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預增近兩倍,卓勝微千億元市值背後是否暗藏隱憂?
面對靚麗的財報,二級市場似乎並不買漲。卓勝微股價13日早盤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大跌近13%,市值當天縮水207億元,並拖累半導體板塊集體走低。自7月份以來,卓勝微股價在短短兩週內已經下跌了21.88%,市值蒸發392億元。
而就在半個月前,東北證券曾給予卓勝微“買入”評級,股價看高至664.3元/股。以卓勝微7月13日的股價走勢和收盤價看,這段“上漲”之路恐怕並不容易。
公司業績明明大幅向好,投資者為何選擇用“腳”投票?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卓勝微主營過於單一、新產能遙遙無期等問題,就曾引發外界對公司未來業績成長性的擔憂。
此前,卓勝微2020年12月2日和2021年2月4日發佈公告並正式宣告公司進軍濾波器賽道,包括在無錫建設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生產線,以及募資用於高端射頻濾波器芯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的兩筆投資合計超過22億元。
然而,根據公告中所述,相關產能落地尚需3年至5年的時間。這對於技術迭代迅速的半導體行業來説,是一段相當長的週期。
此外,根據市場研究顧問機構Yole Development的資料,卓勝微選擇的聲表面濾波器(SAW)的工藝較體聲波濾波器(BAW)更簡單,成本也更低。技術難度相對簡單就意味着產品壁壘降低,競爭局面將變得複雜,公司未來議價能力或不足,也是投資者憂心的問題。
此前,華安證券分析射頻前端產業鏈時曾指出,隨着A股射頻前端相關標的稀缺性的下降,具有高進入壁壘、成長確定性更高的公司未來將更受投資者青睞。
卓勝微高調向濾波器領域進軍的必要性?新產能落地後能為公司營收帶來多大的成長空間?公司如何確保在新產能落地前的“空窗期”平穩過渡?新產能“空窗期”較長,是否會帶來因相關技術迭代導致產能落地後實際收益不及預期的隱患等問題,記者此前致電公司證券部,但截至發稿,相關工作人員仍未給予答覆。
記者 徐海峯 實習生 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