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研發、不造車 華為財報回應外界關注焦點

繼新品發佈之後,華為在財務上也交出答卷,3月31日,華為發佈2022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期間公司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423億元,同比微增0.9%,淨利潤356億元,下滑68.7%,研發投入達到1615億元,佔全年收入的25.1%,市場擔心的是,在淨利潤下滑之時,高額的研發投入是否會進一步成為負累?同時,華為再次強調“不造車”,也讓華為與汽車領域接下來的互動成為焦點。

重研發、不造車  華為財報回應外界關注焦點

研發投入走高

對於華為2022年的表現,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2022年,華為經營依然面臨較大壓力,總體而言,經營業績符合預期。”

業內觀點認為,從華為此份財報可以看出,其營收格局與前些年相比並無太大變動,總營收中2480億元來自運營商業務,這是其傳統優勢,2145億元來自其終端業務,最後1332億元來自企業業務。不過孟晚舟口中的壓力也不言而喻,華為2002年的淨利潤僅有356億元,下滑68.7%,達到歷史低點。

孟晚舟解讀稱,淨利潤大幅下滑有兩項主要原因:第一,終端營收大幅下滑導致的經營利潤不佳;第二,為保制裁下的業務連續性,華為進行了高強度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華為2022年研發費用總額為1615億元人民幣,研發費用率25.1%,處於歷史高位。

如此高昂的研發投入是否明智?產業觀察家康釗評論稱,由於華為近些年來受到制裁,許多產業門類需要自力更生,需要較多的資金支持,另外像華為這樣規模巨大的企業,必須不斷找尋新的增長點,一旦固有優勢業務受阻,還有其他的牌可以打。

這一觀點也符合任正非此前的表述,任正非曾談到,在美國製裁華為這三年期間,華為完成 13000 + 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 + 電路板的反覆換板開發等,直到現在電路板才穩定下來,因為有了國產的零部件供應。

儘管利潤下滑顯著,研發成本高企,但從財報來看,華為的資產負債狀況依舊較為健康,2022年末,華為的資產負債率為58.9%,淨現金餘額1763億元人民幣,近萬億的總資產規模中,現金、短期投資、運營資產等高流動性資產構成了資產的主體部分,財務狀況具有較強的韌性與彈性。

再次重申“不造車”

除了財務問題,華為此番再次重申“不造車”也成為市場焦點。在報告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明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至於有效期,華為內部文件最長有效期為5年,所以今日任正非所簽發的華為不造車內部文件有效期是5年,實際上華為十年內都不會造車,而且華為在汽車方面的戰略不會再反覆更改。

實際上,早在2020年11月,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簽發文件強調“華為不造車”,同時,嚴厲表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嚴格來説,近年來華為確實恪守諾言沒造車,其更關注的是對鴻蒙系統的推廣,打造自己的生態圈。自2019年鴻蒙系統問世以來,華為在這方面投入頗多,力求製作出一個移動端、車聯網、智能家居均囊括其中的生態圈,簡言之,造車不是重點,拓展鴻蒙系統的運營終端才是目標。

實際上,華為此前也曾表示汽車智能化領域大有可為,華為曾稱,未來十年,電動化 + 智能化的大潮不可阻擋,ICT 技術與汽車產業趨於融合。預計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將超過20%;車載算力將整體超過5000 TOPS;車載單鏈路傳輸能力將超過 100Gbps,那麼為什麼如今的華為對“造車”二字避之不及。

對此,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目前華為與企業領域的互動主要有三條路徑,其一是華為智選,即採用了華為的ID設計和質量管控標準,但是品牌是獨立的、不屬於華為,例如華為與賽力斯這樣的代工廠之間的相處模式;其二是HI,即Huawei Inside,該解決方案包括計算與通訊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激光雷等智能化部件,與車企關係更加平等;其三則是做知名汽車品牌的供應商,如一汽、上汽、BBA等。

洪仕斌稱,目前三條路徑均有一定成果,儘管在營收與利潤貢獻上遠不如傳統板塊,但能夠看到希望,既然華為探索出了新的商業模式,那麼自然就不肯回到建廠造車的老路上來。從更現實的因素看,華為目前的板塊較多、戰線較長,若再加重資產自主造車,屆時的風險可能會遠高於預期回報。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1 字。

轉載請註明: 重研發、不造車 華為財報回應外界關注焦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