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從今年半年報情況來看,國內銀行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提升幅度較為平穩,但淨利潤增速更為明顯,在淨息差承壓的情況下,整個行業的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更為極端的情況是,部分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營收負增長,但淨利潤仍保持了正向增長。

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2021年中報季結束,銀行業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陸續浮出水面。

從今年半年報情況來看,國內銀行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提升幅度較為平穩,但淨利潤增速更為明顯,在淨息差承壓的情況下,整個行業的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雖然輕資產的中間業務發揮了較大作用,大部分銀行向零售轉型的決心也更加明顯。但更值得關注的可能是基數效應和去年大幅計提的撥備,後者在正常年份也常常被業內視為“藏利潤”的會計手段。

隨着監管政策的不斷加碼,原本銀行普遍青睞的房地產貸款業務不良率攀升。而今年恰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實施的第一年,各大銀行紛紛主動壓降房地產貸款規模,個人住房貸款也面臨監管紅線的“威脅”。

在疫情衝擊與減費讓利背景下,銀行業的盈利情況一度受到外界極大擔憂,股價也受到較大影響。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最近一則報告中指出,目前A股大量銀行存在價值低估現象,而這加大了股權再融資的難度,建議銀行在未來強化市值管理。

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行業普現營收和淨利增速大反差

從盈利來看,今年上半年,41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9772.02億元,同比增長12.97%。而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截至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的整體淨利潤達到了1.1萬億元,以此計算全行業日賺金額達到61億元,其中六大行日賺可達35億元。

所有銀行中,工商銀行以1634.73億元歸母淨利潤位列第一。但如果看盈利增長速度,平安銀行則以28.55%的同比增速領跑上市的同行。

但相比之下,平安銀行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長速度只有8.1%,而這類增收慢而增利快的現象上半年在整個銀行業都很普遍。比如中信銀行的營收只增長了3.51%,淨利潤卻實現了13.66%的增幅;光大銀行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6.83%、22.18%,興業銀行的數據也是類似,而“零售之王”招商銀行營收增速為13.75%,淨利潤卻增長了22.82%。地方性銀行中,北京銀行營收增速只有0.56%,但淨利潤增長了9.28%。

更為極端的情況是,部分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營收負增長,但淨利潤仍保持了正向增長。比如浦發銀行營收同比下降了3.99%,但淨利潤卻增長了3.05%,青島銀行上半年營收大降12.45%,淨利潤仍增長17.45%。

六大行的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反差雖然比大部分全國性股份行和地方城商行更小,但同樣有類似現象出現。

疫情中“藏”的利潤出現了?

《財經天下》週刊注意到,圍繞財富管理的非利息淨收入成為大部分銀行在淨利潤上的增長神器,尤其是在疫情之後,各大銀行都朝着零售金融業務發力。

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但至於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反差懸殊最根本的原因,業界一致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去年疫情的低基數,而另一方面,券商分析師們共同提到的原因是撥備因素。

以平安銀行為例,方正證券在研報中提到,該行的淨利息收入同比增長6.8%是主要負貢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個百分點,最終營業收入8.1%的增速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撥備反哺是主要正貢獻,而這二者都源於基數效應。

去年上半年,各大銀行在政策引導下普遍加大了不良貸款撥備,以應對疫情突發帶來的經濟衝擊。其中平安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大幅提升了31.81個百分點達到214.93%,興業銀行也提升至214.97%,撥備率一直處於高位的招商銀行提升到440.81%。

具體來看,平安銀行逾期60天以上貸款撥備覆蓋率和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撥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228.44%和267.01%,比上年末分別上升38.10個百分點和 44.12個百分點。去年大幅度的計提準備和今年的放緩,共同釋放了銀行業的利潤空間。

中泰證券戴志鋒團隊在分析光大銀行的淨利潤高增速時也提到,該行的存量風險逐步處置消化,撥備計提力度放緩釋放利潤空間,淨利潤同比增速較一季度提升近16個百分點,實現22.2%的同比高增。對於青島銀行,戴志鋒團隊也提到了撥備放緩反哺利潤的重要作用。

但不可忽視的是,淨息差的下滑並非短期趨勢,也不是個別銀行的問題,未來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壓力也將出現。尤其在響應減費讓利的背景下,即使是工商銀行這種“宇宙大行”也難逃淨息差下滑的“魔咒”,其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的淨息差分別為2.16%、2.02%,今年上半年已經降至1.93%,同期銀行卡業務的手續費和佣金也大幅下降,降幅達到19.5%。

地產貸壓降進行時

銀行半年報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貸款。

自去年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新規落地後,大部分銀行都對地產行業的貸款進行了下調。相比去年年末,18家A股大中型中資上市銀行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過監管紅線的銀行從6家降到了5家,其中中信銀行雖然達標,但僅看中國內地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調整壓力仍然不小。

對公貸款中,房地產貸款佔比超過監管紅線的還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北京銀行,三家在個人住房貸款方面也尚未達標,也在前述5家銀行之列。

根據前述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不得高於央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按照要求,2020年12月末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2021年1月1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2021年1月1日起4年。

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根據規定的劃分,在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中,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雖然相比去年末佔比有所回落,但仍然高於32.5%的監管紅線,其中建設銀行的房貸佔比從34.73%降到了33.72%,郵儲銀行從33.61%降到了32.95%。不過,期間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6.11萬億人民幣,比年初還增長了4.7%。

第二檔中資中型銀行中,仍然“超標”的招商銀行房地產貸款從33.12%下降到了32.22%,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從25.35%降到了24.71%;北京銀行的房地產貸款與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從30.7%、20.9%降至29.82%、20.69%。興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也有所回落,但房地產貸款餘額的佔比反而有了微幅提升。

此外,《財經天下》週刊梳理發現,成都銀行、青島銀行等城商行也有指標仍然越線。在此之前,就有消息傳出,由於貸款集中度的要求,個別銀行房貸額度告急,不僅利率上漲,不少購房者的等待時間也有所增加,而針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強監管仍在繼續。

有業內人士認為,“房住不炒背景下”,這種房貸嚴監管的趨勢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仍然很難改變。

對此,您怎麼看?

來源:財經天下週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高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報超預期!銀行萬億利潤從哪兒來的?有的銀行營收負增長利潤卻還漲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