有一千萬户安裝光伏,總規模就會超過30億千瓦。

“即使受到疫情影響,我們預計仍可以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目標,甚至有些預測表明有望提前2-3年實現達峯。”陳紹晴説。

■專家觀點:減排不一定是給經濟“踩剎車”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環境的發展影響深遠,各國政府均出台各類型政策確保經濟社會重回發展軌道,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窗口期。

李雁認為,堅持綠色復甦既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更具經濟可行性的選擇。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人類與自然的共處模式並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而綠色經濟在降低碳排放、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降低生產成本,提供綠色就業。綠色復甦將是“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一個頗為現實也極具吸引力的選項。

“我認為能推動綠色復甦的主要產業總體上講有現代農業、林業以及相關生態補償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以及與新能源有關的交通運輸業,包括新能源汽車、IT及相關產業等。”趙燕澍説。

前不久,綠色和平發佈的中國“綠色復甦”觀察報告顯示,各省份發佈“十四五”規劃中,安徽、四川、北京、湖南、內蒙古提及“綠色復甦”次數最多,“低碳經濟”“可再生能源”等關鍵詞也在“煤炭大省”內蒙古、山西等的“建議”中多次出現。

“傳統的觀念是,減排政策會嚴重阻礙經濟發展,不利於短期社會福利的增加。但隨着技術進步和理念革新,我們發現減排並不一定是給經濟‘踩剎車’。”陳紹晴表示,科學的減排行動不僅有利於氣候變化應對,也可以帶動經濟高質量增長,培育帶動新的產業和市場;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物屬於同源同根,可以有機統籌在能源結構轉型上,既節約了政策成本,也減少大氣污染帶來的經濟損失。

“如果我們把現在的低碳轉型當作是一種未來的‘投資行為’,收益則是免於氣候危機的巨大經濟社會損失。不僅是中國,各國在低碳轉型和氣候變化應對上都應該也必須做得越來越好。”陳紹晴説。

■建議:可再生能源電力成焦點

在今年兩會上,碳達峯受到廣泛關注。

全國工商聯建議明確光熱發電的規劃目標,在“十四五”規劃中,安排一定容量的新增裝機;同時,在西北地區的電力外送通道上各配置1GW~2GW的光熱發電機組來代替燃煤機組,提高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重。

農工黨同樣建議,以能源結構轉型為重點,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大力實施終端能源電氣化,加快民用散煤、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等用煤替代,儘快降低煤炭消費佔比。同時,加快非化石能源發展,在“十四五”末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至20%及以上,2030年力爭達到30%。加快特高壓輸電發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加快推進“公改鐵”“公改水”,推動發展交通運輸電氣化,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民盟中央建議推進國家綠色港口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建設,編制我國主要港口創建綠色港口近零碳排放示範區總體規劃,制訂2025年港區單位GDP碳排放強度下降到0.05噸/萬元、2030年港區碳排放達到峯值、2050年港區率先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計劃,大力實施港口清潔能源利用、節能減排、智慧智能試點示範工程,支撐我國實現長期氣候目標的承諾。

趙燕澍仍看重森林對於碳中和的作用,他建議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尤其是大面積的國儲林和種植具有多重功能的樹種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北方乾旱地區種植油料高產的文冠果樹,既有碳吸附、沙漠戈壁灘改造,保持水土等功能,還有帶動一方經濟,振興農村(脱貧可持續化)和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等多重功能”。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白爽 校對 盧茜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43 字。

轉載請註明: 碳達峯成兩會熱點:綠色復甦是現實需要也具經濟可行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