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傳統的醫藥板塊中,以生產仿製藥、中成藥和部分保健類藥品的企業都有各自的勢力範圍,而被譽為醫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的創新藥企業可謂鳳毛麟角。隨着2015年開始的藥政改革,2017年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文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政策的東風真正開啓了中國這一輪創新藥研發的熱潮。
而科創板的適時出現,全新的上市規則和對創新的高度重視,為創新藥企業大大拓寬了通往資本市場的道路。在科創板的帶動下,一批創新藥企業紛紛上市,藉助資本的力量推動藥物創新進程,而部分傳統醫藥上市公司也開始注重創新藥的研發投入。
活動中,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博士、海通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文心、微芯生物董秘海鷗通過全景網與投資者進行“雲互動”,帶領投資者“雲參觀”微芯生物早期研發中心,為投資者揭開這個“皇冠上的明珠”行業的神秘面紗。
公司要點
微陣列基因芯片、高通量篩選等技術構成的“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台”能夠有效提高公司研發成功率並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週期;
西達本胺的“表觀遺傳”是一種新的抗癌機理,對PD-1/PD-L1等靶向抗癌藥的耐藥性有作用;
微芯生物深圳研發中心側重自身免疫領域、成都研發中心側重代謝疾病、中樞神經疾病、抗病毒疾病和抗體藥物的研發,成都生產基地三期已經開建;
西達本胺今年開始用於乳腺癌的聯合治療、西格列他鈉對代謝問題和嚴重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更好、西奧羅尼、CS12192將開展在美國申請IND的工作,啓動在歐美的臨牀試驗。
行業現狀:仿製藥加速“洗牌” 創新藥快速崛起
多年以來,中國的醫藥行業以仿製藥為主,創新藥寥寥無幾。近年來,中國醫藥行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政策層面,醫保集採“4 7”的落地,藥品大幅度降低,對仿製藥企業的生產管理、成本控制都提出較高要求,部分尾部企業被洗出市場,給創新藥騰出了空間。
海通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文心在全景雲調研活動中表示,“仿製藥的價格大幅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就會發現做仿製藥這事,原來的利潤不如以前豐厚了,那就必須去做研發,只有研發創新藥才有未來。過去一年半的產業發展表明,仿製藥價格下降確實倒逼了企業更多的去投研發。”
但在少量的創新藥公司中,同樣存在存在研發“同質化”的問題。中國本土創新藥企,本質上不是源頭創新,更多的是臨牀研發 銷售,並且更傾向於銷售。而且銷售似乎還更重要一些。而拓展銷售靠的就是靠的是臨牀試驗從而令更多適應症獲批。如PD-1/PD-L1這類成熟靶點,有超過30家企業申報,20餘家進入臨牀,大家都想要搶在即將到來的PD-1單抗醫保談判前獲批更多適應症,某種程度上這也造成資源的浪費。
一般來説,在創新藥研發中有四種模式,創新層次較低的“me-too”/“me-better”和創新層次較高的“first-in-class”/“best-in-class”,前兩者是跟隨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發,在現有的機理上做改動,而後兩者很明顯難度更高,需要發現新的機理並一直走到臨牀終點,獲得上市審批。
核心技術:化學基因組學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台
研發的不確定性是橫亙在所有創新藥企業面前的大山,又如同一隻猛獸,隨時會把企業咬傷,有的企業選擇“廣泛撒網”,通過大面積的鋪開藥物研發管線來押中概率;有的公司則小心謹慎,選擇跟在別人的研發進展後來做“me-too”和“me-better”。微芯生物則通過20年的積累,形成一套完整的機制,用技術將“不確定性關進籠子”——不確定性還在,但傷害大大減輕。
在微芯生物位於深圳的早期研發中心實驗室,董事長魯先平向全景網揭開了微芯生物這套核心技術的神秘面紗: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台。
通過這個平台,微芯生物可以進行全基因組測序表達,利用計算機輔助結構設計、基於信息學的數據挖掘,藥物對基因作用的大數據分析,實現對藥物價值的預測。
他用到了一個比喻:
“我們在漫長的前進路上,走進了一個很長的黑黑的隧道,但是隧道里佈滿了溝渠,有很多障礙物,我們進去的時候一定會碰到頭破血流,甚至出現意外。所以説我們需要這些技術來幫我們在黑暗中去看清楚,這些隱藏在地面和背後的所有的這些結構網絡。
微芯生物董秘海鷗在回答投資者提問的時候表述得更加直接:
潛在市場價值:新機理的適應症拓展前景
微芯生物的主要產品——西達本胺的適應症不僅是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和乳腺癌,還有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非小細胞肺癌及其他實體瘤。用我們外行的理解,西達本胺其實不是一個單一藥品,它的價值在於其背後一種新的治療機理的發現。
新型抗腫瘤靶向新藥的研發在目前中國的創新藥行業中並不稀缺,前述提到的PD-1/PD-L1類。藥物甚至有超過30家企業申報。但實際上,儘管有新型靶向抗腫瘤的新藥,但是腫瘤的耐藥性產生、轉移和復發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這裏簡單做一個解讀以便理解:
癌細胞與T細胞結合的模擬圖
接下來我們要説到表觀遺傳學抗癌藥物,也就是西達本胺的原理。這是另外一條路徑,在癌細胞中,DNA或者組蛋白甲基化或乙酰化——看不懂沒關係,大概説一下它的機制:甲基化封鎖DNA,乙酰化激活DNA,癌細胞把體內的抑癌基因甲基化,使其失去作用,而把促進癌症的“癌基因”乙酰化,讓它們統統活躍。而對應的表觀遺傳學藥物,就是抑制這個過程:修復被甲基化的DNA表達,抑制乙酰化的DNA表達。
因為是對機制創新,所以西達本胺不僅可以應用於單一腫瘤症狀,更可以通過聯合表觀遺傳調控劑的腫瘤綜合治療,實現長期獲益的路徑。除已經獲批的激素受體陽性晚期乳腺癌之外,西達本胺還將通過聯合 綜合治療將適應症拓展至其他領域。
產品管線:創新 不惜代價地創新
“西達本胺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作用機制,是有效的去激活患者的天然和特異性的抗腫瘤免疫”,魯先平進一步解釋道,“結合我們合作伙伴在美國做的工作和我們在中國做的探索,比如我們開展的西達本胺聯合PD-L1抗體用於對PD-1抗體已經產生了原發或者繼發耐藥的所有的實體瘤的探索,當然也包括了尤其是其中的非小細胞癌症,這是下一步的臨牀重點。”
西格列他鈉: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對存在代謝綜合徵特徵的患者人羣如肥胖、嚴重胰島素抵抗、甘油三酯水平較高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療效;
西奧羅尼:基於DNA複製、端粒延伸機制通路基因突變相關獨特機制的抗腫瘤新藥,目前在中國進行II期臨牀試驗。
微芯生物產品管線圖
登上科創板一年來,微芯生物一直能聽到一個聲音“微芯生物的估值高不高?”
這句話換一種問法就是:“研發和創新究竟值不值錢?”
“喝酒吃藥”一直是A股的投資大邏輯之一,投資者對傳統醫藥行業印象深刻。也許是基因中的求穩的特性,國內的創新藥公司,很多也是採取“先仿製、再創新”的模式,或者採取“me-too”模式,減少創新的風險。當科創板上出現了微芯生物這樣的“異類”,不管不顧地要做領域第一個突破的創新者,哪怕賣掉專利授權也要押注研發時,大家都不適應了。
海通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文心説的其實有道理,“創新藥公司不能當做傳統醫藥行業來看,更應該看做科技股。”實際上,用市盈率、市銷率、市研率來衡量來衡量創新藥公司是不合理的,應該建立新模型,新工具來評判創新藥,可以看到的是,資本市場對於創新藥企業用DCF估值模式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了。
2020年春天,突發的公共衞生事件讓全世界對醫療行業的重要性都有了新認識,人們終於對創新藥的研發有了迫切的期待。魯先平説,他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中,看到醫藥行業的兩點希望:
一是通過同仁們的努力和政策的開放,生物醫藥行業已經有足夠的科學的研究開發能力和這種快速的響應能力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發生後開展緊迫的技術攻關;二是從社會關注度上,人們會認識到醫藥創新的重要性,這種認識和關注也會反映在政策層面,從而推動醫藥創新的向前發展。
點擊關鍵詞可直接閲讀
史詩級崩盤 / 巴菲特鉅虧6500億 / 航空業太慘了 / 歐洲銀行最大"黑天鵝" / 軟銀"慫了" / 首套房首付降至20%! / 2億人復工最嚴峻的問題 /深圳房價逼近70000元 /兩桶油鉅虧360億 / A股史上最貴的新股來了 / 超3100股跌停 / 中一簽賺11萬 / 大牛股鐵定退市 / 中美關鍵領域的大變局 / 4.8萬股民遭遇"驚魂一夜" / 全球頂級PE鉅虧780億 / 630億醫藥白馬股閃崩20% / G20峯會的特別信號 / 中行原油寶爆雷:倒欠銀行500萬 / 中國芯片巨頭啓動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