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魏薇 發自上海
協信遠創總裁佘潤廷曾經説過:“我們是希望將國內平台團隊的背景和開發經驗,結合控股股東作為外資背景方面的優勢,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來。”
但他或許沒想到,路會是這樣的。
3月9日,18協信01私募債到期,協信遠創卻無力兑付。據最新消息,該債券持有人表示,已於11日收到利息,但本金仍未兑付。
很快,16協信03也將在3月17日到期,該債券的發行總額20億元,期限5年,票息6.5%。
伴隨着債務危機的,還有協信遠創的人事動盪。3月9日前,協信遠創被曝資金高管離職,有幾名員工被帶走協助調查。
雪上加霜之下,協信遠創的軍心更加不穩。
去年3月,協信遠創就曾出現過“技術性違約”事件,公司債“18協信01”付息資金遲到一天到賬,並有4只公司債券停牌1天。
作為協信控股旗下的地產平台,協信遠創曾與龍湖、金科躋身“渝派地產三強”之列,如今,龍湖和金科早已做到千億規模,龍湖更是邁入雙千億陣營。
而今,協信遠創的資金缺口再也無法遮掩,甩賣資產、賣股求生之後,又與“金主”發生糾紛,協信的下坡路充滿荊棘。
債務高壓
自2019年起,協信遠創就開始傳出資金鍊斷裂的消息,包括陽光城、金科、龍湖、恆大、融創等房企都曾是緋聞收購方,但最後都無疾而終。
經營問題也擺在了協信遠創面前。2020年上半年,協信遠創實現營收20.57億元,同比下降46.08%,淨利潤為-12.58億元,同比下降795.03%。
截至2020年6月末,協信遠創的債務規模達373.63億元,其中短期債務達166.05億元,貨幣資金為26.21億元,流動性緊張。目前,協信遠創共存續5只債券,規模30.7億元,且都將於今年到期。
今年2月23日,協信遠創在上交所發佈公告稱,未來一年內,公司有數筆公司債券陸續到期,集中兑付壓力大。公司將通過積極推動項目銷售回款,轉讓非戰略性的地產項目,處置持有的金融資產,申請股東方支持等多方式、多渠道努力籌措資金,盡力保證公司債券到期足額兑付兑息。
出售資產從幾年前就已開始。2018年,其將持有的重慶大竹林項目大部分股權賣給了融創;2019年7月,協信湖州項目出售予廣東海倫堡。去年1月,將重慶龍興的協信哈羅國際60%股權轉讓給陽光城。
尋求資金的另一條出路是謀求上市。早在2011年,協信遠創就曾提出了赴港上市的計劃。2015年,協信遠創重啓上市之路,並將總部搬到了上海,吳旭表示力爭協信地產實現2016年底前上市,最遲要在2020年上市。目前來看,都已落空。
2017年7月,協信遠創收購獅頭股份大股東蘇州海融天100%股權,欲求在A股借殼上市,但最後也未能如願。
“金主“的退意
上市無望,協信選擇賣股求生。
2020年4月15日,新加坡企業巨頭之一豐隆集團旗下的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DL以43.9億元的代價收購協信遠創51.01%的股份,取代創始人吳旭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吳旭的持股比例由60%降至29%,此舉的目的也是為了緩解協信遠創的債務問題。其中,27.5億元作為給協信遠創的貸款,其餘作為有條件的股權投資。此外,CDL還擁有看漲期權,即可以在2022年以7.7億元收購協信遠創另外9%股權。
入股協信遠創,被CDL視為打開中國市場的契機。當天收購會議上,CDL總裁郭令明之子郭益智表示:“我對CDL與協信的合作非常樂觀,未來肯定會實現‘1加1大於2’的戰略目標”。
但CDL入股後,協信遠創的債務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去年,CDL共投資約88億元人民幣在協信遠創,前九個月即損失約3.7億元人民幣。隨之而來的是CDL內部產生分歧,並有3名董事在去年10月遞交了辭呈。有媒體報道稱,CDL內部正在討論出售協信遠創股權,並進行債務重組。
近期,有消息稱,CDL就協信資產成立了特別小組,正討論出售協信的資產。
由於協信的經營不善,第三大股東綠地也萌生了“退意”。據其2020年中報,綠地對協信遠創的投資額從49.67億元下降至24.82億元,並且從 “長期股權投資”項流轉至“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項,其投資性質發生了改變。
去年9月,綠地將持有的協信遠創19.99%的股權以5.33億股權出質,質權人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今年1月,綠地控股與“協信系”就股權轉讓糾紛發生訴訟。公開信息顯示,該案案號為(2020)滬01民初193號,原告為綠地控股,被告涉及上海協信進瀚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協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協信投資有限公司、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等。
據克而瑞《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協信遠創2020年銷售額為268億元,位居榜單第9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