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版“花唄”Afterpay,赴美上市之路徐徐展開。
撰文|熊逾格
出品|支付百科
日前,澳大利亞版“花唄”Afterpay表示正考慮赴美上市。
此前,Afterpay已在澳大利亞交易所上市,據官方聲明,Afterpay總部將仍設在澳大利亞,但並未説明是否將在本土退市。據外媒報道,由於疫情對電商網購的助推及海外快速擴張,該公司目前估值摺合約1873億人民幣。
Afterpay成立於2015年,目前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加拿大擁有1000萬用户及5.5萬活躍商家,近年來,Afterpay在澳大利亞年輕一代中間愈發普及,逐漸成為消費信貸領域的頭部產品之一。此外,被稱為澳大利亞版“花唄”,由其品牌名稱便可見一二:這是一家主營業務為消費信貸的公司,商業模式同樣為“先消費,後付款”。
據其官網顯示,Afterpay在購買後可提供長達四期的分期付款,每期時長為兩週,且按時支付貨款時不會收取手續費。從盈利模式上分析,Afterpay或與花唄極為相似,營收來源於逾期手續費及入駐商家給出的佣金分成。與花唄不同的是,Afterpay的後付費模式並非免息期後還款,其官網列有衣裝服飾、化妝品、藥品等諸多品類,更像一個電商網站。
關於赴美上市,Afterpay方面或出於多方面考慮。
首先,Afterpay可大力拓展美國市場。日前,Afterpay發佈最新業績顯示,北美銷售額已增長近兩倍,超澳大利亞本土銷售額,促使其交易總額同比上漲近一倍,達52億澳元。在美上市後,Afterpay或可進一步吸引美國市場熱情。
其次,Afterpay還將獲得更大融資空間。達特資本創始人Emanuel·Datt預測,對比此前一些支付公司,Afterpay赴美上市後估值或達470億美元。此外,在資本市場投資習慣上,美國投資者比起澳大利亞通常更願意在Afterpay這樣具有業務增長潛力的公司上押注。
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亞本土股市,Afterpay增長已經逐漸變緩,同時面臨PayPal及銀行方面在“先買後付”方面的產品競爭。
Afterpay無疑仍需開拓融資渠道,上月其剛在歐洲部分地區推出服務,而當前正計劃進軍亞洲,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與西太平洋銀行合作的自有品牌儲蓄賬户。
Afterpay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Nick·Molnar在面對採訪時表示,公司對總部設在澳大利亞感到驕傲,但赴美上市無疑可提供絕佳機會,賦予公司業務更大空間。
螞蟻集團上市中止後面臨整改,花唄、借唄將納入消費金融公司。作為花唄的澳大利亞遠親,Afterpay或證明“先消費,後付款”模式的商業潛力,其赴美上市之路仍值得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