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針又有高管離職了。9月15日,兩面針發佈公告稱,因工作變動原因,公司副總裁莫善軍申請辭去相關職務,截至目前,粗略計算,今年內兩面針已有五名高管離職。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此頻繁的人事變動或與其低迷的業績和較為混亂的管理有着一定的關係。
高管頻繁離職
根據兩面針方面披露的信息,莫善軍申請辭去副總裁的職務主要是因工作變動,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辭職後,莫善軍將不再公司擔任任何職務,莫善軍的辭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
從現有資料中我們很難找到關於莫善軍的具體日常工作業務,但從過往履歷來看,其擔任過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同時還是兩面針子公司法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莫善軍不是兩面針今年第一個離職的高管。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兩面針已有四名高管辭職,職位從董事、證券代表到總裁、副總裁涉及面較廣。
頻繁的人事變動下,兩面針到底怎麼了?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高管頻繁離職,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兩面針本身的業績發展不樂觀,使得公司內部相對容易出現管理混亂,矛盾加劇的情況。當企業整體業績壓力下行的時候,內部的很多管理問題就會暴露,人事變動業績較為頻繁。
從業績數據來看,兩面針多年陷入虧損泥淖。財報數據顯示,自2006年開始,兩面針的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14年。
這14年間,兩面針也嘗試轉型自救,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
資料顯示,2008年,兩面針開啓多元化轉型,業務涉及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製漿造紙和房地產等八大產業,過度多元化分散發展精力,兩面針的虧損並沒有得以解決。
兩面針也有過高光時刻。1994年成立的兩面針憑藉着中草藥概念成為家喻户曉的品牌。2004年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國內牙膏第一股”。有數據顯示,巔峯時期的兩面針的產銷量突破5億支,市場佔比達到13%。
聚焦主業難
或許意識到問題,兩面針在多元化轉型無果之後漸漸迴歸主業。
2017年,兩面針逐漸剝離副業,同時確定了“聚焦主業,效益先行”的經營方針,陸續出售部分副業。2019年11月期間,兩面針曾連續發佈多條公告,轉讓其持有的房開公司80%的股權、紙品公司84.62%的股權,以及房開公司、紙品公司、紙業公司的債權。受益於不良資產的剝離,2020年兩面針實現止虧,淨利潤為5805萬元。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兩面針淨利潤865.8萬元,下滑85.08%;2022年上半年,兩面針虧損2948萬元。
對於再虧損,兩面針方面表示,除炒股失利外,經營酒店用品業務的子公司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受旅遊行業持續低迷影響較大。
事實上,兩面針迴歸主業後,牙膏市場已經沒有了兩面針的地位。數據顯示,2022年,雲南白藥市場份額高達23.86%,位居第一;好來(黑人)20.1%排在第二;第三名是市場份額為8.84%的佳潔士;6.83%的冷酸靈、5.64%的高露潔緊隨其後,反觀兩面針在整個牙膏市場的佔有率不足1%。
在失去市場的同時,兩面針向旅遊牙膏市場突圍。據瞭解,兩面針已成為如家、漢庭、格林豪泰等連鎖酒店最大的牙膏供應商,佔旅遊牙膏市場的50%以上,但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旅遊牙膏市場一片低迷。數據顯示,2020年兩面針的旅遊牙膏銷量驟縮40%。
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表示,兩面針目前主要佈局旅遊牙膏業務,然而這一領域發展空間很小,利潤低,沒有溢價。對於兩面針來説,想要提振業績拿回市場份額,最終還是要邁入C端,發展家用牙膏。
近兩年,兩面針也在向高端家用牙膏市場佈局。據瞭解,兩面針嘗試聚焦中藥日化,不斷推陳出新,走上傳統國貨品牌的“國潮風”路線。如與柳州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紫荊花多效護齦牙膏,便於攜帶的中藥養護袋裝漱口水,適應疫情市場需求的青蒿、蒼朮等中藥系列消殺產品等等。
不過在快消行業新零售專家鮑躍忠看來,兩面針業績低迷,管理層混亂,不管怎麼發展,都很難有機會重回當時的市場地位。
北京商報記者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