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澤紅
出品 | 焦點財經
疫情之下,採訪形式也在變化,更多是轉到雲端來進行,與唐安琪的對話便是在連線下完成。她既是中海商業副總經理,也是商業地產領域的資深觀察者,有豐富的理論研究和一線實踐經驗。
她有一個明顯的感觸,疫情下上班族對辦公樓宇的安全、健康和綠色關注度在持續提升,所以在談及ESG話題時,唐安琪的觀點很獨到,一方面中海是全國最大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與運營商,成立專業的品牌COOC中海商務,是ESG深度踐行者,已經連續三年排名中國綠色建築地產第一。
另一方面,中海是國家《零碳建築技術標準》的參編單位之一,她在中海商業分管商辦資產及自由辦公OFFICEZIP,能更進一步感知到辦公企業及客户需求的變化,知微見著,企業背景疊加自身觀察,令她對ESG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更加敏鋭。
從資產持有方來看,唐安琪將ESG歸結為三個特點:
第一,ESG是一個標籤,有物以類聚的功效,有助於企業找到同類合作伙伴,形成共鳴和共振。例如在資本端,諸多評級機構已將ESG考量因素納入評估體系,通過ESG標籤能更高效實現資本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第二,ESG是一個工具,能激發企業的創新管理思路。踐行ESG過程中,企業會主動去完善內部運營機制,會思考如何貼近或完成ESG相關指標,小到辦公樓裝修的一項可循環材料,大到整個ESG管理體系,都需要系統性規劃,管理思維和可持續發展思路會梳理的更加清晰。
第三,ESG是必經之路,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實現企業長期價值。國內各行業也對ESG關注度在持續提升,並將其作為主要的非財務指標來衡量一家企業的長期價值。特別是“雙碳”目標提出之後,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企業和個人,都需要走可持續發展理念道路,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中海實踐:建設端、運營端發力
中海作為一家央企,更應該肩負起責任,做好整個行業的先鋒示範。
唐安琪分享了中海的落地邏輯,首先從前期建築端,要保證樓宇是綠色建築,目前中海所有寫字樓都已經獲得或正在申請國家綠色認證,已經成為標配。截至2021年底,中海共有80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認證,認證建築面積達1273萬平方米;累計獲得中國綠色建築星級認證、美國LEED認證等共計490項。
當中,北京、成都兩個OFFICEZIP 自由辦公項目更是成功通過由國際 WELL 建築研究所(IWBI)與綠色建築認證協會(GBCI)協作的 WELL HSR 認證,北京中海財富中心 OFFICEZIP 項目是全球首個獲得鉑金級 WELL 認證的非傳統辦公項目。
其次,在運營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中海商業旗下寫字樓品牌COOC中海商務,近期推出 “碳賬户”管理措施,分為企業賬户和個人賬户,根據寫字樓租賃用户的碳排放計量,給予相應的獎勵,引導租賃企業或員工低碳工作,提升綠色環保意識。
“這是中海在全行業率先做的一件事,碳賬户是綠色探索的新一步,但是能夠影響的範圍很廣。”唐安琪表示,下一步中海希望能夠將這些數據進行收集,對於後續低碳運營的效果達成以及標準建立,奠定最原始的數據沉澱和分析。
另外,中海也會與租户簽訂綠色管理協議,要求其在二次裝修過程中,保證使用綠色健康材料,控制碳排放量和有害氣體,通過綠色公約的形式,約束租户有意識地去踐行ESG。
“從運營端,我們能想到的是先從場景出發,把一個一個關鍵場景鎖住;然後再識別場景中的碳計量,針對性提出降碳方式。”
唐安琪認為,踐行ESG與PropTech(地產科技) 密切相關,PropTech是踐行ESG更加高效的一種工具和方法,如高效會議系統場景、物流機器人的無接觸服務和夜間場景消殺。中海在這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去年還曾發佈了PropTech和ESG實踐成果。
踐行ESG痛點:缺乏行業標準
但從行業面來看,踐行ESG存在不少難點,唐安琪指出,當下前期建設端的衡量和評估體系已經相對成熟,而在運營端如何實現碳的計量,尚未有清晰的規範和標準,這也是“雙碳”目標提出後,全社會都在摸索和努力的方向。
即使有不少評級機構和專業組織正在研究制定,但ESG在商業地產端的落地和評估,路徑依然不清晰,例如信息披露這一關鍵模塊,香港、新加坡已經有相對清晰的框架;而在內地還不是特別明晰。
目前,業內踐行ESG更多關注點在於綠色建築,即ESG中的Environmental(環境)部分,而對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這兩部分忽視,核心原因還在於評級標準或信息披露規範不明確,企業很難感知所做努力帶來的直接影響。
更直觀來看,是企業踐行ESG的投入成本對經營效益的影響難以評估,這也是目前的痛點所在。例如,在資產交易過程中,綠色資產和非綠色資產在估值方面,ESG因素如何影響溢價很難量化。
雖有部分評估機構在嘗試將相關指標納入估值架構,如仲量聯行此前發佈的專門針對綠色建築的評估標準,當中對成本端、空置期、現金流的影響等均有詳盡的量化評估。“但是我們國內同行交流來看,這套模型還未被大範圍應用,尤其在資產交易估值過程當中。”唐安琪表示。
目前,對於綠色建築的估值,還未形成一個規範的行業標準。
“這也是我想呼籲的,ESG落地需要一套清晰、標準的框架指引,如果有公認機構能夠制定一套行業規範標準,將會起到積極的正向引導,企業也能找準自己的發力方向。” 唐安琪總結道。
焦點財經與唐安琪對話節選
問:“零碳建築”的實現,有哪些難點?
唐安琪:中海企業集團是國家《零碳建築技術標準》的參編單位之一,深圳後海總部基地將於明年完工,將是中海首個零碳建築。對於零碳建築,中海有自己的認知,首先,前瞻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洞察,先天綠就意味着建築本身能實現碳中和。第二,對運營端的考驗也比較大,要能實現碳的自平衡。中海基於全國寫字樓的規模運營及客户需求洞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樣本和分析方法論,不斷迭代更新運營體系。
問:ESG能提高出租率和實現租金溢價,您是如何看待的?
唐安琪:如果寫字樓是綠色建築,能夠吸附資質不錯的一些租户,這些租户本身承租能力比較強,比如中海商業簽了很多世界500強租户,這些企業有踐行ESG的需求,所以對辦公樓宇的要求是綠色建築,如果是非綠色項目,肯定就會失去這一類租户。
目前來看,綠色建築類寫字樓會進入良性循環,毛利和回報其實都更高。而一些乙級寫字樓或者説非綠色建築寫字樓,如果能耗更高,智能性較低,租户體驗會比較差,很難實現續租,現金流就會斷,在這種狀態下這類寫字樓可能會進入惡性循環。所以,綠色建築未來是標配。對中海而言,已經是標配了,全國寫字樓都是綠色建築。
問:目前,以ESG導向的綠色發展,正為房企拓寬融資渠道帶來新的機遇,聚焦到商業地產領域,這種現象明顯嗎?
唐安琪:我們判斷還是比較良性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綠色債券在發行。應該是從2020年開始,綠色債券就火了,而且是先從國外先火起來的。
我是亞太房地產協會可持續發展及ESG委員會的副主席,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同行也深入討論過,他們目前的判斷是未來貼上綠色標籤的金融產品,會越來越受到市場追捧。資本市場是最理性的,能夠很敏鋭的捕捉到什麼對盈利最有利。
從地產行業來看,綠色金融產品現在越來越多,原來是比較少的,2019年之前很難看到,可能香港會有少數幾單。但現在就國內也非常多,比如中海地產今年3月發行了一筆綠色(碳中和)CMBS產品,發行規模50.01億元,當時是國內該類債券規模最大的,隨後就有同行發行了更大規模的產品。
問:疫情對中海商業辦公樓宇租賃影響如何?
唐安琪:從寫字樓租賃來講,租户選址的慾望確實在減少,決策週期也更長。但好消息是續租在增加,租户不想耗費額外精力和成本去更換辦公場所,就在原址續租。
中海商業的佈局是以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為主,基礎經營比較紮實和平穩,再加上續租的穩定性在加強,所以目前對現金流的影響還沒有那麼明顯,尤其是今年第二波集中疫情之後,各棟寫字樓的經營更加平穩,沒有出現波動。
問: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對於2022年的商業地產發展有何看法?
唐安琪:疫情發生後,很多企業有靈活辦公的考慮,對辦公樓宇的要求也在提升,如靈活的場景和科技手段是否能夠及時解決場景空間的痛點。
靈活全域辦公對科技要求很高,如辦公室配備專門會議平台和會議系統,疫情影響之下,辦公方式和習慣會有一些改變和迭代。在迭代過程當中,如果能通過PropTech快速迎上風口,對寫字樓運營方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一直認為PropTech是個工具,它不是平行業態而是一個行業,但這個行業一定要有載體的,不是懸空的。從這點來看,對於寫字樓發展或中海的經營而言,我們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們明晰問題重點在哪裏,以及如何去解決。另外,從中海商業寫字樓的租户結構來看,穩定性很強,這也就意味着現金流穩定、經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