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中的錯誤認知有哪些?

點藍字,跟我走,財富知識都會有!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中的錯誤認知有哪些?

導言:

當前中國(超)高淨值人士在管理財富當中碰到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解讀?在此和這個市場的參與者一起糾正三個錯誤認知,希望能幫助每一位(超)高淨值人士有效解決其過去所經歷的財富管理煩惱,而這也是我們實現讓財富温暖人生初衷的第一步。本文內容整理自優脈家族辦公室聯盟董事長應松先生的著作《家族資產管理:財富傳承的成功哲學》。

以為移民海外就能解決問題

其一是客户有不知:以為移民海外,躲避國內市場就能解決問題。

在財富管理市場,客户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觀點,“中國的市場實在是太混亂了,不值得信任,不如套現移民”。那麼套現移民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舉個加拿大華裔的真實案例。他是我的一位朋友,在移民加拿大之前賺足了上億身家,因為覺得中國的空氣、環境、教育都不是特別理想,在2013年左右帶着全家去了加拿大。7年後的一天,他向我表達了失落:“我現在的學生,甚至是我學生的學生,都比我有成就。這個成就落差,不僅體現在社會地位方面,在財富積累方面更是如此……我現在整天在加拿大打高爾夫,時間長了也就沒有了多強的幸福感……”套用一句移居海外同胞的話,就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這個問題背後所反映的其實是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管理財富,特別是當我們擁有了一定財富之後,應該怎樣讓我們的人生更具意義,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樂。我們不能因為某些客觀因素就選擇躲避,以為換一個國度就能夠解決真正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目前是全世界範圍內炙手可熱的一塊市場,包括中國財富總量的增長,以及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2019 年中國GDP增速換擋降低到6.1%,但依然是全球最大型經濟體中(目前全球第二大)增速最快的。特別是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微妙調整,給中國這個經濟體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所以從這一點出發,中國目前是管理財富的一個好市場,可以讓我們的財富更好地實現保值增值,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我們用心規劃、科學管理,相信就能夠更好感受到人生的價值。

以為沒有人願為專業服務買單

其二是機構有不知:還以為沒有人為專業服務買單。

財富管理行業的一些從業人員,經常會感到無奈:“中國的財富管理真的很難做。很多客户經常聽不進專業的資產配置建議,而且也不太喜歡為專業買單,所以不得不只賣產品給他們。畢竟不賣產品不賺佣金怎麼生存?”

事實卻並非如此。中國的(超)高淨值客户其實是非常睿智的,也願意為專業埋單,更多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已經為專業埋了單。

有一個很好的例證,中國現在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都有幾十萬億元的資產管理規模,這些被專業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每一單都被收取歷年的管理費和超額收益分成。換言之,客户是願意通過專業機構管理資產並支付相應專業服務費的,只不過費用是以管理費的形式呈現而已。所以這個問題不是客户願不願意付費的問題,而是從業者和相關機構值不值得客户託付,以及所提供的服務和價值是不是值得被付費。

事實上,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在過去10年時間裏,基本上也都處在一個金融產品銷售商彙集的初級狀態,還遠未達到“財富醫生”坐診的理想狀態。行業裏一度流行一句話,“哎,大家都是搬磚(賣產品)的啊。”如果從業者自認定是個“搬磚的”,即把一個產品從甲機構“搬”到乙客户那裏,後者的確沒必要為你這個動作付費。

這個問題也是目前行業從業人員亟須認真思考的,即我們帶給客户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是告訴客户一個信息,從而把某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給解決了,還是我們去專業地理解客户需求,幫助客户做財富規劃、資產篩選、存續管理,協助客户做好財富的保值、增值、傳承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從業者能夠把這些工作都真正做到位,那麼我相信客户一定是會願意為此付費的。

以為金融監管不夠成熟

其三是行業有不知:中國的金融監管其實非常支持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我在中國金融市場工作數十年的感受是,中國的監管隊伍、監管制度還是非常人性化的。我跟監管機構人員打過不少交道,也跟他們一直保持着溝通。作為從業者,在近距離地接觸過監管機構後,我理解的監管思路及其背後邏輯是:中國在金融監管上的很多政策制度比起海外,確實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但是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到底採用什麼樣的監管政策和監管規則會更加適宜?

這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所以政策初期通常會制定在較為寬廣的層面上,讓大家先去“跑馬”,讓不同的想法和努力在市場當中充分嘗試。隨後監管會根據嘗試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哪些因素是有利於市場發展的,哪些因素是存在隱患的,最終在動態調整的過程當中去出台各種有針對性的監管政策。

中國過去的30年,金融市場就是在這樣一個監管大環境和大背景下進行的,並不斷成長與發展,創新的業態亦相伴相生,比如支付方式變革、財富管理興起等。針對這些新發領域,中國的金融監管雖在起初暫無明確的制度規則,但依然給予了創新的空間,特別是基於科技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網絡支付,這在海外成熟的金融監管體制下是幾乎不可能萌芽的。

與此同時,監管機構也在觀察並跟進,跟隨市場的探路者和嘗試者的腳步,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努力制定新規則,並通過發放網絡支付牌照的政策來規範這個行業。換個角度思考,目前中國的網絡支付之所以能夠全球領先,離不開中國監管的包容和支持。

再比如平安在麥肯錫諮詢建議下於1997 年就確定了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願景。雖然當時的全國監管環境是分業監管、分業經營,但最終結合平安的實際情況不但沒有拆分平安,反而給予了嘗試的空間。這種監管機構的支持在海外同樣是難以想象的。

綜合來看,目前中國的監管制度已愈加清晰明瞭,整個監管環境亦有助於金融行業的有效發展,具體到中國高端財富管理市場,未來仍有着巨大的成長與發展空間。我們每一位(超)高淨值人士在過去所經歷的煩惱,相信能夠逐一得到有效改善和解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中的錯誤認知有哪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