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醫學博士,今天又斬獲一家IPO
兆科眼科背後,是一位海歸博士的創業史。
作者 I 劉凱程 劉福娟
報道 I 投資界旗下天天IPO
又一位醫學博士站上了IPO敲鐘的舞台。
投資界4月29日消息,眼科製藥公司Zhaoke Ophthalmology Limited(以下簡稱“兆科眼科”)成功登陸港交所。此次IPO,兆科眼科發行價為16.8港元/股,截止發稿前,總市值近80億港元。
兆科眼科在分拆上市前是李氏大藥廠(00950.HK)的聯營公司。出生於1962年,兆科眼科背後實控人、李氏大藥廠創始人李小羿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拿到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原本打算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學術事業的他,因為家庭的一場變故,走上了製藥創業的道路。
1994年,李小羿在安徽合肥創立兆科藥業公司。2017年,李氏大藥廠旗下子公司兆科眼科成立,定位眼科製藥公司。時間一晃27年過去,李小羿也從一名青澀的科學家創業者,變成了坐擁兩家上市公司的圈內大佬。
年近六旬醫學博士
今天,收穫第二個上市公司
兆科眼科背後,是一位海歸博士的創業史。
1992年,李小羿正值“三十而立”。彼時他已在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取得藥理學博士學位,由於學術成果出色,哈佛大學向李小羿拋來了橄欖枝,邀請其到學校任教。李小羿面對這一難得的機遇十分高興,成為象牙塔頂端的教員,意味着能夠繼續深入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這是他的樂趣所在。
然而,命運有時卻不盡如人意。李小羿的母親恰好在那個時候確診患腫瘤,且已到晚期。李小羿無奈只好放棄了到哈佛任教的機會和美國綠卡回到香港,陪伴母親度過最後的人生歲月。
母親的離去讓李小羿深受刺激,雖然一直從事醫藥科研,但在家人生命面臨腫瘤威脅時,李小羿亦如很多人一樣感到絕望和無奈。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業,並最終下定決心創業製藥。説幹就幹。1994年,李小羿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依託中科大的資源和平台,在合肥創立了兆科藥業公司。由於是做科研出身,李小羿對於如何開拓產品市場毫無經驗,以至於公司創立前幾年連續虧損。
直到1998年,李小羿成功推出國內首創的低分子量肝素製劑——「立邁青」,同年受聘為中國科技大學教授。1999年,兆科藥業被國家外經貿部確定為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2002年7月,李小羿發起成立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兆科藥業,併成功讓前者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上市,8年後又將李氏大藥廠成功轉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李氏大藥廠的上市真正掀開了李小羿的醫藥商業版圖。現如今,李氏大藥廠產品覆蓋如心血管、婦科、兒科、罕見病、皮膚科、產科、泌尿科、腫瘤和眼科等多個關鍵疾病領域。
本次IPO企業兆科眼科便是由李氏大藥廠的眼科藥物管線拆分而來,由13種創新藥物及12種仿製藥(按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分類)組成,根據灼識資料,它是中國最全面的眼科藥物管線之一,預計將在2022年前提交7種NDA/ANDA申請。
李小羿表示,集團之所以分拆兆科眼科公司(COPFL)及將其股份獨立上市,是希望眼科公司在資本的助力下加速獨立成長,未來發展成為一個能為醫生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綜合型公司。
“經過李氏大藥廠內部‘哺育’,我們分拆出來的這部分業務,事實上已經度過了風險最大的早期。現在我們希望讓兆科眼科像初創企業一樣去引入資本,保持自己的競爭力。”李小羿説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兆科眼科上市前,李小羿辭掉了在李氏大藥廠擔任的相關職務,將重心更多地放到了兆科眼科。按他的説法,這是為了“全身心投入到兆科眼科的管理和研發中”,人生第二個IPO對於他的重要意義不言自明。
眼科背後,隱藏着一個千億市場
兆科眼科憑什麼上市?
資料顯示,兆科眼科於2017年成立,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眼科龍頭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全面的眼科藥物管線之一。其創新藥管線包括25種候選藥物,包括13種創新藥物和12種仿製藥,業務重點佈局重心放在中國五大眼科適應症上,包括乾眼症(DED)、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wAMD)、糖尿病黃斑水腫(DME)、近視及青光眼,並且已具備強大的商業化生產能力。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0年,兆科眼科均無銷售收入,最早的新藥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才申請上市,而大部分產品仍處於新藥研發階段。這也導致公司經營狀況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這兩年間虧損淨額分別為122.1百萬元、727.0億元,2020年虧損幅度較2019年擴大了近5倍。
虧損的原因是兆科眼科財務成本的驟增以及公司自設立以來專注於藥品研發,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2019至2020年,兆科眼科研發開支分別為9340萬元、8180萬元。
第三方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有大量未獲得充分治療的眼科患者人口。2019年,中國眼睛疾病總患病率大幅高於美國,但中國的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僅是美國的六分之一,同時,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兒童近視現象,預計眼科疾病患病率將不斷上升。根據灼識的資料,中國眼科藥物市場預計將由2019年的26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0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0.6%。
為把握誘人的市場機遇,兆科眼科開發出包括25種候選藥物的創新藥管線,覆蓋乾眼症(DED)、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wAMD)、糖尿病黃斑水腫(DME)、近視及青光眼等五大眼科適應症。
乾眼症是眼科最大的適應症之一,患者數量超過2億;兆科眼科的0.05%環孢素A凝膠,在二期與原研藥的頭對頭研究中,證實了其在依從性方面的差異化優勢(一天一次vs一天兩次),以及潛在更好的療效;該產品已經完成三期臨牀入組,預計於2021年底申報NDA;控制近視是眼科另一更大的市場,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有明確的療效,但在安全性方面有諸多問題,公司引進了全球該領域在研進度最快(三期入組完成)的改良型0.01%阿托品滴眼液NVK-002,有望在中國率先上市。
而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原因,是一種與高眼壓相關的慢性進行性疾病,會導致視神經受損。兆科眼科正在開發涵蓋7種藥物的綜合性青光眼產品,包括3種PGA單一療法、1種左旋β受體阻滯劑單一療法及3種固定劑量組合療法,涵蓋上述眼壓降低機制以及開角型和閉角型青光眼。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還為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提供低成本、同時維持視力的治療範式:(i)PAN-90806,一種顛覆性滴眼液製劑中的潛在同類首創抗VEGF製劑;及(ii)TAB014,為中國首款用於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的處於臨牀開發的貝伐單抗抗體。而針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公司也正在開發兩種創新候選藥物:(i)ZK002,一種採用全新雙重作用機制抑制炎症(即抗炎)及血管液體滲漏(即抗滲透)的專有蛋白;及(ii)PAN-90806,一種顛覆性滴眼液劑型的潛在同類首創抗VEGF製劑。
兆科眼科有一個偉大的願景,成為中國以及臨近東盟國家眼科醫藥市場的領先者。本次IPO融資用途,招股書顯示,其中約32.0%將用於兩種核心產品的臨牀開發及商業化;約46.0%將用於為公司的其他在研候選藥物的持續研發活動及商業化提供資金。
三年融資兩輪,
高瓴、正心谷、愛爾眼科均在列
成立僅五年的兆科眼科,獲得不少知名投資機構的加持。在首次公開發售前,兆科眼科進行過兩輪融資。2019年6月,兆科眼科完成A輪5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機構包括Coyote、Panacea、Smart Rocket Limited及其他少數權益投資者。
去年11月,兆科眼科完成1.45億美元B輪融資,此次引進的機構陣容十分豪華,包括高瓴資本聯屬公司(Hillhouse COFL)、TPG Asia、正心谷資本、愛爾眼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奧博資本實體集團、Bio 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Lee’s Healthcare Fund及其他少數權益投資者。
其中,高瓴創投為該輪融資領投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兆科眼科是繼心通醫療和貝康醫療後,高瓴創投在2021年收穫的第三個醫療領域IPO。
另外,有着“眼茅”之稱的愛爾眼科也在B輪融資中加註。目前,愛爾眼科的市值已經突破3000億。作為民營醫院上市第一股,從2009年上市至今,愛爾眼科的市值,從不足40億元,狂飆到超3000億元,累計飆漲75倍。而撐起它如此規模市值的原因,正是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兆科眼科也在其狩獵範圍之內。
在此之前,正心谷資本捕捉到了眼科用藥存在持續增加的臨牀需求,但供給端相對缺乏,“兆科眼科作為一家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眼科龍頭,有望打破行業長期被外資藥企所壟斷的競爭格局,因此在公司B輪融資時戰略投資,成為共同領投方,並在基石投資認購階段再次加註”,正心谷資本合夥人謝榕剛表示長期看好兆科眼科作為平台型眼科藥企的發展機會。
回顧2020年,雖然受疫情衝擊,但何氏眼科、華廈眼科、普瑞眼科三家民營眼科集團卻接連奔赴IPO,引起業界關注。顯然,眼科醫藥領域正迎來一波上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