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回穩向好 彰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日前,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今年1-8月中國外貿運行情況做了介紹。總體來看,1-8月,中國進出口總額20.0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6%。其中,出口11.05萬億元,增長0.8%;進口9萬億元,下降2.3%。從國際比較看,中國進出口表現也好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平均水平。(9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貿進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有着重要影響。從前8個月外貿運行最新數據來看,出口總額自4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同時進口總額降幅也明顯收窄。中國外貿逐步回穩向好,説明我國進出口應對疫情衝擊的能力越來越強。今年以來國務院出台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不斷落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同時,國際市場需求局部回暖,8月份部分主要經濟體的PMI指數均有所改善。

  從進出口相關具體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些特徵。一個穩健的經濟體,不僅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速,還要能抵抗各種風險挑戰。民營經濟在進出口方面的良好表現,從某種程度上也彰顯出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迴旋餘地。

  數據顯示,前8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9.21萬億元,增長8.5%,佔外貿總額的45.9%,比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07萬億元,增長8.3%,佔出口總額的54.9%;進口3.14萬億元,增長8.9%,佔進口總額的34.9%。

  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穩定器”作用突出,其進出口總額已經接近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在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在進出口上都能夠保持正增長,為穩外貿作出突出貢獻,這表明民營企業不僅在我國外貿發展中處於至關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也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應當説,“走出去”的民營企業通常對市場的敏感性更強,往往更能夠及早感知市場變化並且靈活應對。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全球資源配置,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民營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話語權,也有助於減少貿易摩擦,降低經濟運行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  

  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還體現在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長的強勁態勢上。數據顯示,前8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6.47萬億元,增長2.1%,佔出口總額的58.5%。其中,集成電路、家電、手機和電腦的出口增速分別達到14.7%、14.1%、8.9%和8.4%。應當説,這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展現。

  從前8個月的外貿數據來看,進口總額降幅進一步收窄,但仍為負增長。筆者認為,這主要還是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致,實際上進口量並未減少。例如,前8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7.6億噸,增長11%,進口均價為每噸652.4元,下跌0.2%;進口原油3.68億噸,增長12.1%,進口均價為每噸2306.4元,下跌30.1%;進口大豆6473.9萬噸,增長15%,進口均價為每噸2718.8元,下跌0.4%……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但受價格下跌影響,進口總額增速為負,實際上降低了國民經濟運行的成本,有助於提高國內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於增強我國經濟發展韌性也是不無裨益的。(註冊税務師、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2 字。

轉載請註明: 外貿回穩向好 彰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 楠木軒